APP下载

2016“飞北” 遥控固定翼项目规则解读及训练方法

2017-02-27董洪锋

航空模型 2016年7期
关键词:模型飞机固定翼遥控

董洪锋

曾担任第13-16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裁判长,目前为“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总决赛总裁判长。

在2016年第4期《航空模型》上,2016“飞北”赛总裁判长吴崎介绍了竞赛规程和规则的新变化。本期,笔者将针对其中遥控固定翼项目的竞赛规则做一解读,同时为基层辅导员提供一些训练建议。

项目设立的出发点

在所有国家级航模比赛中,“飞北”赛一直是最普及、最基础的赛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每年的“飞北”赛项目众多,其中有4项为遥控固定翼项目,分别是“卡博”仿真遥控模型飞机绕标竞速赛、“山鹰X”遥控模型滑翔机定点赛、“美利达”遥控模型飞机追逐赛和遥控纸飞机穿龙门赛。需要注意的是,遥控纸飞机穿龙门赛是新增项目,由前几届颇受欢迎的“翼龙”穿龙门赛演化而来。

设立这些项目,主要是考察航模入门需掌握的遥控固定翼飞行基础动作。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飞北”赛中遥控固定翼项目设立的出发点。

1.指导思想:基础性

由于“飞北”赛事面向的人群是全国青少年,且被定义为“教育竞赛”,因此在项目设置上更注重普及性,即让零基础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并通过参赛学到一些航模基础知识和飞行技术。从以往的赛事组织经验来看,“飞北”赛的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专业航模教练,也有具备一定经验的老师,更多的是边摸索、边实践、边教学的老师,需要从最基础的航模项目学起。

“飞北”赛中的遥控固定翼项目即具有基础性这一特点。学生比赛时,只需完成起降、“航线飞行”,或类似的“绕杆飞行”、“定点降落”动作,无需做“筋斗”、“横滚”等动作。而在遥控固定翼模型训练中,“航线飞行”恰恰是最基础的飞行科目。

2.项目设计:趣味性

为让更多中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飞北”赛的遥控固定翼项目在设定时就充分考虑了比赛的趣味性,如把单架模型的航线飞行设计为双机绕标竞速赛、三机追逐赛、滑翔定点赛和穿龙门赛。

制订项目规则时,非常注重让运动员能始终保持精力集中。以“卡博”仿真遥控模型飞机绕标竞速赛为例,两名选手同时上场,并从点名开始两分钟计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紧张度;然后两架带有不同颜色飘带的小模型在场内绕着立杆飞行、相互追逐、比拼速度,此时选手的操纵技术、心理素质、战术运用等都会体现在其对模型的有效操控上。而场外教练的技术提点和观众的鼓励,又给现场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3.模型器材:简易性

作为全国性青少年教育竞赛活动,“飞北”赛有专门的比赛器材。入选的模型飞机一般既具备了遥控模型的基本功能(区别于玩具),又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当然,作为普及类模型,赛事推荐器材的构造简单,在性能上远不及锦标赛上运动员自备的模型。如“飞北”模型上用到的控制机构“舵机”多为磁性线圈,操纵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无法与真正的舵机相比,存在反应滞后和不精确的问题。因为某些模型舵面效应较差,所以指导老师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改动,这也是规则允许的。

4.飞行训练:初级性

因为“飞北”赛遥控固定翼项目多以规定时间内飞行圈数最多或同样飞行圈数下用时最少者为胜,所以在训练时需注意初级性,尤其是“航线飞行”这一基本功。

例如“卡博”绕标竞速赛,两名选手须操纵同款模型绕着相距20米的标志杆转圈,此时飞行航线的直线段越直、转弯半径越小,就越有优势。一旦模型在转弯后不能及时调整航线,导致整个飞行航线歪扭,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再如“山鹰X”遥控模型滑翔机定点赛,比的是“定点得分”,实际考验的是选手航线飞行的能力。只要操纵模型对准落点修正方向,并注意控制飞行速度和高度,基本都能落到得分点上。

最新规则的理解

1.基本要求

在第18届“飞北”赛竞赛规则的第五章——线操纵和遥控项目通则中,明确了比赛轮次、成绩评定、着陆点确认和模型频率。笔者认为,运动员要注重对比赛中“主备机”和“坠地后重新起飞”规则的运用。

规则5.1.2规定,每名选手允许使用两架模型,比赛中如主机发生故障,可使用备机继续比赛;如主备机均发生故障,且在比赛时间内无法修复,则比赛终止。根据该规则,选手可准备两架状态良好的模型飞机参加比赛,避免因模型故障而弃赛。

规则5.1.4规定,比赛过程中模型触地可继续飞行;如发生坠地且不能自主起飞,则可由选手将模型放回起飞区重新起飞,继续完成剩余任务;以上情况比赛时间均不停止,连续计时。这一条要求选手能熟练应对模型的坠地事故。如果坠地后无法起飞,应立即将模型拿回起降区,或检查处理完故障重新起飞,或直接使用备机参赛。然而在比赛中,经常看到参赛选手在模型坠地后不知所措、手忙脚乱。

2.重点部分

“飞北”赛固定翼项目在规则上的区别应特别留意。在具体的项目规则中,“山鹰X”遥控模型滑翔机定点赛和遥控纸飞机穿龙门赛没有限制飞行(或穿越)的方向,但“卡博”仿真遥控模型飞机绕标竞速赛和“美利达”遥控模型飞机追逐赛则明确要求“逆时针”飞行,并且规定“在机翼两侧后缘分别粘贴一条彩色飘带(飘带伸展长度15厘米、宽度1厘米)”,“飞行过程中如飘带脱落,须重新粘贴好才能继续比赛,连续计时”。

“卡博”绕标竞速赛在6.4.3比赛方法第5条提到,“记录每名选手操纵模型围绕标杆完成有效飞行的圈数,比赛时间结束后继续完成最后一圈的飞行,并记录飞行时间”。就是说,在规定的比赛时间“2分钟”(裁判员会有口令)用完后,每名选手必须继续飞行,再一次越过“起飞线”后才能着陆,而这一圈也会被记入总飞行圈数;每名选手还有—个“总飞行时间”(超过2分钟的),这些将用于确定选手的最终排名。

“美利达”追逐赛在6.6.3比赛方法第3条提到,“选手需站在操纵线外,操纵模型从起飞线后滑跑起飞,按逆时针方向飞行;完成跨越“高山”、穿越“龙门”一次为有效飞行,记一圈;起飞航线无需穿越“龙门”。就是说,只有模型依次飞越“高山”、穿越“龙门”,才能被认定为一次“有效飞行”并“记一圈”。在比賽方法第5条还提到,“每轮比赛完成5固有效飞行后即停止计时”,即要求选手完成5次“有效飞行”,才能“停止计时”、获得成绩。

在文章开头曾提到,遥控纸飞机穿龙门赛脱胎于“翼龙”穿龙门赛,二者规则基本相同,差别在模型选用上。遥控纸飞机穿龙门赛对比赛器材的外形和尺寸做了如下规定:模型翼展不大于1.2米,主体结构材质为KT板,基本形状见2016年第4期《航空模型》上刊载的规则图;模型采用电动动力,电池限用不大于38/2200毫安时的锂电池。平时训练的要点

根据前面提到的“飞北”赛遥控固定翼项目的比赛规则和模型特点,基层教练员可以从模型器材的准备和训练的正确方法入手,组织参赛选手合理地进行训练。

1.保证训练和比赛中的模型状态良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模型的飞行性能会发生变化,如受到撞击后电机的拉力线移动,舵面的连杆弯曲,甚至舵机出现位移。使用这样的模型,选手是无法精确操纵和完成飞行任务的。在总决赛时,笔者经常发现选手带进场的模型机翼折损、舵面不能回中。因此,建议在每次训练前,教练员都要指导学生认真检查模型的状态,并在训练结束后整理模型。一旦在训练中发生撞击或坠地事故,必须仔细检查和整修,绝不能让模型“带病”飞行或参赛。

2.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合理修整模型

根据青少年选手的操纵特点,教练员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参赛模型进行合理修整,如适当增加操纵舵面的面积,以提高模型的机动性能;采用更柔软的舵面连接件,以保证舵面的灵活性;润滑舵面连杆和模型接触的部位,以增加舵面的响应速度;强化模型的易损部位,以防止多次飞行后该处断裂等。一架性能良好的模型能提高运动员的信心,使其在比赛中得心应手,更易取得好成绩。

3.坚持长期、科学的日常训练

为备战“飞北”赛,建议各基层教练员们提前规划比赛、选拔优秀选手、保证训练周期。日常训练要严格遵照遥控固定翼项目的科学训练方法。

笔者曾看到许多选手拿着遥控器左右摇摆,模型飞机满场横飞,看起来不是选手在操纵模型,反而像是模型带着选手满场“飞”。更有甚者,竟不知道模型需“逆风”起飞和降落,更别提“飞行航线”的概念了。

在日常训练中,遥控器的握法、操纵时的舵量、操纵手与模型的相对位置等,都需要教练员们进行指导。针对遥控固定翼项目,长方形飞行航线的训练尤为重要。教练员可要求选手操纵模型先从左直线飞到右,再从右直线飞到左,并在训练中提示修正航线,使其能正确、准确、精确地调整舵量。

4.通过实战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学会了遥控模型的基本飞行技术后,教练员可开始指导选手进行实战训练。比如每次训练,要求以2分钟为次飞行,3-4次为1个飞行组。在实战训练中,要指导选手准备好两架模型,一架用于飞行,另一架备用;一旦主机发生故障,马上取回放到起降区,并使用备机继续比赛;避免犯手忙脚乱、反应过慢、拿错遥控器等错误。由于小选手的精力和体能有限,因此切忌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尤其在训练年龄更小的选手时。

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也可有意识地与选手一起分析模型的故障原因、讨论解决方法、尝试自行维修,使他们在比赛时能够临危不乱。

以上是笔者在航模教学和“飞北”裁判工作中得到的一些体会。在此希望所有基層航模辅导老师加强交流,把“飞北”教育竞赛活动越做越好。

猜你喜欢

模型飞机固定翼遥控
水火箭助推无人机
他是如何遥控引爆的
“大鹏”GW—2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V”系列固定翼无人机
静谧的降落
无人侦察遥控飞机
春江水暖
飞向太阳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
遥控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