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扫描六则
2017-02-27
英特尔推出十七个超导量子位芯片
近日,英特尔通过其官网宣布,公司生产出一种包含17个超导量子位的全新芯片,并交付给合作伙伴进行各种性能测试。这一举动标志着量子计算正从学术实验室进入半导体产业,向实用领域迈进。与传统计算机通过0和1进行数据储存和处理不同,量子计算机运用量子位处理数据,一次不止一种的量子态并行处理,从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并行计算信息,克服了“摩尔定律”对传统计算机的速度限制。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近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还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仍面临着极不稳定的困境,即任何背景噪音或无意干扰都会让量子位丢失数据。
源自人体细胞的肠道成功移植给大鼠
短肠综合征是一种损失部分小肠的疾病,会降低患者的营养吸收能力。目前的疗法是移植,但可移植的器官数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植入失败和细胞排异问题,移植器官的3年存活率较低。美国科学家通过在特制支架上构建再生器官,成功向大鼠体内移植了源自人体细胞的、具有血管的肠移植物。虽然该方法目前尚未在人身上进行过测试,据此制造出来的肠管也没有完全达到原生肠的成熟度,但是在大小和营养吸收能力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将极大地增加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选择。
新有机夜光材料发光超一小时
长余辉发光材料又被称为蓄光型发光材料,常被用作夜光涂料,广泛应用在仪表、光电子器件、紧急标志等物件以及国防军事领域上。它的原理是一种光致发光系统,在光源激发下发出可见光,并将获得的部分光能储存起来,当激发停止后,继续以光的形式将能量缓慢释放出来。最近,日本科学家使用两种简单的有机分子在室温下制成了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其发光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新材料不含稀有元素,也更容易制造。研究人员认为,经过进一步的开发,该系统还有望做到柔性和颜色可调,进而能够广泛应用于纺织、窗户、涂料和有机物的成像上。
“中国天眼”发现6颗脉冲星
近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发现了6颗新的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由此也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新时代。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而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有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乌克兰制造多功能战争机器人
乌克兰军方最近展示了一款自适应战争机器人,它能够转换运行模式,甚至还能转换它所携带的武器类型。这款地面机器人能够安装坦克一样的履带,也能够安装六个轮子,此外它还能够携带反坦克武器、榴弹发射器或者机枪。操控人员可以借助安全的无线电频道对其进行远程操控,或者使用一根5公里长的光纤电缆进行操控。这款机器人一次能够移动2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到38公里。它还具备夜视系统,而且能够打击一公里外的目标。据发明者称,这款机器人可用于运输军火、执行战斗任务,甚至能够营救战场上受伤的士兵。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亩产创世界新纪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该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该地区全年无霜期达205天,活动积温达4371.4摄氏度,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属轻度盐碱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