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碳汇管理
2017-02-27肖志田
肖志田
(韶关市曲江禾涣林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韶关市 512100)
浅谈森林碳汇管理
肖志田
(韶关市曲江禾涣林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韶关市 512100)
森林碳汇指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CO2、放出氧气,并将CO2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固碳手段,所以大力建设碳汇生态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碳汇;管理;作用
1 森林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主要作用
1.1 采伐过程中的作用
作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常用方法,采伐不仅是利用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有助于改善森林系统结构。传统的采伐形式就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抚育和林分改造来完成采伐限额,这样的采伐管理措施并不完善,而是需要以森林的培育、经营情况及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三个方面为基础来进行整体完善。一直以来,为了提高木材的资源数量,采用采伐的方式来增加可利用的木材数量,导致森林的资源及环境保护都遭到了破坏。影响最大的是在采伐后以燃烧木材的形式来制作纸张的原材料或作他用,木材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外,在采伐过程中的废弃物也会通过分解最终融入大气中。
正是因为乱砍乱伐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果森林所在地被转用为其他类型用地后,碳的储存含量就会降低,且具体的碳含量多少不仅会受到该地具体用途、土地面积以及当地气候的影响。所以对森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要想达到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的目标,处理预防森林过度砍伐外,还可砍伐过控制程中产生的其他污染物。
1.2 有效的保护作用
对森林的保护不仅可以减少未来森林遭到破坏或是被自然灾害破坏的风险概率,并且能够保证森林中的树木茁壮成长,避免遭到各方面的破坏。森林经常遭受人为故意毁坏或是自然灾害的影响,如过度砍伐、雪灾及虫疫等。而其中最容易引起且对森林伤害最直接、最严重的就是火灾,因为火灾的源头虽小,但却可以引起很大程度的破坏。病虫也很容易对森林造成危害,病虫通过阻止树木或是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使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碳汇效率。但火灾和病虫害都是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避免,因此,可根据森林的各个区域具体的气候来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来防止火灾和虫害的发生,提高森林碳汇的效率。
2 森林管理增加碳汇的原理
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创造碳源,树木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并且储存,再以生物形式来储存碳的有机物,通过碳的循环过程向大气传递一部分二氧化碳,而森林管理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有以下3种方式。①碳保护,通过管理部门推出相关措施来减少森林树木砍伐的数量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中足够资源,更加合理、高效地应用林木。此外,提前做好人为灾害或是自然災害的风险预测工作,以保证森林储存碳的含量。②碳吸收及存储。以造林的方式扩增森林的覆盖面积,改善林分密度,提高森林的碳密度。此外,对一些退化中的森林进行改造,增加森林面积。③能源开发。推行相关政策以减少燃料能源的使用,通过森林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及普及使用来改善森林资源现状。
3 森林碳汇管理经营增强办法
针对林业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是十分重要且具有一定优势。林业碳汇有两方面作用:①可以吸收大气中的CO2,进而有效的控制温室效应;②可以对森林生物种类及多样性进行保护,水土流失问题得以控制,加大对大气中有害颗粒物及污染物的吸收,而且可以间接的对当地农民整体收入进行增加。
根据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正努力对森林发展的总方向和趋势进行调整,管理思想也逐渐扩大森林整体面积开始向森林资源管理经营方向进行发展,以此来提高森林生长质量以及森林的整体碳汇能力,并且随之不断的对科研力度进行加强,针对苗木新型品种进行研究,从根本上提高森林综合碳汇。
如需对森林资源整体碳汇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和增加,国家相关部门仍需对林业建设的资源、人力、资金投人进行增加和重视,增加支持力度。从目前森林资源发展形势看,我国森林资源正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平缓阶段,而针对林业生态进行建设工作难度仍然非常大,针对此问题,有效的解决手段即为增加国家支持及资金投人。除此之外,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尤其是重工业型企业其自身性质决定碳排放总量较一般企业要高出许多。
4 结语
总之,当前我们急需增强环保意识,整体增强对自然生态保护的力度及责任感,积极的投入到自然环保队伍中来,进行植树造林并进行资金投入,对企业生产中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现代科技日渐发达,普通群众也可以为生态保护及植树造林项目进行捐款,我国政府还可以积极的引导大家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及相关的门户网站上为环境保护及植树造林工程进行关注和支持,使更多的群众可以投身到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不良变化的队伍中来。
[1]耿国彪.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道彩虹[J].绿色中国,2016,9.
[2]刘辉强.发展碳汇林业建设生态文明[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3).
S725
A
1005-7897(2017)18-0147-02
201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