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2017-02-27李志华何伟健方玉树
李志华,何伟健,方玉树
(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广东 佛山 5282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李志华,何伟健,方玉树
(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广东 佛山 52821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中医骨伤科9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敏感抗生素、改善循环及疮面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予以中药内服外敷,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足部溃疡有效率达91.1%,对照组患者足部溃疡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显著效果,促进局部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可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治疔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病肢体远端血管、神经病变等因素导致足踝部长期感染,溃疡经久不愈的病变。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典型的慢性、难愈性溃疡,严重影响到患肢的功能,创面感染一旦扩散,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全身炎症反应,患者可能被迫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来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患者90例,纳入标准:参照WHO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均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50~78岁;病史3~20年。将90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直至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最好控制在7.3~8.4mmol/L之间;并严格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以及其他基础疾病加强支持治疗,改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入院当天静滴抗生素之前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培养结果未出来前使用广谱抗生素,严重感染者可与第三代头孢类或喹诺酮等抗生素联合使用,2~3d后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周后可再次监测。
1.2.1 对照组 清除局部伤口坏死组织,充分引流脓液,创面使用双氧水、碘伏反复冲洗,可依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纱条外敷,渗液较多时可采用高渗盐水湿敷,4周为一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全身及创面予以辨证分型施治,急性发作期口服四妙勇安汤加减,组成:金银花90g,玄参90g,当归60g,甘草30g,湿热重者加黄柏、苍术、知母,血瘀者加桃仁、红花、虎杖,气血两虚者加党参、黄芪、生地、白术等;直至病情缓解后,采用口服补阳还五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成:黄芪120g,当归10g,赤芍5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党参15g,白术10g,陈皮6g,甘草15g等;足部创面行“蚕食疗法”逐步清除坏死变性组织并外敷提脓祛腐药物如八二丹(组成:熟石膏与升丹以4∶1比例混合而成)等使坏死组织的尽快溶解、脱落;再予以生肌玉红膏(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1000)外敷,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疗程同前。
1.3 疗效判断标准 按治疗后创面恢复情况及患者自觉症状制定评定标准。①治愈:创面已生成痂皮或瘢痕,创面基本愈合,自觉无明显症状;②显效: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大部分坏死组织已去除并生成部分肉芽,坏疽面明显缩小至原来面积一半以下,自觉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分泌物仍然较多,创面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坏疽创面恶化或截肢。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愈33例,显效8例,无效4例,其中截肢2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9例, 无效11例,其中截肢5例,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过程中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导致外周血管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和局部感染(原发或继发)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使得足部溃疡经久不愈和(或)深层组织被破坏,属于中医学“脱疽”、“脱痈”、“坏疽”、“痹证”等范畴。有研究[1]认为由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产生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能极大改变足部创面微环境状况,导致坏死物质不易脱落、炎症反应异常、降低酶类活性、细胞修复因子和细胞修复效率低下以及感染创面的生理性修复机制破坏,从而创面难以愈合,临床表现为一种停滞于炎症期或增生期的病理性愈合过程。所以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时,必须依靠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对血糖有效控制,同时保护外周血管和周围神经。由于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病程较长,机体免疫力低下,溃疡面一旦感染往往不容易控制,此外临床广谱和多联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数量呈上升趋势,也增加了临床有效治疗的难度[2-3]。因此必需及时多次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在糖尿病足急性发作期,病情发展迅速,湿热火毒炽盛呈蔓延之势,病势骤急,应清热凉血、解毒利湿,可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方中金银花善于清热解毒,故重用为君药,玄参滋阴清热,泻火解毒为臣药,当归祛瘀生新,活血通经为佐药,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共奏保津养阴,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从而迅速扭转病势。病情缓解后,患者血糖及足部溃疡面已得到有效控制,创面血循环明显改善,湿热邪毒大部去除,但患者往往由于病程较长导致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使得创面肉芽生长缓慢,采用中医外科传统的外治方法“祛腐生肌”往往难以奏效。因此临床上要在其基础上,注重祛瘀、补虚。我科采用用补阳还五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元气,使气旺血行,瘀除络通;臣药当归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得以化瘀不伤血,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可通经活络,并助当归活血祛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扶正活血,托里生肌以促进创面愈合。
中药局部外敷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患肢末端血液循环障碍差,全身药物不能有效达到等弊端;并且在患处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改善微循环、激活酶类活性,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减轻疼痛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中的八二丹主要成分升丹具有拔毒排脓,除腐生新,煅石膏具有除湿生肌,止血敛疮的作用。王臬等[4]研究证实,升丹可以提高创面肉芽组织羟脯氧酸和成纤维细胞含量,有效促进创面肉芽中TNF、IL-6的生成,从而增强炎细胞的浸润,提高杀菌作用,同时介导产生的高浓度lL-2R能够加快细胞有丝分裂,有利于肉芽组织增殖。龚飞鹏等[5]发现煅石膏能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再生,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皮肤创口愈合。近年来研究发现生肌玉红膏不但具有调节局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还有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并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早期愈合[6]。因此根据病情不同阶段内服外敷适当有效药物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抬高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本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无效患者中7例行膝下截肢或经跖骨截肢术,入院时临床表现为足踝创面肌腱和骨骼裸露,其中下肢血管超声证明胫前、胫后动脉完全或大部分闭塞,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例,但观察组截肢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从而证实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应注重保留肌腱和骨骼周围尚未失活的组织,早期内服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中药,外用除腐生新可以迅速扭转病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尽快覆盖裸露的骨质或肌腱,然后续用扶正化瘀、托里生肌中药,促进上皮增生,可使创面达到较高的愈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其优势,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中药有效成分及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对外用药治疗的临床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研究报道不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等。因此今后完善中医辨证分型和客观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法尤为必要。
[1]方丽,杨俊伟.糖基化终末产物介导糖尿病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及整合素连接激酶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2(5):380
[2]张妲,关小宏.糖尿病足溃疡与炎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93
[3]朱四民,李伟民,李彩艳.糖尿病足49例临床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4):311
[4]王臬,李萍.升丹临床应用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2,27(6):722
[5]龚飞鹏.浅析石膏炮制与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3,47(11) :10
[6]张晶,姚昶,尹恒,等.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257例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1):35
R587.2
B
2095-4646(2017)03-0235-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7.03.0235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