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与防治

2017-02-27方国斌刘元明朱国芳

湖北植保 2017年2期
关键词:根肿病十字花科病株

方国斌 刘元明 朱国芳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湖北省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与防治

方国斌 刘元明 朱国芳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该病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危害损失大,防治困难,2009年被列为湖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在我国的华北、华南、东南、西南地区均有发生,常年发生面积约320万hm2~400万hm2,占十字花科作物种植面积的 1/3以上。十字花科根肿病专门为害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又称“天冬根”。为害后造成主根或侧根出现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状、短棒状或球状的瘤,严重时须根上的瘤多达数十个,串生在一起。感病后会导致十字花科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可造成20%~90%幅度的减产甚至绝收。

1 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情况

根据近10年来的监测与调查结果,宜昌市长阳县高山种植的萝卜最早发现根肿病,且危害较重。2008年,宜昌市枝江、当阳和荆门沙洋等地在油菜上有零星发生。沙洋县2014年12月调查,油菜根肿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田块的病株率达70%以上。2017年2月上旬我们实地调查和综合各地植保、植检部门调查结果,全省油菜根肿病发生面积4853hm2,疫情分布在荆门市的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宜昌市的长阳县、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夷陵区及荆州市的荆州区,共计10个县(市、区)52个乡镇见病。沙洋县曾集镇、枝江市问安镇少数发生严重的田块油菜根肿病发病率达100%,油菜苗全部枯死,对油菜产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2 病害危害加重原因分析

2.1 发病条件适宜

病害流行必须具备适宜的寄主和环境、大量菌源三个条件。近年来,随着湖北省十字花科作物栽培种类增加及面积的扩大、商品种子和南北菜的相互交流调运、病田连作、土壤酸化、全球气候的逐年变暖,适宜的温湿度气候与地理条件,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造成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程度逐年加重。

2.2 耕作方式转变

机械化作业逐步普及,跨区作业增多,加速病菌的传播。近几年推广油菜机种机收,秸秆还田,禁止秸秆焚烧,使病菌在田间存在的基数增加;农村种田人员减少,劳动力成本升高,不能及时对发病植株进行处理。大部分清除病株残体就地抛弃,没有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直播面积增加,油菜种植季节偏早,温湿度利于病害发生。

2.3 防控难度大

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进行的处置防治所采取的措施都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蔬菜和油菜籽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农户生产投入的积极性。目前推荐的土壤处理、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的办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成本都比较高,需要投入的工时多,作业方法复杂,不能彻底根除病菌。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种。

2.4 抗病品种少

韩国和日本,对抗根肿病育种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出了抗根肿病的芜菁、甘蓝、大白菜。国内,有人从引进的大白菜中分离出大白菜抗根肿病自交系48个。四川省试验,在成都根肿病重发病区对四川主栽的38个油菜品种和8个德国新引进的油菜品种进行了根肿病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四川主栽油菜品种全部感病。据我们今年2月观察,我省种植的华油杂62R、华抗5油菜田间表现高抗。

2.5 检疫监管难度大

十字花科根肿病在全国范围内仅有湖北、山东、山西、云南四省作为省级补充的检疫对象,我省周边省市均未作为植物检疫对象,无法采取联防联控。省内植检部门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根肿病也难以进行有效防控。

3 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控对策

3.1 加强检疫管理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落实专项工作检疫经费。开展全省性的根肿病普查工作,禁止外省疫区十字花科蔬菜和种苗的调入。加强对省内疫区的控制,及时组织扑灭行动,防止疫区面积扩大、蔓延,对种子、幼苗加强调运检疫,保护无病区。

3.2 农业防治措施

实行科学轮作,对发病田实行5年以上的水旱轮作和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或者在根肿病盛发期(9月~11月)不种植易感病的十字花科作物;减少土壤里休眠孢子的数量,在随后种植十字花科作物时便可减轻根肿病的发生;推广深沟高畦栽培,用小水勤浇抗旱有利于控制土壤湿度,切忌大水漫灌。多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可适当减少和抑制病害的发生;调节土壤酸碱度,对重病田块适当施用草木灰或生石灰等碱性肥料然后翻挖做畦,或施用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度至弱碱性(pH值为7.5左右),可抑制病菌生长,减轻发病。

3.3 加强种植前后的田间管理

使用棉隆或氰氨化钙对病田土壤实施熏蒸消毒处理是防控根肿病的有效措施,由于其成本过高,难以大面积推广,但对于种植效益较高十字花科作物以及苗圃地可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KS100(宝地生)生物菌扩培剂、NBF-926等生物制剂用于土壤处理,亦能取得较好的防效;采用无菌土育苗,田间开沟,尽量降低湿度。将常规播种期延后5d~10d播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根肿病的发生;清除病株,在收后或病田换茬时要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在作物生长期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在病株塘撒施生石灰消毒,以减少田间菌源。生长期的病残体煮熟后再喂牲畜,不能用病残体沤肥。

3.4 化学防治

实践证明,枯草芽孢杆菌、氟啶胺、氰霜唑等对根肿菌具有一定的防效。选用无病地做苗床,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氟啶胺喷洒苗床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播种,并用新土盖种;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min,再用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3 000倍液浸种10min,用水洗净后播种。由于根肿病在十字花科作物的苗期侵染最为严重,因此,选育无病种苗、加强苗期药剂防治是防病保苗保产的关键。从2叶期开始,每667m2使用10%氰霜唑悬浮剂1 500倍液或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加熵茂30 000倍液或碧护7 500倍液进行喷淋灌根,每7d~10d一次,连续施用2次~3次。

3.5 推广抗病品种

加快抗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品种的研究和推广,探索抗性品种鉴定的技术,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或分子技术育出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对在湖北等地示范表现较好的油菜抗根肿病品种华油杂62R、华抗5要大力推广。

S432.4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2-047-002

2017-03-03

方国斌(1964-),男,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植保工作。

猜你喜欢

根肿病十字花科病株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应用非化学防治技术防控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