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疑难杂症”的诊断与防治
——聚焦第2期“种得好”视频直播

2017-02-27《中国蔬菜》编辑部

中国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灰霉病菜农病斑

蔬菜“疑难杂症”的诊断与防治
——聚焦第2期“种得好”视频直播

《中国蔬菜》编辑部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植株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症状,从症状上很难判断是病害?虫害?药害?冷害?还是盐害?我们将这些不典型的症状统称为“疑难杂症”。这些“疑难杂症”给蔬菜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2016年12月29日,《中国蔬菜》第2期“种得好”视频直播节目特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孙茜老师,主讲蔬菜“疑难杂症”的诊断与防治。孙茜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绿色防控的新理念,就蔬菜“疑难杂症”的产生、诊断步骤、防治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以番茄为例,详解了病害诊断过程和防治措施。节目受到观众朋友的欢迎,在线收看人次达到6.3万。

主讲嘉宾:孙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

张振峰,河北菜农俱乐部种植能手

1 为何要进行蔬菜“疑难杂症”的诊断?菜农在现实生产中存在哪些不规范现象?

孙茜老师: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种植模式的快速增长,设施蔬菜的连作、重茬和盲目追求高产等问题也愈加突出,使得蔬菜生产中的病害种类增多、情况更加复杂,这也给蔬菜病虫害的田间诊断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当蔬菜价格高时,菜农对蔬菜大水大肥伺候,当病虫害发生时,好药、贵药也舍得用,甚至大量混合用药、重复用药,但要说到预防,往往就不舍得用好药了,这与当今消费者对安全、绿色、优质的需求相去甚远。往往品种改变了、设施设备先进了、施肥水平上去了,但是菜农对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在现实生产过程中,菜农还存在如下不规范的现象。

① 老菜农凭经验种菜。例如任意加大用药量和盲目混用多种类药剂,导致番茄植株叶片灼伤或僵脆,同时随意缩短用药间隔期,使得植株生长处于 “治病也致命(残)、致畸”的不良环境中。

② 多元有效成分混施。这不仅忽略了蔬菜生长的安全性,造成药害、肥害现象丛生,尤其对瓜果类蔬菜的危害性极大。

张振峰技术员:很多菜农在生产中习惯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使用,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例如番茄,原本一穗可以留4个果,但是经过多种药剂混喷后,番茄落花、落果现象非常严重,药害特别明显,有时只剩下2~3个果,有时1个果也不剩。再如黄瓜,弯瓜会比较多。

孙茜老师:实际生产中菜农一桶水混多种药的处方会造成烧花、落花的现象。另外,还要注意激素的过量使用,尤其是浓度要求比较严格,并且有的还含有隐性含量,过量使用后,就会造成畸形果、“秃头果”、“猫脸果”,等等。还有些农药经销商唯利是图开大药方,也会造成蔬菜瓜果畸形。

③ 忽略天气环境、生长时期因素。例如在昼短夜长的弱光环境下,不考虑植株生长状况和恶劣条件下植株对药剂吸收渗透情况的变化,药剂施用量仍然不减,甚至加入了增效剂,致使叶片渗透作用加快,引发叶片功能性衰竭,出现枯死斑或畸形。

④ 打药万能论。例如许多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但是保秧护果的意识强。一旦发现蔬菜发病、有异常时,就会大量喷药,有时仅仅是发生一种病害,也要多加几种治疗其他病害的药剂一起预防,使得蔬菜植株像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药衣。殊不知经常性有药剂附着在叶片表面,无疑会影响叶片的光合转化营养功能,重者会降低光合功能,导致叶片褪绿或硬化、脆裂。

2 蔬菜病害诊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孙茜老师:科研与推广人员的诊断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取样返回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后再下结论。其准确率高,出具的防治方案正确,但往往时间缓慢,与生产上要求的急诊不相适应。蔬菜田间应用技术与基础应用技术不同,诊断必须在田间一线及时提供一个初步诊断的结论,给出一个初步救治的方案,是一个概念性的大方向,然后通过鉴定分离再进行微调整,同时还必须用大农业综合学科理念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田间判断是否为病、虫、药、肥、寒、热害等症状时,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观察。从局部叶片到整株观察,包括病症植株所处设施栽培棚室的位置以及栽培模式、栽培习惯等。看一个棚室可能只看到一种症状或现象,但观察几个乃至十几个棚室则能发现规律性,其中也包括自然的和人为造成的现象。

② 追询。包括土壤环境状态、连茬连作情况、上茬作物类别、除草剂使用情况、品种特性类型、农药使用的剂量、存放地点、蔬菜周围种植的作物种类等。分析一种病症时要考虑菜农种植的栽培史,调查连茬年数,以及上茬作物情况。往往因连年种植同一作物导致某些病害大发生,或者土壤有机质严重不足,大量施入化肥作底肥、追肥而造成土壤盐渍化,植株生长呈现缺素症状,等等。

③ 了解。摸清品种特征特性,包括耐寒、耐热、敏感性,看其是否适合当地季节种植。随着国内外蔬菜品种的引进、推广,各品种的抗高温性、耐热性及耐寒性、耐弱光性也不尽相同。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也导致其栽培方法、密度要求、田间管理等都不尽相同。

例如有些品种对激素较为敏感,那么蘸花药剂的浓度就要有所降低;还有在耐弱光性和耐寒性方面,北方地区的要求会比较高,等等。

④ 收集。了解菜农施用农药的习惯、询问种植期农药使用史,并收集农药包装袋,解读已使用药剂包装袋上的成分说明,有的农药中可能还含有隐性成分;另外,还要查看存放药品的位置。由于菜农预防病害时大多会将3~4 种农药混于1桶水(1喷雾器),或4~5种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混用,同时也不能避免有假、劣药充斥其中,加上3~5天喷1次,导致蔬菜生长受到抑制。那么收集药袋子就至关重要,这也是辨别药剂真假、看成分、查根源的依据。

⑤ 求证。向农户求证土壤基肥、追肥、冲施肥的使用情况、单位面积用量,以及氮、磷、钾肥和微肥有效含量、生产厂商及施肥习惯等。由于常年种植高产作物,菜农往往是有机肥投入不足用化肥补。生产中常有将未腐熟好的鸡粪干、生畜粪直接施到田间,造成有害气体熏蒸危害。冲施肥不是均匀撒在垄中,而应是在入水口随水冲施进畦里,否则会造成烧根、黄化以及盐渍化现象。

⑥ 天气。了解所在地的季节气候,包括温度、湿度、自然灾害情况等气象记录。突发性的病症与气候有直接关系。例如:下雪、大雾、连阴天、多雨季节、骤然霜冻及水淹等。在田间诊断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近期的天气变化和灾情,天气的骤然降温会对番茄造成冷害,叶肉细胞水分结冰而后出现黄化斑点是番茄遭遇寒冷天气的表现。

⑦ 人为。在诊断中人为破坏也是应考虑的因素。

张振峰技术员:早春时经常会有小麦或玉米除草剂漂移到大棚里殃及番茄的情况发生。

⑧ 取样进行室内病菌分离镜检鉴定。采集病害标本,带给研究部门实验室分离、分析鉴定。

3 蔬菜病害诊断时怎么进行排查?一般会涉及哪些范围?

孙茜老师:生产中经常会有不同专业的科技人员对同一病症诊断得出不同的结论或救治方法,有时受着学科限制还会对病症给出单一的解释。在自然环境中,受栽培方式、田间管理、防病用药的方法、天气、肥料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环境下,病害诊断应涉及如下范围,诊断过程中可以逐步排除。首先应判断是病害?还是虫害?或是生理性病害?

3.1病害

由病原寄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以及发育受到干扰破坏所表现的病态,常有发病中心,由点到面。

① 真菌病害。植株遭到病菌寄生侵染,感病部位生有霉状物、菌丝体并产生病斑。

② 细菌病害。植株感病后组织解体腐烂,溢出菌脓并有臭味。

③ 病毒病害。植株感病后引起畸形、丛簇、矮化、花叶皱缩等症状,并有传染扩散的现象;

3.2虫害

有害昆虫如蚜虫、棉铃虫等啃食、刺吸、咀嚼引起的植株非正常生长和伤害现象,无病原物,有虫体可见。

3.3生理性病害

受不良生长环境限制,以及天气、种植习惯、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蔬菜局部或整株或成片发生的异常现象,无虫体、病原物可见。

① 药害。因过量施用农药或误施、飘移、残留等因素对蔬菜造成的生长异常、枯死、畸形现象。

杀菌剂药害:因施用含有对蔬菜花、果实有刺激作用成分的杀菌剂造成的落花落果,以及过量药剂导致植株及叶片畸形的现象。例如黄瓜对药剂就比较敏感。

杀虫剂药害:因过量或多种杀虫剂、药剂混配喷施后植株所产生的烧叶、白斑等现象。

除草剂药害:超量使用除草剂造成土壤残留,导致下茬受害,植株出现黄化、生长受抑制等现象,以及除草剂飘移造成近邻蔬菜地受害,植株出现畸形现象。

激素药害:因气温高、激素浓度过高、过量或喷施不当造成植株异形、畸形果、裂果、僵化叶等现象。例如有的园区从上午9:00打药直到中午12:00,前面5个棚没有问题,但是后面2个棚出现药害了,其原因就是温度高了,同样的浓度,可能在温度偏高的条件下使用,植株就会产生灼伤、药斑,尤其生长调节剂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另外,偏施氮肥可能会影响植株对钾、钙的吸收,氮肥过量也可能会造成中毒症状,随着施肥不合理,还可能出现热害、寒害、烫伤、叶片脆裂等症状。

② 肥害。因偏施化肥,造成土壤盐渍化或缺素,植株出现烧灼、枯萎、黄叶、化瓜等现象。

缺素症:施肥不足、脱肥,或过量施入单一肥料造成某些元素固定,缺乏微量元素现象。

中毒症:过量施入某种化肥或微肥,或环境污染造成的某种元素中毒。

张振峰技术员:脐腐病、筋腐病都属于生理性病害,要从土壤盐渍化方面考虑,是否前期氮肥施多了,或某一阶段施肥不恰当造成的。

③ 天气灾害。因天气的变化、突发性天灾造成的危害。包括寒害、冻害、热害、烫伤、淹害等。

孙茜老师:许多菜农告诉我们,他们在种植中发生的病害症状与一些教科书中的典型症状并不是很相像,待症状典型了,救治也晚了,损失已经形成了。他们往往在发病初期不能准确识别病症,防治时就会用许多药混在一起喷施,以求能多效广谱防治,保住秧苗。但往往事与愿违,花钱多、效果差。如果菜农掌握了识别病症的技巧,辨别了病害种类,就会变被动防治为针对性治疗,既争取了时间,又节省了成本。

4 如何识别番茄“疑难杂症”?

孙茜老师:随着反季节设施栽培模式的增加,使得各种病害发生的症状随着季节差异、小气候和用药混乱变得不典型,以致难以辨认。我们在对菜农进行病害咨询、培训中,会指导菜农将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疑似症状一一区分开。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也经历了从单一病害的识别诊断、农业措施防治及农药救治的较专业化的辅导,到将复杂的病、虫、草、药、寒、盐、冻、涝害等植株症状进行区别、普及和植保技术简单系列化、方案化(处方化)的指导历程。

案例一:番茄灰霉病

① 典型症状。灰霉病是设施番茄冬春季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容易在高湿、低温、弱光环境下发生。灰霉病一般从叶缘尖端开始发病,呈典型“V”字形病斑,并向内轮纹状扩展延伸,湿度大时病斑处会长出霉菌,同时为害花、果实。病菌在花期侵染后残留在柱头上或花瓣上,继而向绿果、果面、果柄扩展,重症植株病菌会侵染叶柄,呈现大块褐色病斑。染病的绿果呈灰白色、软腐。重度感染的病果会腐烂,病部长出浓密的灰白色霉状物。

② 非典型症状。近年来随着国外硬果型番茄品种的引入,大红色或粉色硬果番茄的种植比例逐年增加,这种汁液少、果肉多的番茄品种感染灰霉病的症状特点与国内常规品种不同。硬果型番茄感染灰霉病,病菌从果皮直接侵染,绿果时形成外缘有白色晕圈、中间绿色、直径3~8 mm的圈形“鬼脸斑”。感病果实成熟后病斑处与果实不同步转色,形成人们常见的“鬼脸斑”。有时病菌并不是先从叶缘开始侵染,也没有呈现“V”字形病斑。例如冬季棚膜的水滴中常带有病菌,导致植株叶片从上至下感染灰霉病,叶片上的病斑呈轮纹状,圆形或不规则形,但轮纹清晰,颜色为浅褐色。

③ 疑似症状。一种是叶片上从接近叶缘处开始发病,似“V”字形褐色病斑,但是果实没有软腐性腐烂和霉菌。查看植株和叶柄处有黑褐色坏死,应诊断为晚疫病造成的枯死病斑,救治方法参照晚疫病。

另一种是病斑圆形,近叶缘发生,深褐色,有轮纹,但病斑颜色与灰霉病不同,再观察栽培发病条件,符合早疫病的发病环境,因此应诊断为早疫病。早疫病常在强光、高湿、温度略高的情况下发生;灰霉病是在弱光、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与早疫病有所区别。同时也要看病斑穿孔情况。

张振峰技术员:要看病斑干了后是否穿孔,如果不穿孔,有轮纹、不长灰霉病的菌丝,属于早疫病;如果穿孔,会长出一层灰色霉层,就是灰霉病。

孙茜老师:早疫病和灰霉病在病斑轮纹的颜色上不同,发病的季节和环境也不同,这也是排除是否为早疫病或晚疫病的重要因素。例如看发病的时间段,早春时发生灰霉病的概率大,盛果期发生晚疫病、叶霉病的概率大。

案例二:番茄晚疫病

① 典型症状。晚疫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条件下的流行性病害,一旦发生会导致番茄严重减产或绝收。这种病在番茄整个生育期中均有发生,侵染幼苗和成株的叶片、茎和果实,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一般从棚室前端开始发病,病菌初侵染的叶片从叶缘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不受叶脉限制的大块病斑。病斑逐渐扩展至整个叶片,呈水渍、褪绿、褐色并枯干。随后病菌逐渐向茎秆、叶柄蔓延,致使植株节间处变黑褐色,重症植株的叶片干枯并垂挂在叶柄上。植株易萎蔫、折断。感病果实坚硬、凹凸不平,初期呈油渍状暗绿色,后期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一般情况下感病果实不变软、不腐烂,反而坚硬。湿度大时叶片正、背面病健交界处均可以看到灰白色霉状物。早春、晚秋季节设施栽培和多雨、温差大的季节露地栽培番茄晚疫病容易大发生和流行,从而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

② 非典型症状。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只有小病斑,没有大面积枯死萎蔫病斑,而且也没有病果;该病症与番茄灰霉病的叶片“V”字形病斑典型症状相似;但又因没有灰霉病的腐烂病果而疑惑,常在防治用药上举棋不定。仔细观察会发现叶柄已经感病,灰霉病一般不侵染叶柄。因此可以根据其侵染叶片和叶柄的症状及栽培季节、气候条件确诊为非典型番茄晚疫病症。

③ 疑似症状。一种是叶片呈现大面积水渍状、深褐色病变,从叶缘向纵深扩展迅速,大块病斑不规则形、轮纹不明显,仔细查看,能见到病斑处已经生出灰绿色的灰霉病菌,应诊断为灰霉病症。另一种症状表现为叶片大面积干枯、萎蔫,病叶呈浅紫褐色,并从叶缘开始枯干。晚疫病一般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发病,但是该症状是从植株上面开始萎蔫。植株整体颜色变浅绿。

张振峰技术员:叶片颜色发紫,大多是放风不当或保温措施没有做好造成的,多发生在风口和棚室的前端,放风急了就会这样;有的也表现为缺磷,是由于土壤温度低,根系吸收不良造成的。

孙茜老师:考虑到秋延后栽培及初霜冻降临时棚膜破损叶片冻伤会造成紫叶。该症状应该是大风降温,棚膜被掀起或风口没关好,霜冻冻坏了叶片细胞组织,使叶片呈现紫褐色急性冻害状。喷施防病药剂无效,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管理上应采取保暖、抗寒措施。

还有一种是叶片大面积枯干、内卷,并从底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中部发展。仔细观察没有发现晚疫病霉菌,也没有感病果实,中上部叶片健康无侵染。周围棚室没发生同样症状。询问种植户,得知该棚曾在症状出现前使用过百十斤的尿素和碳酸氢铵。追溯日期和症状发展及气温条件,应确诊为高温条件下过量施用化肥烧秧所至,确诊为肥害。应该采取措施降低棚室温度,加强中耕管理,再浇水溶解,使过量的化肥迅速下渗,降低有害气体对番茄植株的熏蒸危害。

孙茜老师: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蔬菜病虫害的田间诊断首先是要深入蔬菜生产第一线,融入广大菜农中间,共同深入研究探讨,反复多次从菜农种植实际出发,把不易诊断的病害隐藏问题、非典型、疑似病害一一排除和予以辨别、分析,最后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救治方案。同时这也是一次救治方案的试验示范过程,后期发生的同样问题验证了救治方案的实效性,也为我们集成后续的整体大处方提供了实践依据,为蔬菜生产实践集成、积累了众多宝贵的新经验、新方法、大处方、小处方等多种好技术。

5 互动环节:蔬菜“疑难杂症”怎么治?

在观众互动环节,来自河北、甘肃、广州等地的近10位菜农朋友纷纷就蔬菜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杂症”向两位嘉宾进行了咨询,并得到解答。

问:河北唐山玉田县的芹菜叶柄每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发病前期叶柄中心变褐,后期会传染到别的芹菜叶柄,最后烂成一层皮,里面包着烂水儿,有臭味。请问两位老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该如何防治?

孙茜老师:芹菜烂柄还有臭味应该是菌核病。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芹菜种植比较粗放,往年种完芹菜后没有高温闷棚,大棚内的病菌非常多。今年(2016年)芹菜的行情好,菜农选择了畦栽而不是垄栽,田间种得密,加之天气冷,田间湿度大,覆盖的棚膜也不讲究,就造成了“水烂”,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就发生了菌核病,导致褐杆。湿度再大些时,地表还会有一层白膜,芹菜烂柄、烂疙瘩,继续恶化。怎么治?首先要改良土壤环境,每年夏季进行高温闷棚、土壤杀菌,适当用生物菌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沟施,然后移栽,种植过程中适当稀植,保证棚室通风、透气。同时要从源头防治,提倡采用保健性防控技术,移栽时根施用药,用“阿亮益”(阿米西达+亮盾+益施帮:嘧菌酯+精甲·咯菌腈+生物激活剂)给芹菜灌1次药。前一期讲的“三灌两喷法”主要是针对茄果类,对叶菜类尤其芹菜这种生长期比较短的作物,前期一定先做好土壤处理,防控好蚜虫,后期根施1次药就可以了。

张振峰技术员:我们园区今年种了近20 hm2(300亩)的芹菜,采用露地种植,种植密度比较稀疏,同时在管理上还用了大处方“三灌两喷法”,因为芹菜的生长期较短,一般为50天。所以只用了两灌。用了这套方法后,今年园区收入非常好,有280万元。

问:河北廊坊的大棚番茄大部分出现半红半绿的情况,没有偏施氮肥,种植密度也不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孙茜老师:廊坊当地的菜农习惯在春茬番茄用农家有机肥比较多,秋茬番茄为了省事就不用农家有机肥了,只用复合肥。但复合肥可能偏氮肥比较多,追肥时即使没有偏施氮肥,但是底肥中的氮肥已经多了。“半青半红”正是番茄遇到了转色障碍的表现,尤其在土壤微生物不足,番茄根系对氮肥吸收过多,对钾肥吸收不足时容易发生。所以在冲施肥时建议用高钾肥,因为番茄需要一个氮三个钾或是一个氮两个钾,底肥氮肥施多了,后期就要考虑施高钾肥缓解。当然也不排除棚室温度过低的情况。

问:河北永清菜农去年种植冷棚黄瓜出现了早衰现象,现在又到了种冷棚的时候,请问老师该如何预防?

孙茜老师:永清是黄瓜种植基地,土壤偏盐碱。当地菜农希望黄瓜高产,就会一次水一次肥,加重了土壤的盐渍化。黄瓜刚开始可能有机肥施的量还足够,底肥也不少,但在后期又追施了大量的高氮化肥,忽视生物菌肥对土壤根系的调节,造成土壤氮过剩、钾不足。菜农首先要从施肥观念和方法上改良土壤,用有机肥来补充土壤的微生物,改良黄瓜根系重氮、重盐渍的生存环境。有秧才会有产量,根系健康了才不会早衰。例如在河北固安,有菜农每施一次冲施肥就会用一次纯的海藻酸肥或生物钾肥,海藻菌会转化土壤的氮素,加强植株生长的合成功能,黄瓜优质品率非常高,卖价高,收益就会更好。

问:甘肃庆阳华池县现在正是冬春茬甜瓜育苗阶段,此时处于低温短日照时期。请问甜瓜苗在这阶段的用药防病应注意哪些问题?一旦用药不当,造成药害应怎么处理?

孙茜老师:这是一系列的问题。现在甜瓜育苗尤其在小苗阶段,建议用生物菌药。育苗时,首先要处理土壤基质,用一立方营养土加100 g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或精甲·咯菌腈(亮盾),小苗可以带着药土定植。因为幼苗期喷化学药剂会非常危险,所以建议喷施生物菌药枯草芽孢杆菌100~200倍液,而且用药安全,不会产生药害。

问:河北廊坊永清温室黄瓜现在是盛花期,在植株底部有3~5片叶出现了黄点,主叶脉和侧叶脉交界处有干枯现象,植株上部叶片正常,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张振峰技术员:出现这种病害是因为在黄瓜生长中期土壤湿度高、温差大,导致黄瓜出现了叶斑病。目前病情没有恶化,说明用药和水肥管理还比较合理。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降低温差和棚室湿度,用细菌药进行防控,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问:广东云浮市的小棚种植黄瓜,品种是津优308号和津美3号,2016年10月30日嫁接,砧木用黑籽南瓜。现在有1.5 m高了,但是小瓜长得很慢,请问是什么原因?2016年12月20日这周气温有30 ℃,2016年12月28日这两天气温只有10 ℃左右,有的叶片卷曲,是不是冷害?想进行补光,怎么补光适合?

孙茜老师:黄瓜在15 ℃会停止生长,10 ℃左右会有寒害,温度再低就会出现冻害了。广州现在进入了低温寡照时期,叶片卷曲,这就是寒害症状的表现。如果有条件,建议吊挂生长灯,怎么补光合适,需要向厂家咨询。一般生长灯每隔5延米吊挂1个,还要注意看灯光的辐射区域,不要有黑区,同时要考虑棚室高度,操作难易程度。另外还要注意,补光是针对昼短延长黄瓜的生长时间,不是补温。如果持续温度不太低,建议用抗低温的药缓解一下,如喷施益施帮400倍液或爱沃富(叶面肥)500倍液会有缓解。但如果持续低温,就需要加强保温措施,放风以后及时保温、增温。

……

本期视频直播节目在热烈的互动气氛中结束了,录播视频已在优酷网、《中国蔬菜》微信公众平台(zgsc9550)和蔬菜中国网(http://www.cnveg. com.cn)上线播放,欢迎大家收看。

微信收看方式:

扫二维码,关注《中国蔬菜》微信公众号,点击页面下方“种得好”菜单收看。

猜你喜欢

灰霉病菜农病斑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诱因、机制与条件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甜瓜霜霉病的病源生物学特性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