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的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升麻汤组方配伍相关性研究
2017-02-27李廷保
李廷保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方 剂 研 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升麻汤组方配伍相关性研究
李廷保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与升麻汤同名方用药配伍规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搜集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升麻汤方剂,采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将筛选出的108首方剂涉及中药122味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最终重组7首新处方。结论:①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升麻汤组方主要核心药为升麻、甘草、黄芩、大黄、栀子和白芍等。②《敦煌古医方》升麻汤由5味核心药升麻、甘草、黄芩、大黄、白芍加当归、枳实组成。③《敦煌古医方》和《千金翼方》中升麻汤药物组合相同。
复杂网络;敦煌遗书;历代古医籍;升麻汤同名方;组方配伍;相关性研究
自清代以前敦煌古医方及古代医籍[1-3]中出现的同名升麻汤甚多,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但其方剂药物配伍组成,主治病症侧重各有所异。通过对清代以前古籍中所出现同名升麻汤检索整理,并依据《中药大辞典》[4]和《中药学》[5]分类标准对药物进行规范后,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其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组合及构成新方,以期探讨敦煌及古代医籍中升麻汤的用药相关性及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运用敦煌医方升麻汤治疗疾病及研发新药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药来源
以中国中医图书电子光盘数据库(CNKI)收集的清代以前医籍中出现升麻汤方剂的相关文献为来源,检索时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检索式关键词为“升麻汤”进行筛选,共筛选方剂108首。
1.2 分析软件
选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6-8]”软件。
1.3 方剂录入
将上述筛选出的方剂准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通过该软件中的“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1.4 数据分析
1.4.1 频次统计分析
将筛选方剂中每味药的出现频次从大到小排序,并将“频次统计”结果导出。
1.4.2 组方规律分析
将“支持度个数”设为10,“置信度”设为0.8时,运用软件“规则分析”功能,分析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1.4.3 新方分析
选取相关度为8和惩罚度为2时,运用聚类分析中的核心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点击“提取组合”按钮,挖掘组合新方。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对陈修园治疗内科病的108首方剂涉及的122味药物频次进行统计,使用频次高于10的有16味药,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位的分别是升麻、甘草、黄芩、大黄和栀子(见表1)。
表1 使用频次大于10次的药物统计表
2.2 关联分析
108首方剂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 3 位分别是“甘草、升麻”;“黄芩、 升麻”;“升麻、大黄”。其药物组合频次(见表2)。分析所得药对及药组的用药规则,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见表3)。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视图(见图1)。
图1 支持度为15,置信度为0.8的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
表2 支持度为15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统计表
表3 置信度≥0.8条件下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2.3.1 核心药物组合
依据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取数据的预读,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 2,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的核心组合,见表4。
表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
2.3.2 新方剂分析
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4个新处方,见表5,并进行网络展示,见图2。
图2 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组成同名升麻汤核心药物构成新处方的网络展示
表5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剂
3 讨论
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运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分析挖掘清代医家陈修园治疗内科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通过统计分析108首方剂涉及的234味药物,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为:升麻、甘草、黄芩、大黄、栀子和白芍等,体现升麻辛凉,升散阳明热毒,寓有“火郁发之”之意;甘草调和诸药;黄芩、大黄苦寒,清泻肠胃热毒;栀子清利湿热;白芍益阴散瘀,缓急止痛。
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为: ①甘草、升麻;②黄芩、升麻;③升麻、大黄;④黄芩、甘草等药对,在表2和表3及图1所示的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及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结果中也能体现。这些药物组合既是《敦煌古医方》升麻汤的核心组成,也是治疗各种疾病相互配伍,突显清透肠胃热毒,调理气血,和血消肿之功。此外,基于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内科疾病新方有:①桔梗,白芍,薏苡仁,枳壳;②肉桂,常山,干漆,鳖甲,知母;③黄芩,甘草,枳实,地榆,赤芍;④石膏,木通,竹茹,独活;⑤桂枝,柴胡,人参,黄芪,天竺黄;⑥茯苓,当归,火麻仁,陈皮,干姜;⑦木香,防风,独活,生姜等7首新方,在表4和表5及图2所示,虽组成不同于所收集的108首方剂,体现了辨治临床疾病在所处不同治疗阶段的灵活加减运用。
总之,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通过对敦煌及古医籍中同名升麻汤的用药规律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可知:①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升麻汤组方主要核心药为升麻、甘草、黄芩、大黄、栀子和白芍等。②《敦煌古医方》升麻汤由5味核心药升麻、甘草、黄芩、大黄、白芍加当归、枳实组成。③《敦煌古医方》和《千金翼方》中升麻汤药物组合相同。另外,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研究获得了组方规则、核心组合和新处方,有助于追溯古代升麻汤组方配伍的历史渊源,以期对敦煌古医方所载升麻汤有深刻的理解,也为传承敦煌医方的学术思想,以及后来医者利用敦煌医方升麻汤治疗热毒结于肠胃,外科痈疡等疾病及研发泻火解毒的新药提供新思路。
[1] 刘喜平.敦煌古医方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223-224.
[2] 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科学技术出版社,1688:161.
[3]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27-936.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489.
[5]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1-1632.
[6]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M].王玉兴,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122-207.
[7] 唐仕欢,陈建新.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药新药方剂发现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2):225-228.
[8] 卢朋,李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4.
2016-01-22
2016-04-05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K-2015-4);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DHYX2014-02)
李廷保(1965-),男,硕士,副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学和皮肤病教学及临床研究。
R289.1
A
1002-2392(2017)01-0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