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体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7-02-26张洁
张洁
(新疆库车县业余体校,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体育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也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全面而合格人才的任务。如何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培养人才角度出发,根据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业余体校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实现素质体育教学;注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更好地为我国培养高质量、高效率合格的科学人才。
关键词:业余体校;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15-01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业余体校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实现素质体育教学;注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实现素质体育教学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好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教学模式和内容都过于单一,不能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并了解到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好多体育教师都意识到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教师在素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教学和生活教学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种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和健康观念的培养,使得体育教学的价值得以有效体现。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多种多样的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目前,学生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沟通、交流能力比较欠缺,采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进行素质体育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例如: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6组,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排球训练中,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动性,在增强学生体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和把握,实现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注重體育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以及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氛围。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道德缺失的现象很严重,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们对他们的骄纵,让他们的道德理念匮乏。现在业余体校的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爱耍小聪明,独来独往不屑于团队精神等等,让业余体校的教师们很头疼,总是高呼“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了”。因此,业余体校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业余体校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则,主要是愉悦身心,消除疲劳,队员可多可少,场地也不分大小,大家在一起比赛着,注重的是团队的精神,热闹的氛围,消除平时学习的紧张氛围,锻炼自己的体魄,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认识更多的朋友,在快乐中学会互相帮助、坚持不懈等优良的品质,不但为自己美好的校园生活留下愉快的回忆,还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道德观念的提升。
三、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
智力是人的各种心理能力,是大脑功能的表现,它除了与脑的发育构造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决定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训练。智力即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组合。学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性和纪律性,并具有极其鲜明的集体感、荣誉感和竞争感的集体活动。学校体育教育如何才能发挥作用,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训练、竞赛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智能的培养,不管是哪种教学内容的体育课,我们都应有意识地、科学地培养学生智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地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不要采取同一个模式,组织形式可多样化。如:新编操、游戏、娱乐性强的文体活动、武术和各种器械等等。这样对培养学生智能具有明显效果,利于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在教学生一些动作的时候,并不是要求学生对每一招进行硬记,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融会贯通,能够充分的掌握其中的要点,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要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的用心。要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老师可以利用评语和谈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及时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体育教学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学生也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建立起终生体育的意识。要鼓励学生自己多练习,增加学生对一些动作的基础要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爱上体育课,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
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秩序
每天,老师都要面对个性各异、活泼好动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就不能很好的将学生组织起来,学生学习也就没有了规定。因此,教师应将一些固定性的规定制定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维持教学纪律,学生适应了这些规定之后也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对学习的态度也会更加的认真。例如,上课伊始,学生情绪容易不稳定,很多学生的心思并不在课堂中,学生都在各做各的事情,这时候我通常就要用口哨将学生集合在一起,让学生把心思放在体育学习上。
总之,有效教学要求业余体校的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上有一定的改革,主要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激发性和引导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笑.体育教学应重视智能培养[J].赤子(中旬);2013-(12).
[2]蔺娜.高等职业学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