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智能网络平台对学困生自主学习行为的激发作用
2017-02-26余卫银
(新钢中学,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智能网络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现在已经应用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智能网络平台汇聚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困生可能在课堂上不能有效的学习大纲要求的课程知识,但是由于对网络深厚的兴趣,可以在智能网络学习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激发自主学习欲望,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
关键词:智能网络平台;学困生;自主学习;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6-01
学困生是学习方面有困难学生的简称,学困生满足学好课程知识的智力要求,也没有视觉、听觉、语言障碍,但由于复杂的长期的原因,其学习效果比较差,所学知识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智能网络平台汇聚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吸引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在研究依托智能网络平台的个性化教学课题时,要求全体同学利用智能网络平台配合传统的教学进行学习,意外的发现部分学困生在使用智能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相对于以往有了较大幅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学困生的特点来看看智能网路平台对学困生自主学习行为的激发作用。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很多,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和毅力等,但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或者方法感兴趣,就会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并且提供继续学习和深入学习的意志和毅力。除了主观因素,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如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教师素质、家庭因素和学习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困难会放大主观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唯有学生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才能克服[1]。
二、智能网络平台对学困生的影响
智能网络平台提供的网络学习环境,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这就使得学困生有更加灵活多样的途径改变自己的学习现状,那么智能网络平台是如何激发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的呢?
(一)网络的多媒体优势,引起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毫无兴趣,他们宁愿坐在那里发呆也不想去看书或者听老师讲解。所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加入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化和提高的前提条件[2]。学困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智能网络平台是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对学困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有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加强学困生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在积极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智能网络平台的信息管理功能,跟踪学习动态。智能网络平台会记录学生的学习档案,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学困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记录快捷的查看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失败原因,独立思考或者求助同学和教师获得解决学习效果不佳的办法,而不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同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能使学困生在自我进步中体会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并确定下一步学习的目标。
(三)利用智能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大胆改变学习现状。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其学习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或畏惧的心理,因此传统的课堂上学困生不能很好的面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在其他同学前面也从来不提学习的事情,及时学习遇到苦难也不敢在同学面前寻求教师的帮助。而通过网络间接地交流使学困生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这种心理障碍,这样学困生也能理性的看待自己学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并大胆的向教师寻求帮助。
(四)虚拟的学习环境,进行角色扮演。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困生在集体的学习讨论中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以致他们对课堂学习和集体讨论更为反感、敌对[3]。在智能网络平台中,学生们相互之间不能面对面,各自扮演自己的学习者、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发布问题,指导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实施成功教育,培养学习态度。学困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很多学困生之所以成绩不好,就是由于消极情绪明显,学习成功的体验少,失败的体验却很多,学困生的自暴自弃往往是在失败的情境下产生的,失败的信息启动其适应不良动机模式,诱发消极的防御机制——避免失败。
所谓的成功教育,就是教师设置学习条件,让学生通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智能网络平台的学习环境允许教师给学困生制定一系列不超过学困生知识范围的学习任务,让学困生通過完成学习任务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了解到,经过个人的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三、智能网络平台中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没有万能的教学办法,也没有万能的媒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智能网络平台对部分学生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对于一些本身自制力就比较差的学困生,网络上生动的多媒体资源会分散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甚至养成抄袭等不良的习惯。第二,网络进行讨论和交流缺乏监督机制,容易偏离学习的主题。第三,由于学生和教师接触不是面对面的,缺乏眼神、手势等方面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弱。
总之,在智能网络平台的使用中,能够对学困生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确实是笔者在教育中的意外之喜,但又在情理之中。学困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是困扰目前很多教育者的重大问题,要实现“标本兼治”任重道远,希望广大教育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并且通过学生本身、同学、老师、家长多方面进行配合,使学困生不再“困”。
参考文献:
[1]瓦恩·布雷纳著;刘颂,刘巧云译.学习苦难学生的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1-16.
[2]孙炜.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施教对策[J].教育研究,2006.(24).22-23.
[3]王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12.
作者简介:余卫银(1989-),男,汉族,江西上饶,中小学二级教师,硕士学历,江西省新钢中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