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意象的重构

2017-02-26陈敏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重构翻译意象

(1.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歌特别强调意象的表达和象征的运用,常常运用内涵丰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美学特征的承载,所以审美意象的翻译在诗歌中的翻译起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诗歌;意象;翻译;重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50-01

一、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

中国古代诗学非常重视对意象的的探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首先将“意象”一词运用于对文艺现象的认识:“……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所提出的“意象”是作家在生活中有了深切的感受和感动的产物,是作家将抽象的意念化作具体的形态而产生的心灵“镜象”,而这是文章创作的首要手法。到了唐代,“意象”作为评价作品的艺术品味的常用范畴。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指出诗歌创作的前提是“心”(情意)与“象”的契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则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强调意象影响着诗歌创作的境界。明代哲学家王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说:“夫诗贵意象透莹,……”从这里可以看出,诗歌之所以动人,是在于审美意象的创造。

综上所述,“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诗歌以“象”蕴“意”,以“意”达到“意境美”,因此,意象的翻译要兼顾到“意”和“象”,才能达到审美效果,从而译出诗歌的意境。翻译的成败取决于意象的翻译。然而,在诗歌的翻译中,由于文化和认知差异,同样的审美意象可能有审美情感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运用创造性想象,对原文中的意象进行再构建,再现原作意象的意义和所蕴含的审美效果。

二、诗歌意象的分类

1、自然风景类意象。奈达认为,人类在语言和文化上有极大的共同性,所以经过充分的交流可以达到交换想法。在诗歌中,有大量是描写自然风景的,这些意象是有共通性的。所以读者在面对这类意象时能产生比较接近的审美体验。如《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 a small bridge;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其中“old trees、 rotten vines、 fly crows、small bridge、small bridge、ancient road、western breeze、a lean horse goes”這些景物类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秋野黄昏旅行图。所有意象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而平凡之物,但正是这些朴实而平凡的意象创造出浓郁的秋思之情,这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又如:

2、文化涵义丰富的意象。由于地理、文化以及历史积淀等因素,这类意象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dragon” 这个意象,中国把龙作为皇帝的化身,象征着高贵和吉祥,而对于西方的读者,“dragon” 却是一个凶残的动物。又如比如“东风”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中国诗歌中,因为地理的因素,意象“东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用来表达春天,如李白的:“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三花。”而“西风”则是寂寞凄凉伤感的意象,常在秋天的诗句里。

三、审美意象的重构方法

1、异化。就是尽量保留原意象,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这个方法用于涵义比较接近的意象,这样保留原文的意象,从而保留原诗的意味。如: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The marble steps with dew grow white, It soaks her gauze socks late at night.

She lower then the crystal screen, And gazes at the moon, pale and bright.

Tr. Wan Zhaofeng Longing on Marble Steps

这首诗题目虽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玉阶”,“白露”,“水晶帘”,“秋月”这几个意象组合就把一个充满忧伤的妇女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尽量保留原来的意象,而这样的画面也同样能唤起西方读者的共鸣。

2、归化。归化就是尽量站在读者的角度,采用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这样更有助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这个方法用于一些文化涵义差别比较大的意象。比如: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长恨歌》)

A maiden of the Yangs to womanhood just grown,

In inner chamber bred, to the world was unknown.

(Yang Yuhuan was the favorite mistress of Emperor of Tang Xuan Zong (reigned 725-768).)

Tr. Xu Yuanzhong The Everlasting Regret

这首诗是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A maiden of the Yangs”是此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由于熟知历史,自然知道”the maiden”是指杨玉环,而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西方读者,就无法对这个意象充分理解了,所以许渊冲在翻译的时候保留了原来的意象,在文后加一个注释进一步解释,这样这个意象就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王平,文学翻译意象轮[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5]黎志敏, 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顾延龄,马致远《天净沙》英译赏析[J].外国语,1993(2)

作者简介:陈敏(1982-),女,汉,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翻译。

猜你喜欢

重构翻译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长城叙事的重构
来自林间的风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