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活”中的审美悖论
2017-02-26刘孟頔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放眼当下,“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词汇,微信、微博等微媒介层出不穷,深刻改变着当下人的日常生活,重塑了人们的感知经验,带领人们进入到“微生活”这一新型的生活状态之中。在“微生活”审美不断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反思当下生活审美中存在的问题和悖论,对“微生活”进行深度考量。
关键词:微生活;审美;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36-01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人们逐渐进入到由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应用所形构的微时代。与此对应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微媒介以便捷、开放、多元、动态的特点重塑了我们的个体感知经验,使我们进入到虚实空间自由转换、时间维度近乎消失的新型生活状态。我们将这种建立在微媒介基础之上的个体生活称之为“微生活”。“微生活”的到来使人们的审美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然而,也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度思索和考量。
一、去中心化与多样的单一
一直以来,我们既有的美学知识传统总是把审美价值的创造与人对生活实践的积极审视和内在体验联系在一起,强调美学经验的确立离不开人的生活反思能力。然而,随着便携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普及,人们产生了对数字媒体的普遍依赖,人们的生活感受方式也受到直接影响,日常感受与美学经验的分裂日益加剧,“价值体验的唯一性、意义生产的确定性、文化经验的历史性不仅逐渐丧失了其在当下文化生产中的核心与主导位置,也已经难以完成其对于人的文化的现实阐释。”与此同时,随着微媒介的发展,传统的单项式传播方式被打破,广大民众可以通过“自媒体”自由地发出声音,使得当前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向。草根阶层的加入,群圈文化的建立和信息互动的实现,就是去中心化的主要征象。然而这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去中心化的追求,往往又从另一个极端上走向了单一化的境地。哈贝马斯曾说:“人们参与他人之间意义的互动之中,这本身就会对他们施加压力,使其快速适应他人的期待。”在微媒介的全面互动氛围中,每个人都不是孤军作战,而是尽可能地获得群、圈认同,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利。微媒介平台的即时性、快速性使得个性化元素在短时间内得以广泛普及,因而,这种独特也会在快速的普及过程中被逐渐冲淡。在多元化的“微生活”氛围中,我们不能忽视隐藏其中的单一化现象,也不得不深思当下坚持独特性的困难所在。
二、生活悲剧的戏谑性冲淡
现实生活中不乏悲剧,生活悲剧的上演和呈现往往能够引发人们的反思,激发人们抗争命运的斗志。然而在“微生活”中,人们往往对悲剧避而不谈,或者在一片欢笑声中将悲剧予以冲淡。生活悲剧的戏谑性冲淡首先源于“微生活”审美的即时性。微媒介技术通过压缩时空,呈现出时空的一体化,使得海量信息以符号或影像的方式在各个微媒介平台上予以传播,呈现出一种快捷、便利、即时的审美特征。然人,人们在海量信息的接收过程中,无暇对单个信息进行深入反思。“日常感受的平面性及其低密度的价值满足,普遍置换了生活审美的深度性和恒久性追求。因而,种种生活悲剧就被冲淡在海量、即时的信息洪流之中。其次,生活悲剧的戏谑性冲淡亦源于人们对于审美“快感”的追寻。“微生活”追求的是一种短小轻快的审美风格,以“快乐与否”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在微媒介平台上,人们往往运用反讽、巧合、错位等艺术效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微媒介中的信息通常以幽默诙谐的特点博取大众关注,而那些题材沉重的内容往往被人们忽略。再次,生活悲剧的戏谑性冲淡还源于微媒介空间的虚假性。“微生活”是一场大众的集体狂欢,人们被携卷在这场狂欢盛会之中,全身心地感受着细微的生活之美,似乎一切都是美好而欢乐的。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诗将人们带入到“第二生活”当中,“它意味着对等级森严的官方秩序的颠倒与推翻,从而使得平日里受日常生活和等级制度约束的人们获得人性上的释放、实现内心情感的宣泄”。
三、大众狂欢中的个体孤独
随着微媒介的逐渐发展,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得到电子化延伸的身体居住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汇点上”,人们可以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自由游走,尽情地享受“微生活”的信息互動与共享。审美话语的去中心化以及诙谐、戏谑的话语呈现,都展现着“微生活”的狂欢化特征。
在狂欢氛围中,人们在现实生活里被压抑了的身心得到充分的释放,在多维空间、多重角色间自由扮演和切换。这种角色切换混杂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形成了一种身份的背离。这种身份的背离使人们处于动荡不安的流亡状态中,并表现出归属感的缺失和对身份认同的急迫和焦虑。在微媒介渗入的当下生活中,人们在集体狂欢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转换变得越来越艰难。人们热衷于拿着手机等移动终端,沉浸在虚拟的狂欢之中。然而回到现实,孤独感便随之而来。
总之,微媒介的开发、普及和“微生活”的到来给当下人的审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审美对象从精英作品拓展到日常生活,并引领人们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探寻美的所在。然而,在微媒介所形构的新型生活状态之下,人们的审美活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运用好媒介技术,为现实生活提供补充和帮助,而不被喧宾夺主,失去审美的主动权,是我们亟需关注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德胜.当下文化语境与艺术学学科建构的现实问题[J].艺术百家,2015(3):121.
[2][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7.
[3]王德胜.微时代: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重构[N].光明日报,2015,4(29):14.
[4][俄]巴赫金著,李兆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之拉伯雷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10.
[5]唐善林.“微时代”审美及其文化反思[C].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2015:46.
[6][美]威廉·J·米切尔著,范海燕译.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北京:三联书店,1999:166.
[7]苗宝宝.狂欢与对话:论我国新世纪的自嘲现象[D].青岛:青岛大学,2014.
[8]许盼.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介绍:刘孟頔(1990-),女,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