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2017-02-26崔俊敏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业者农民能力

崔俊敏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31 )

经济·管理

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崔俊敏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31 )

在我国创业群体中,农民是一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群体。在现实中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创业能力的提升,涉及农民、政府、社会等层面,应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提高农民创业能力,优化农民创业环境。

农民;创业;能力;政策建议

1 农民创业能力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样本选取

1.1 问题的提出

国民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活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中央把创业、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我国创业群体中,农民是一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民创业实质上是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努力拓展生产经营领域,实现收入增加和自身发展的过程。鼓励农民创业,不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一方面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整合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是农村由“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变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6.1%,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是农村人口仍有6.03亿,其中外出务工农民有2.77亿人。这就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仍然较大。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传统农区农民的创业能力,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2 以信阳市为例具有典型代表性

位于豫南的信阳市是革命老区,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是典型的农区。据统计,2015年底信阳城市化率为42.77%,农村人口仍占全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以信阳市为例,研究农民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同时,信阳市是全国“百村十年”调研点之一,有大量真实、长期和连续的观测数据,便于从实证角度分析典型农区农民的创业能力,并探求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路径。

2 信阳市农民创业能力现状

信阳市地貌多样,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人均耕地不足1.4亩,农民单纯依靠传统农业很难实现发家致富,这使得信阳农民具有内在的创业需求和动力。但是受观念凝滞、教育水平不高、资金缺乏等原因的影响,农民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比例并不高。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百村十年”课题组在信阳市的调研。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调查组共发放问卷600份,每个县区选择了4个乡镇的4个行政村(信阳市下辖7县2区),收回有效问卷580份。根据调查,信阳市农民创业情况如下:(1)性别结构。已创业的农民以男性为主,占比高达71.9%。男性创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和技术加工领域,女性创业领域主要是服务行业。(2)年龄结构。创业型农民集中在30~50岁年龄段,30岁以下占12.6%,30~40岁占40.9%,40~50岁占35.3%,50岁以上为11.2%。(3)学历结构。创业型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初中文化水平占创业总人口的43.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8.8%,受过高中教育的仅为19.2%,大学文化程度的不足10%。(4)创业意愿。大多数农民都有创业愿望,其中68.3%的农民具有强烈的创业欲望,有一般创业意愿的达到19.5%,但是真正创业的农民仅占6.2%。(5)产业结构。农民创业的范围和行业呈现多样化,运输业、畜牧业、种植业、零售业等都有涉及,但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占创业农民总数的62.7%,其次是第三产业,占20.1%,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最低,占17.2%。(6)资金来源。农民创业资金主要来自家庭积蓄、亲戚朋友借款、民间借贷和少量的银行短期贷款。尽管宅基地和承包地已经确权,但还难以在市场交易。调查显示,创业资金主要来自自我积累的占受访者的60.2%,来自亲戚朋友借款的占受访者的29.8%。(7)组织形式。目前,信阳农民创业的组织形式大多以家庭经营为主,员工以家庭成员为主,雇工占比不到10%,且多为近亲属或相熟的邻里。(8)地域分布。信阳市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区域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因此农民创业的地域分布较广,创业模式多样。信阳市农民外出务工起步早,劳务经济较成熟,大多数人选择先外出务工积累本金,然后创业。(9)收入分配。由于农民缺乏有效资产抵押,融资困难,因此创业所得资金大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调查显示,农民把创业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占91.5%,用于孩子教育的占70.2%,用于参加培训的占46.8%,用于储蓄的占26.4%,用于高档消费的仅为2.7%。

3 农民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农民创业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和能力素质。创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独立、自信、冒险精神、风险承受能力和对创业的理解能力。一是独立意识。独立性是创业者的基本特征。独立意识强的人开拓创新意识也强,不会因循守旧,在机遇面前不会犹豫不决。二是自信心。自信是创业的前提条件。相对于打工,创业非常不易。有不少人想了一辈子,到老也没有迈出一步。三是冒险精神和风险承受能力。四是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创业需要很强的毅力,毅力越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五是有敏锐的洞察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稍纵即逝,创业者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就能够准确地抓住机遇。创业能力素质主要指创业者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资源获取和配置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人具有了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并不一定会发生创业活动。对于多数农民创业者来说,创业机会对于创业活动的发生至关重要。确认并及时抓住创业机会,进而采取创业行动是创业的关键,所以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非常重要。据调研,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往往商业文化浓厚,市场信息丰富快捷,农民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拥有较强的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而经济落后地区,农民对创业机会的发现和识别能力较低。创业者把握了创业机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成长,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3.2 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机会多少和创业活力强弱。创业政策齐全、具体而且能够以“集合”的形式释放出来的地区,其地方经济发展往往较好,经济活力和创业活力较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启动资金筹措困难。经济发达地区金融环境优越,其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能力强,民间资本流通也非常活跃,提供给创业者的资金较为充足。经济落后地区则恰恰相反,创业者融资渠道狭窄,不仅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且额度较小,而且民间融资也不发达、不规范,创业农民只能通过亲戚朋友之间转借筹措资金。融资难阻碍农民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动。地域文化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业意愿的强弱和社会对创业的宽容度。一般来说,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思想较为保守,官本位意识浓厚,对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评价更倾向于其官职的高低,人们更在意官位仕途的升迁,因此创业意识较弱。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长期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头脑活络,对于商业有着天然的亲近性,这使得他们的创业目标更加坚定、清晰,创业意愿更强。文化习俗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格局。在文化较为保守的地方,人们面对创业机遇常常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从而错失机遇。在文化开放的地方,人们热切希望改变,能够识别、把握各种稍纵即逝的机遇。生活在经济活跃、经商氛围浓的地方,人们耳濡目染,容易获取创业知识、经验、信息和技能,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较强。而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缺乏经商氛围的地方,人们获取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少,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较弱。中国社会极其重视血缘与家族伦理关系。当今农村虽然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但是以血缘家族为中心的淳朴的、原始的伦理观念依然深刻,这种观念导致很多农民创业者选择合作对象时最注重的不是合作的适合程度,而是对方是否是家族内部人员,这一点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表现的尤为明显。农村基于血缘的信任关系和信任空间特征限制了创业者之间的协作和相互带动。

4 提升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促进农民创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提升农民创业能力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它需要创业农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4.1 对农民个体提升创业能力的建议

4.1.1 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创业观念 观念影响行动。农民要想创业成功,首先应摒弃对外部环境过分依赖的心理,依靠自己的学识、智慧和能力创业;其次要转变传统的小富即安思想,立足长远,在解决生存的基础上谋求发展;最后要有意识地培养市场化观念,学习管理知识,自主实现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1]。

4.1.2 培养敢于实践、敢冒风险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前提。要把创业想法变为创业行为,首先要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意识。其次要培养善于交流和合作的品质。一个人只有善于合作,才能有强大的力量。而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准确、及时地沟通。最后要培养敢闯敢干、有胆有识的心理品质。创业必然伴随着风险。只有敢闯敢干、有胆有识,才能抓住机遇,把理想变为现实。

4.1.3 提升创业综合能力 农民创业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与职业技能素养。调查表明,高中文化程度且经历五年以上外出打工的农民创业者创业成功率最高;一半以上的创业者曾经参加过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创业者文化水平高低与其创业层次和创业成功率呈正相关。因此,农民创业者应主动参与政府及各类培训机构组织的技术培训,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与职业技能素养。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4.2 政府层面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建议

4.2.1 构建适应农民创业需要的培训模式 要探索建立“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主体,创业教育为关键”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尤其要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各地农业发展情况不同,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培养模式应多样化。对于经济状况不好、学习时间难以保障的学生,职业技术培训应突出实用、方便,培训重点要放在教会一技之长,尽快实现就业。对于经济状况稍好、学习时间有保障的学生,培训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培训既要让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又要掌握市场需求的就业技能。创业培训面向的是有志于创办小企业并具有相应素质的劳动者,它不是单一的技术培训,是集实用技术、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培训,目的是让培训者掌握自谋职业和自主创办小企业的方法,因此必须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开展[2]。

4.2.2 探索有利于创业的灵活的扶持政策 创业扶持政策是鼓励创业的“助推器”。为了更好地鼓励和扶持农民创业,政府要及时地予以政策回应。一是探索有利于创业的灵活的农村土地政策,可根据创业农民对土地的不同需求以及创业项目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年限,对公益项目的土地使用费给予优惠。二是探索适合农民创业的多元化的金融扶持体系,在已有的小额贷款政策的基础上,随着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确权,适时开办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业务。三是设立农民创业专项资金,为自主创业农民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四是探索提供符合农民创业需求的信息服务。农民创业形态多样,涉及行业庞杂,竞争激烈。由于知识和地域的限制,农民的信息半径小,政府应依托当地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有效、有用的创业信息服务。

4.2.3 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农民创业活力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应本着“政府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想,为农民创业提供服务,减少农民非经营性成本。十八大以来,各地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出台了许多支持创业的政策。但由于政策出自不同部门,现行体制下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对农民创业活力的激发力度不够。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3]。

4.3 社会层面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建议

4.3.1 建立有利于农民创业的引导机制 农民创业动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当地的创业文化氛围。而创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应建立全民创业的引导机制,这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具体说来,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宣传中央和地方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宣传老百姓身边的创业典型,营造鼓励、尊重、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二是建立激励创业的机制。相对于打工,创业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成本,这就需要农民有非常强的创业动力。应从创业文化建设的高度整体布局,建立农民创业的文化导向机制,从根子上激发农民内在的创业动力。

4.3.2 加强对农民创业的组织引导和推动 农村各类组织的引导和推动能够大大提升农民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业风险。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发挥党员干部在创业创新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民创业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有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合作组织的带动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对创业的支撑作用。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涉农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和技术服务,鼓励、引导中介组织为农村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经营管理、融资运作、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有效连接农民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提高农民创业的社会支撑力。

[1] 汤 勇.“生存型”创业社会资本维度的探索性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9):49-53.

[2] 崔俊敏.传统农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障碍及对策[J].求实,2010(3):74-77.

[3] 中国科协调研组.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编辑:唐 芳)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UI Jun-min
(Xinyang Party Institute of CCP,Xinyang 464031, China)

In our country, farmers are huge, and cannot be ignored. In real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these factors are related to farmer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We should take comprehensive facilities strategy, improve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optimize the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farmer;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policy suggestion

2016-09-06

崔俊敏(1969-),女,河南漯河人,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F323.6

A

2095-8978(2017)01-0019-04

猜你喜欢

创业者农民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