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引新生乐学广播操的方法及策略

2017-02-26江苏苏州高新区教研室金刚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级新生广播操生动

江苏苏州高新区教研室 金刚

吸引新生乐学广播操的方法及策略

江苏苏州高新区教研室 金刚

本文针对一年级新生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教师们广播操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探索,发现生动化、形象化、情景化与激励催化的广播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喜欢广播操,更能让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感受运动的乐趣。

广播操 教学实践 运动乐趣

学期伊始,一年级新生的广播操教学成为每个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广播操内容单一枯燥,趣味性不强,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一年级新生,他们刚踏进小学校园,在最基本运动动作还没有学会的情况下,就要开始学习广播操,并要求动作正确、整齐和到位,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体育教学工作。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传统呆板教学手段,每个动作都定格死抠,一一纠正,那么对体育课有着美好憧憬的学生,将会讨厌体育课,厌倦广播操,这是对他们快乐运动天性的抹杀。因此,广播操教学要突破传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广播操教学生动化、形象化、情景化和激励化,如此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学会广播操,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达成教学目标。

一、用生动自然的语言感染学生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无论教学技术多么先进,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生动自然的儿童化语言,最能让一年级学生亲近教师,明白教师的讲解,接受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把生硬的广播操动作术语变成生动的儿童化语言,或是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在教师的亲切的话语中,学生愿意做,更容易做得好。比如,双手侧平举,可以说“我写‘一’字平又平,谁来和我比一比”;双手胸前平曲,可以说“背起书包上学去,握紧带子不晃动”;弓步动作,可以说“爬山大步我能行,(大)腿平身(躯干)正向前登”;身体左右侧曲,可以说“风吹杨柳向左(右)弯,两脚生根我最先”;低头和抬头动作,可以说“看地看天一二一,动作到位你真行”。这样活泼有趣且带有积极鼓励的话语,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能生动形象地把动作的要领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易于接受,并在相互的鼓励中,激发学生学操、做操的热情。

二、用有趣形象的动作吸引学生

对于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广播操一板一眼规范的动作学习是难以接受的,一段时间后就会使他们从对广播操学习的新鲜感变成枯燥无味的厌倦感,从对体育课游戏活动的向往到对体育课教学形式的失望,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果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让广播操动作转变成形象生动有趣味的模仿动作,就能吸引他们,使其积极主动愉悦地学习。比如,在广播操分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机器人,配上“咔、咔”的机器声音,一个一个动作一帧一帧地慢节奏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及时提醒纠正。又如,开展“木头人游戏”,学生和教师一起说:“猜猜猜,猜猜猜,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跟着老师一起做!”教师可以把广播操中的动作与学生一起定格,看看谁做得最像。再如,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引进教学,找出他们的招牌动作与广播操动作结合创编,融入广播操教学,如超人双手斜上举的飞翔动作,孙悟空的瞭望动作,功夫熊猫的踢腿动作,金刚猩猩双手胸前平曲击打胸部的动作等。

三、用丰富多彩的情境故事调动学生

儿童都有“故事情结”,都喜欢听故事,如果把儿童融入故事情境,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他们将会非常投入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在广播操教学中创设适合一年学生的情境故事开展体育教学。比如,在《七彩阳光》第二节“扩胸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郊游登山的故事情境,在歌曲《郊游》声中,教师提出好伙伴手拉手齐步合作去郊游,做好热身活动,对“郊游”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进行相互表扬和自我表扬。表扬的手势是:双手握拳“双臂前举”来表扬对方,“两臂胸前立臂”来赞美一下自己;开始登山了,我们背起书包——两臂胸前平曲,前行去登山;在窄窄的山路上前行,需要大步慢行上山保持身体平衡,迈脚成弓步两臂侧平举。以上情境中动作都是广播操《七彩阳光》第二节扩胸运动的几个主要动作,教师没有刻意地去教广播操的每个动作,而是在情境活动中自然渗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每个动作,学会了第二节广播操。虽然这样的动作不是很规范,但是基本的动作已经学会,学生学得快乐有趣,教师教得轻松自然,其乐融融。

四、用体验成功的激励评语催化学生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清代教育家颜昊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一年级新生广播操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及时放大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对他们进行肯定性的表扬,这种激励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操教学中就应注意把学生分组,以进行比较学习,如动作水平相当者对比、男女生对比、小组对比等。对于部分接受能力慢,动作协调性和连贯性有差异的学生,采取一对一帮扶学习的方式,互帮互学,对比提升,互助提高。教师适时点评,及时评价,语言激励,催化教学效果。这样既鼓励培养了优秀生的潜能,发挥了骨干力量的作用,又让后进生通过学习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引导他们向优秀同学看齐。这样一来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升了广播操教学效益。

广播操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通过“四化”教学策略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体育教师,把握和解读教材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潜心研究、善于发现,挖掘和开发教材价值,创新教学方法,使枯燥单一的广播操教学生动、多样、快乐,才能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热情,全面达成广播操教学目标,使之达到最大效益,让学生在“无痕”中学会广播操,做好广播操。

猜你喜欢

级新生广播操生动
读《校园小超人·呼风唤雨的广播操》有感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生动的冬天
以“细”育人——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工作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小学班主任与一年级新生沟通的策略
浅谈一年级新生文明礼仪教育
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引领小学广播操教学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听着广播做运动:日本人如何爱上广播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