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2017-02-26姜会凡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肛周脓肿创面

姜会凡

河南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汝州 467500

小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姜会凡

河南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汝州 467500

小儿肛周脓肿;护理;健康指导

肛周脓肿系小儿的常见疾病之一,迁延不愈可引起复杂性肛瘘或肛门直肠瘘,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脓肿一旦形成一般应行手术治疗[1-2]。我科2012-06—2016-03间对收治的35例小儿肛周脓肿患儿实施切开引流术,经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儿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8 d~6岁,平均1.86岁。病程1~24 d,平均8.62 d。肛门周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及硬结,伴压痛及波动感,排便时哭闹或诉疼痛加重。发热22例,腹泻20例,尿布性皮炎12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后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行切开引流及一期挂线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查看肛周皮肤及排便排气情况,监测小儿体温、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对腹泻患儿遵医嘱口服蒙脱石散等药物。术前12 h禁食、8 h禁饮。做好备皮、清洁灌肠等各项术前准备。输液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防止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脱针及药液渗出。做好输液观察卡等记录。(2)心理护理:由于患儿较小,对疼痛耐受能力差,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及不熟悉的医护人员易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呼唤其乳名,言语轻柔,态度和蔼。多应用鼓励性,赞许性的话语。对小婴儿要多予抚摸、怀抱、微笑,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在保持整洁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可在床头放置一些患儿喜欢的卡通等玩具,缓解其对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和家长做好沟通与解释工作,介绍手术的方法、重要性、必要性、注意事项及麻醉方式,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积极配合患儿治疗。

1.2.2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全麻未清醒前取平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不垫枕头,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儿因呕吐而发生误吸[3]。患儿清醒后继续平卧4~6 h后可改为屈膝侧卧位,避免早期活动剧烈加重出血或引流条脱出。患儿因切口疼痛哭闹不休时,护理人员给予关心、安慰、耐心诱导,分散患儿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处理以减轻疼痛感。(2)切口护理:粪便污染可引起肛周皮肤炎,加之切口换药时患儿常因疼痛而拒绝合作,增加手术切口护理难度。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注意观察挂线橡皮筋的松紧度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等。在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的基础上,动作规范轻柔,尽量缩短换药时间。患儿每次大便后使用1∶100碘伏溶液清洗肛门周围及创面。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4次/d,20 min/次,水温维持在40~45℃。坐浴完毕后可应用微波治疗,减少创面渗出,防止感染。发现敷料脱落或被尿液粪便污染应及时更换。保持引流通畅及敷料干洁固定,以促进切口的早日愈合。(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多数患儿不能准确表达病情,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部分患儿术后高热多与感染及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等有关。应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基础上对高热患儿尽可能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处理。如物理降温无效,可遵医嘱酌情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剂。(4)饮食:较小婴儿术后当天给予母乳或混合喂养,术后第1天如有需要可添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辅食。

1.2.3 出院指导 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对混合喂养患儿和较大的小儿应使用清淡、少渣、好消化的食物喂养。可多食蔬菜、瓜果、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对婴儿应勤换柔软尿布(用全棉、透气、吸水性良好的清洁尿布),保持局部干燥。做好生活防护,避免受凉及腹泻等。嘱患儿3个月后到门诊复查。

2 结果

本组患儿创面均愈合良好。未发生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

3 体会

肛管周围的软组织被肛提肌和筋膜分隔为不同的间隙,间隙中富含血管、淋巴、脂肪组织。肛周脓肿是指发生在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在小儿或新生儿时期,肛管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加之排便不规律,肛隐窝等部位易发生损伤而引起局部感染。部分患儿尿布、纸尿裤使用不恰当或排便后粪便清除不及时,细菌通可过受损皮肤向下到达肛周皮下,从而形成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部分学者认为在胚胎发育第7周,肛膜破裂与后肠融合时,肛膜和后肠间发生异常融合,形成含有较深隐窝的不规则齿状线而易积存粪屑,潜伏细菌,导致肛隐窝炎而形成肛周脓肿[4-5]。除及时治疗外,临床护理或家属护理不当,不仅影响创面愈合速度,并可增加再次发生肛周脓肿概率。我们对小儿肛周脓肿患儿在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及家长早期实施心理干预,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健康指导等。通过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促进创面良好愈合。

[1] 杜联芳,杨梦玲,王译.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12(1):56.

[2] 王红.新生儿小儿肛周脓肿和肠穿孔的诊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09-110.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86-1 300.

[4] 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7.

[5] 庞宝妹.婴幼儿肛瘘的特征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06-207.

(收稿 2016-08-20)

R473.72

B

1077-8991(2017)01-0123-02

猜你喜欢

肛周脓肿创面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