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法治研究
2017-02-26冯玉军
宗教法治研究
【专题导引】宗教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宗教与法治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宗教学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依法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新形势下宗教事业发展的关键。有必要直面宗教法治化的重大理论问题,探讨宗教的治理与利用宗教进行社会治理的综合之策,研究解决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资格问题和宗教财产权属问题。
本组专题论文中,赵翠翠、李向平的《法治中国视域下宗教关系的协调与平衡》立基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提出中国“宗教生态失衡”的根源在于宗教关系的不平衡,而宗教关系不平衡的原因在于制度宗教与扩散宗教之间的强弱对比关系。处理当代中国不同宗教关系的最基本方法,应当是以法治方式协调和平衡不同宗教的互动关系。刘太刚、龚志文的《对宗教的治理与利用宗教进行社会治理——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对宗教的治理认知》借助于公共管理学之需求溢出理论,创造性地区分了国家对宗教的直接治理和国家利用宗教治理社会事务之双层公共事务样态与认知模式,辨析其结构和价值关系异同,提出应以公共利益原则协调双层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并抑制其消极作用。
冯玉军的《我国宗教法人制度的立法完善》深入分析了我国民法关于社会组织之民事主体资格和宗教法人概念,梳理了宗教团体法人制度、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和宗教院校法人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应以制定《民法总则》和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为契机,依法确定宗教主体的法人资格、认定程序和条件,促进宗教事业发展。仲崇玉的《日本的宗教法人认证制度》对日本宗教法人(团体)认证制度的宗旨、分类、原则、审查范围、审查方法以及设立宗教法人审议会等特点予以比较研究,为健全完善我国宗教法治提供了有益借镜。张建文的《出资不取得产权规则与宗教活动场所归属问题》直面宗教活动场所法律地位这一根本性问题,借助于细致的案例解析,对司法实践中有效化解资源提供者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之间关于宗教活动场所产权界定难题的经验进行学理总结,从而为依法厘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有效处理资源提供者以及宗教活动场所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见解。
五篇专题论文分别从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宗教法治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的推进有所助益。(冯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