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7-02-26毛商耿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探查术式胆总管

毛商 耿宏

胆总管结石为常见胆道疾病,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予以早期的诊疗尤为重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为微创术式,且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应用越为广泛[2-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传统开腹组(25例)、腹腔镜组(25例),上述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不同程度的绞痛,均为第1次手术,如下:

传统开腹组中,男、女性患者各为13、12例;年龄范围为40~73岁,平均年龄为(61.11±7.11)岁。腹腔镜组中,男、女性患者各为14、11例;年龄范围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60.25±7.1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开腹组方法:行传统开腹取石,予以全麻措施,右上腹经腹部直肌予以纵向切口,对肝脏、胆总管及胆囊予以探查,将胆囊常规切除取出胆总管结石后确认无结石残余则将切口关闭,行T管引流。

腹腔镜组方法:行腹腔镜术式,气管插管予以全麻,指导仰卧位行四孔操作,人工建立CO2气腹,将胆囊三角解剖,对胆总管前壁浆膜分离,充分暴露肝、胆总管,纵行向下将胆总管切开1.0~1.5 cm,将导尿管置入胆总管下段、左右肝管,加压水冲洗,用石钳取出较大的结石,在将结石取净后予以T管引流,行可吸收缝线对胆总管进行缝合,手术完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手术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恢复时长、住院时长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腹腔镜组 25 42.63±7.22 50.35±10.21 18.11±3.20 7.11±2.01传统开腹组 25 101.65±43.45 76.69±7.20 31.57±3.46 13.22±2.97 t值 - 6.70 10.54 14.28 8.52 P值 - 0.01 0.01 0.01 0.01

2.2 并发症比较

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为消化系统常见的多发疾病,主要以恶心、呕吐、发热及右上腹明显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不予以及时、科学的治疗可能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中常采取胆总管切开、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予以诊疗。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切口大、术后预后慢等劣势[4]。

目前,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其保守治疗主要以利胆、保肝、解痉及维持患者机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但起效较慢,传统的开腹手术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也较长,部分患者在术后有较多的并发症,亦造成结石再生或胆道变形,有研究表明,EST,又称内镜括约肌切开术,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术式,但其成功率较低,且在结石清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5]。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微创技术已逐渐替代传统的开腹术式广泛应用于急腹症的治疗中,主要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为优势[6-7]。

本研究显示,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恢复时长、住院时长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表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式可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缩短,可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情况,缩短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亦降低了治疗的成本,与此同时,采取腹腔镜微创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降低了感染率及术后出血率,亦使得术后胆漏、结石残留的发生率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潘勐等学者[8]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探讨》一文中表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好等优势,且临床效果较传统的探查术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其数据结论与本文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失常、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高,较易被患者接受。

[1]谢永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4):124-125.

[2]张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6):63-65.

[3]李祖峰.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9):167-168.

[4]马富平,梁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8):1012-1015.

[5]王勇,李晓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2):1501-1503.

[6]戴少华,胡汉华,葛清萌,等.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2):6.

[7]吉瑞更,曹立瀛.超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B):122-123.

[8]潘勐,陈晓鹏,鲍胜华,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探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6):548-550.

猜你喜欢

探查术式胆总管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