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尿酸与胱抑素C的关系分析

2017-02-26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吡嗪酰胺抗结核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肺结核的高峰发病人群也逐渐向着老年人发展。而老年肺结核的治疗需要考虑更多,比如由于耐受能力低下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1]。肺结核治疗药物的肾毒性一直限制着药物的使用,也对总体预后有影响,因此探讨有效的肾功能检测手段,对后续治疗进行规范的指导,可能对患者有所帮助[2]。本研究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老年患者S-UA与CysC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年龄为18~60岁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9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101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抗结核治疗,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观察组年龄≥60岁,观察组与对照组痰结核杆菌检测为阳性,签署知情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肾功能异常者、痛风者、高尿酸血症者;观察组103例,其中男54例,女49例,年龄为60~77岁,平均年龄为(66.9±5.3)岁;健康组101例,其中男53例,女48例,年龄为18~71岁,平均年龄为(42.8±9.3)岁;对照组97例,其中男54例,女43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年龄为(37.6±8.6)岁。

1.2 方法

1.2.1 肺结核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肺结核治疗,采取标准治疗方案,2HRZE/4HR治疗,H代表异烟肼,R代表利福平,Z代表吡嗪酰胺,E代表乙胺丁醇,给予患者异烟肼0.3 g、利福平0.6 g、吡嗪酰胺15~30mg/kg、乙胺丁醇15mg/kg,每天1次,持续治疗2个月,给予患者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 g,每天1次,持续治疗4个月。治疗期间,忌鱼虾类、海味、骨髓、酒类、动物内脏类、菠菜、豌豆等,会导致血尿酸增高食物。

1.2.2 血清S-UA、CysC检测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肺结核治疗后的清晨,健康组在体检时,保持空腹状态8~12小时,抽取静脉血3ml,2小时内分离血清,采取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CysC检测,采取氧化酶法进行血清S-UA检测,选择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andox公司生产的质控物,CysC用上海执诚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定标物,尿酸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定标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的血清S-UA与CysC水平,并分析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变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S-UA水平

三组治疗前血清S-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U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S-UA水平对比(±s,μmol/L)

表1 三组血清S-UA水平对比(±s,μmol/L)

治疗前 260.7±96.6 257.6±89.5 255.4±92.3 0.409 >0.05 0.401 >0.05 0.170 >0.05治疗后 551.5±147.5 520.3±132.2 - 4.118 <0.05 - - - -t值 38.382 34.673 - - - - - - -P值 <0.05 <0.05 - - - - - - -

2.2 三组血清CysC水平

三组治疗前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清CysC水平对比(±s,mg/L)

表2 三组血清CysC水平对比(±s,mg/L)

治疗前 0.74±0.20 0.72±0.15 0.67±0.18 0.723 >0.05 2.530 >0.05 1.807 >0.05治疗后 0.97±0.52 0.87±0.44 - 3.614 <0.05 - - - -t值 8.312 5.421 - - - - - - -P值 <0.05 <0.05 - - - - - - -

2.3 老年肺结核患者S-UA与CysC水平关系

老年肺结核患者S-UA与CysC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UA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937,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难以治疗,病程较长,具有传染性,并且症状严重,需要适宜的治疗的疾病[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肺结核的患病人群也逐渐向着老年人群转移,因此关注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和预后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4]。目前肺结核的治疗策略是在早期寄给与适量、规律、规范并且彻底的治疗,同时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的原因,用药注意事项多,并且通常老龄患者合并了较多的基础疾病,平时也会使用各种药物,对药物的耐受较差,治疗老年肺结核联合用药较为常见,但药物的联合使用势必会带来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结核病全程监督断肠化疗的难度,抗结核药物的肾毒性问题一直给医师制定用药方案带来了困难,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进行深入研究,评价抗结核药物的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5-6]。

血清CysC是一种肾功能损害反应的标志物,循环中的CysC仅通过肾小球滤过清除,因此血中浓度并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观测指标[7-8]。也可用于反映抗结核药物早期肾损害评价,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CysC水平均有所上升,说明了抗肺结核治疗确实会加重肾脏负担,肾损伤客观存在,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因此说明了老年患者在经过抗结核治疗后,会有更大的肾功能损害。而S-UA水平也和早期肾功能损害独立相关,也是常用的结核药物使用指导指标,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UA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S-UA结果与CysC检查结果呈正相关因此可说明CysC与S-UA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患者肾损伤的指导的有效指标,并且受到性别、年龄的影响相对较小,检测也比较简便,是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的真实反映,特别是结合两种检查结果,更能体现患者用药后肾损伤情况。

综上所述,肺结核治疗棘手,症状严重,具有传染性,需要在早期给予适宜的治疗,但老年人的肺结核治疗尤为棘手,老年人由于合并各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并且对药物的耐受低于中青年患者,因此更需要注意肺结核治疗对肾功能的损伤,以此作为治疗方案的制定依据。而治疗后的尿酸和胱抑素C具有显著相关性,两者均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因此进行两者的检查,对患者有利,也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利。

[1]曾东晓,费忠亭,王莉娟.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与尿酸联合检测对结核治疗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3):3189-3191.

[2]杨江华,王伟.吡嗪酰胺化疗对肺结核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苯溴马隆的干预治疗[J].安徽医药,2016,20(2):384-386.

[3]刘美鹏,王昱,蔡立莉,等.肺结核患者全身健康状态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333-1337.

[4]李媛媛,苏东栋,哈米提·努力克.吡嗪酰胺引起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0):91-92.

[5]李媛媛,苏东栋,哈米提·努力克.两种非吡嗪酰胺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8):84-85.

[6]刘艳,赵帅英,吕多,等.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828-4829.

[7]赵越,张德.吡嗪酰胺致肺结核患者血尿酸增高的药学服务[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3):30,32.

[8]曾瑞通,陈文胜,刘振扬,等.吡嗪酰胺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新发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32-35.

猜你喜欢

吡嗪酰胺抗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耐药的相关基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浓香型“山庄老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分析研究
国外二硝酰胺铵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