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意要亮,表达要炫

2017-02-25边建松

求学·理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论据审题材料

边建松

如何写好作文呢?早在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张伟明教授就明确指出:作文就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活动。考生应该认识到,思维对应立意,文字对应表达,优秀作文往往有“立意亮,表达炫”的特点。为了符合高中生的思维和当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笔者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例,并对比展开说明。

※1.想“准”

考生在作文的审题立意上出现问题,其原因是考生存在思维偏差,而思维偏差就会导致考生“想不准”:或将现象看作本质,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或将局部看作整体,而不能先整体后局部;或将主观当作客观,而不能分清主客观……如2003年南京的考生费滢滢是一位才女,她的作文《平台》获得过大奖并入选《高中语文读本》,但她的高考作文只得了25分,主要问题就在于她没有“想准”立意。费滢滢的作文强调的是“人们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而不是作文要求的“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两者的关系”,她将局部看作整体,结果偏离了题意。

※2.想“深”

作文切忌肤浅、陈旧,而要求深刻、新颖。“想不深”很大的原因是考生存在“易得性思维”,而“想深”的办法,就是考生多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才能够做到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和“找出事物背后的原因”。高考曾考过一道作文题“圆的联想”,由这个题目,考生首先可以想到的有篮球、足球、太阳、草帽、灯笼等,但这些“易得性思维”显得很狭隘,如果由这道题目想到树的年轮、深山的水潭、故乡的石拱桥、亲人坟上的花圈、清晨草上的露珠、家中祖传的手镯等,那么这些“想”就显得新颖独特而富于个性。如首先想到故乡的石拱桥,再想到对故乡山水和亲友的怀念,那么石拱桥就是承载人们情感的依托,仅就立意而言,这已是作文中一类文的风范了。

※3.“准”“深”结合

不同的命题材料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在这里,笔者提供一种最普遍的办法,那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结果看原因”。如2016年江苏卷的命题材料: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整则材料的中心话题,应该是围绕“话长话短”这个现象展开思考。整则材料的立意可以归纳如下:(1)话长话短,是个性的彰显。(2)话长话短,是创新意识的闪现。(3)话长话短,是个性的彰显,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样的立意是“准”,但考生要如何深入地展开呢?考生可以根据“通过结果看原因”来思考,为什么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为什么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考生也可以根据“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思考,“话长话短”的本质应该是彰显“个性”或者闪现“创新意识”,那要怎么论述?只有思路打开之后,考生才能侃侃而谈。

二、表达如何才能炫起来

※1. 架起论据与论点的桥梁

议论文的写作既要善于引用,又要讲究事实,因为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而引用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论的力度。考生要在论据与论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论据和论点融为一体,增进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文章具有征服读者的力量。但是在具体运用论据的过程中,考生常常会暴露出种种弊端,如选不好论据或虽有论据,但用不了论据。

(1)选用合适的、新颖的论据。考生要抓住两点:一是“常例不用”,即作文里少用常见的苏轼、陶渊明、鲁迅、莎士比亚等论据;二是“常中出新”,即使用常见的论据也要学会变换角度,如王羲之、马云虽是常例,但2016年山东卷的满分作文《有备无患,奔向远方》的作者却将之用出了新意,连环论证为下文的议论张本,而且采用了范文的手法。

田忌的智慧令人赞叹,可若没有他平日的积累,如何赢得后人赞叹?王羲之的書法纵横古今,可若没有那墨池为伴,何来《兰亭集序》名扬天下?当年被评为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的马云,若没有近二十年的酝酿与准备,何以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因为他们准备了,内心便再无忧患,进而奔向远方。

(2)“四式法”运用论据

一是拓展,即考生用了一个论据之后,如果还感到论据太简短而力量不足,那么就要紧跟着再用一个,前面提到的满分作文《有备无患,奔向远方》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假设,即考生引述论据之后,在论证的过程中要进行多方的联想。三是“贴身”,即及时联系自身。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要求考生写作要有个性,能够写出自我,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四是“挖深”,即行文时,考生不应把思维局限于现象的罗列,而应以哲学中联系、发展的观点为指导,在思考“是什么”之后,再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是最能体现议论文水平的地方,考生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

※2.材料丰富,层次清晰

所谓层次清晰,就是指文章的思路要清晰,阅卷老师读起来要顺畅。好文章如同流水,文字潺潺流动,使读者不由自主地读完文章。现在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题都有“运用思辨、材料丰富”等方面的要求,一般的高考满分作文都会用3—4则材料,论理思辨和材料较丰富,而文章内容一旦丰富,思想又具有复杂性时,思路清晰就显得十分重要。

(1)准确、快速地入题。从考场技巧来看,考生一是要扣住命题者的要求,二是要扣住自己所写文章的中心观点,两者不可偏废。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必须快速给出阅卷者想要的信息,即文章所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故准、快、明是写好考场议论文开头的核心。当然,如果考生在写作中采用优美的语言,那就不仅是准、快、明,而且也美。如2015年辽宁省的满分作文《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我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开头一方面扣住“选择谁”这个命题者的要求,一方面扣住作者的观点“欣赏谁”,开篇点题,言简意赅。主体部分,历来有并列式(横式)、层进式(纵式)、对照式等写法,考生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可采用因果论证、事例论证、假设论证等,但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所有的论证都必须精致,万万不能铺张浪费。考生可“以结构代替论证”,借结构的逻辑性有效地论证观点,这也是考场作文最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段。如2015年重庆卷的满分作文《从前慢》,主体结构为:什么是慢(慢追寻着娴静与禅心)——慢有何意义(慢让我们品味生活)——怎么面对慢(我们需要慢下来回味和思考)。层进式(纵式)深入,能使文章的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2)结尾忌重复表述。结尾部分,考生切忌对观点进行重复性质的表达,而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变化,如果能对观点言之未尽的部分进行补充,并采用诗意的语言拓展表意空间那就更好了。如2016年浙江卷的满分作文《一杯春醪寄余心》的结尾: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3.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有文采不是指在写作中使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是指所写的句子要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排比特别引人注目,考生灵活地运用排比就如在文中镶嵌了珠玉,使作文增光生辉。如2016年四川卷的满分作文《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寻花踱步,独赏紫藤绕树;山寻水觅,洞穿人生悲喜。吕碧城文如其名,以澄澈之心,留得一世清莹;林徽因诗意盎然,以灵动之心,谱下百世城倾;张爱玲临水照花,以孤傲之心,著有一生传奇;冰心温婉善良,以博爱之心,挥就百年清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以己之心,以己真情,助我风华初成,助我芳魂永存。

排比更多的是一种逻辑思维,故考生如果在形象思维方面有所欠缺,可以多采用排比的形式来增加文采。

有考生曾向笔者提过这样的问题:“我的观点准确而鲜明,可是却表达不出来,怎么办?”面对当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这样的问题更突出。故考生必须注意一点:立意是靠材料表达出来的,表达要围绕立意而展开,将两者结合起来,好文章自然就写出来了。

·小M带你寻方法·

(1)纯命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来看,题目很大,考生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类题目,考生要从小处写起,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如果是喻体或象征体,那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也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瞬间升华法:如题目《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考生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的经过,在结尾处道出从中悟出的哲理即可。

(2)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考生要充分關注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导语和提示。材料的作用:①帮助考生消除审题的障碍,快速打开思路;②确定考生立意和选材的方向。

猜你喜欢

论据审题材料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可爱的小瓢虫
七分审题三分做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