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IB MYP中的人文课程

2017-02-25赵燕

地理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际教育课程研究

赵燕

摘要:IB国际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IB国际教育中人文学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学科,对于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其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非常重要。

关键词:IB教育;人文课程;国际教育;课程研究;MYP

IB国际教育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基础上,尊重和了解其它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和掌握与其它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转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教育。或曰是为了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在竞争同时进行合作,在合作同时竞争的21世纪一代新人。这一系列的新鲜教育理念是通过它的特色课程实现。

人文学科,也就是个人与社会,包括商业与管理、经济、地理、历史、哲学、心理学、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世界宗教等学科,由此可见,人文学科是IB教育体系中一个涉及面最广、与个人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通过个人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与渗透培养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人才是实现IB教育核心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人文学科的性质

人文学科鼓励学生理解和尊重客观世界,培养学生探究影响个人、社会的环境因素的必要技能,涉及历史、时事、地缘政治到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环境因素。同时,鼓励学习者(包括学生和老师),明确区域因素和全球背景。在人文学科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与个人相关的非常激烈的话题或主题。很多对个人极具挑战性的感性话题需要缜密思考,将话题放在安全而负责任的学习环境下,尊重客观事实,开放学生思维。个人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批判性地欣赏人类文化与信仰的多样性。人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时是可变的,甚至是矛盾的,培养对于知识不确定性的宽容。人文学科也非常强调调查和研究,即是学生通过收集、描述、分析一手资料论证观点,学习分析复杂的信息,强调调查与研究充分体现了人文学科侧重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研究分析是人文学科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人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同时努力使学生成为地方乃至世界合格的一员,这些对于普通人性和本质的探索充满乐趣,因此,人文学科也充满潜力和创造性。

二、人文学科在IB体系中的连贯性

人文学科在IB体系中的地位可以用图1展示。

MYP阶段的人文学科为学生进入DP的学习做全面的准备,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术技能以及教学相关概念的理解,调查和研究技能将会迁移到DP的核心要求——CAS和拓展性论文。人文学科主要运用实验、观察、推理和论证方法,原始资料的使用,能够体现人类存在和行为的问题研究,评价知识的可信性、确定性和个人文化观点阐述。

三、中学阶段人文学科的目标

如图2是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阶段,在人文学科教育中应努力达到下述目标:领会人类与环境的包容性、多样性;理解个人、社会与环境的独立性和相互影响;理解环境与人类系统的运行与进化;形成并发展对生物与人类的团体的关注;发展对个人所处的环境与社会相关概念的理解及探究技能。

四、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

1.重视“中国灵魂的塑造”

在国际上对于中国文化多元态度的情形下,加强人文教育,使每一个中国公民尤其是出国留学学生具备“中国灵魂”至关重要。“中国灵魂”主要体现在其人文修养应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对于国际时事的判断分析保持独立的立场,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倾向。家国情怀是每一个民族对于其公民的基本要求,从美国的移民宣誓词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其新公民的民族归属感要求非常明确,也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要求。其它各国在接纳移民及留学生时都会有很严格的从个人身份到思想意识的各个层次的考核。基于这样的国际背景,在中学阶段毕业后就将踏入异国土地求学的学生,培养他们的“中国灵魂”非常重要也十分紧迫。

人文學科的教学必须大篇幅强化中国文化的渗透,可以依据历史、地理学科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相关知识,可利用重大纪念日、节日开展专题性的历史、地理教学。例如,端午节前后的人文课就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多角度解读,传统的端午节在不同地方如何庆祝?有哪些纪念活动?意义何在?也可进行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乐趣。同时,可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在面对大量事实和多方观点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步形成客观评价某一事物的习惯。

2.重视IB教育理念与中国教材有机整合

我国教育部最新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在国际学校,人文与社会学科必须按照国家要求的教材实施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国内教学课程与国际教学课程的衔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统一值得研究。人文课程以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课为依托,实现中国教材与国际教材的接轨、整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有些国际学校,全部人文课程都分配给外籍教师任课,所用教学材料都是西方教材,虽然思想没有国界,但是教书者有国籍,归属感受一个人无法超越的意识形态制约,在思想的各个层面会影响人的言语和行为。因此,教师、教材,甚至编写教材的人对于人文课程都存在影响,如何将个人因素降到最低,需要整合中西方教育理念,使教育者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具体在教育教学中可采取的整合办法有:以国内教材为依据,在合适的内容章节穿插国际教材内容,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汇聚多个角度的观点,针对某一知识点,重在“摆事实”,而不是发表个人看法。多使用原始国际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但须经过筛选,一些原始的外文网站,原版国际教材都可以选取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但有些资料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需要进行严格筛选,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材料须进行修改或删除。

3.重视通过课程确保人文学科教学

人文学科主流科目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学科应设置为必修,遵循IB的要求,这些学科每个学年的课时不能低于50学时。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要在不同年级开展相应的学科,如6~8年级学生应开设心理课,及时解决学生身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方向性引导。10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大大发展,应适时地开设哲学课,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辨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应经常交流思想和教学方法,教书者思想的趋同,就可以保证人文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一致。在很多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材料、事实都在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认同和倾向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人文学科教师应当关注社会发展,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代保持同步。

4.重视开展形式各异学科活动

人文学科为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了大量机会,根据相关历史故事开展相应参观活动;针对某一地理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结合重大节日文化主题实施多元探究活动等都是常见的人文学科活动课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自发组织针对某一学习专题的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历史、地理课中都有“丝绸之路”这一知识内容,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单元,涉及到经济、政治领域,人文各学科的教师可以协同合作,就这一专题在多个学科同时讲解,并对学生相应作业进行评估,促使学习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国际教育课程研究
中西教育之鉴:论新东方迈格森全球公民培养模式
论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光电专业现代班组长培养的课程研究
美国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保险实训课程研究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