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7-02-25勇杨正容黄晓斌许国建
薛 勇杨正容黄晓斌许国建
(1.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 443300; 3.湖北省植保总站 武汉 430070)
山区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薛 勇1杨正容2黄晓斌2许国建3
(1.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 443300; 3.湖北省植保总站 武汉 430070)
马铃薯兼为粮食、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能量和营养物质。山区种植马铃薯已成为一条致富之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属武陵山支脉,全县总面积2 072km2,耕地面积2.72万hm2,常用耕地面积1.973万hm2。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21万人,农业人口18.04万人,属典型山区农业县。五峰具有马铃薯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067万hm2,产量10万t左右。马铃薯是五峰种植的第二大农作物。
由于长期种植马铃薯,病害的发生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一般因病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70%以上。据调查,五峰山区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环腐病和病毒病。
1 真菌病害
1.1 马铃薯晚疫病
1.1.1 发病症状
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1.1.2 病原
1.1.3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h~2h)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h~8h)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h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h~14h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d~14d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1.1.4 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有:鄂马铃薯三号、五号等。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可因地制宜选用。
b)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c)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d)适时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d~10d 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1.2 马铃薯早疫病
1.2.1 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mm~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地区不亚于晚疫病。
1.2.2 病原
1.2.3 发病规律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min~45min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d~3d。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发病重。
1.2.4 防治方法
a)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
b)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c)发病前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d~10d 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2 细菌病害
2.1 马铃薯青枯病
2.1.1 发病症状
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d~5d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粘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别于枯萎病。
2.1.2 病原
2.1.3 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无寄主可在土中腐生14个月至6年。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该菌在10℃~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37℃,适应pH6-8,最适pH6.6,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
2.1.4 防治方法
a)轮作,以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为轮作作物,最好轮作4年以上或采取水旱轮作。
b)选用抗青枯病品种。
c)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d)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
e)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可改变微生物群落。还可施石灰100kg~150kg/667m2,调节土壤pH值。
f)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 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5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L~0.5L,隔10d防治1次,连续灌2次~3次。
2.2 马铃薯疮痂病
2.2.1 发病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
2.2.2 病原
2.2.3 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困难。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2.2.4 防治方法
a)选用无病种薯,不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
b)多施有机肥或绿肥,可抑制发病。
c)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
d)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2.3 马铃薯环腐病
2.3.1 发病症状
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
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2.3.2 病原
2.3.3 发病规律
该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芽眼腐烂不发芽,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适合此菌生长温度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干燥情况下50℃经10min。最适pH6.8~8.4。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切薯块时,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
2.3.4 防治方法
a)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有条件的最好与选育新品种结合起来,利用杂交实生苗,繁育无病种薯。
b)种植抗病品种。
c)播前汰除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五、六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
d)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
3 马铃薯病毒病
3.1 马铃薯病毒病
3.1.1 发病症状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 3种类型。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3.1.2 病原
马铃薯病毒病病原为病毒,但毒源种类多达10种以上,常见而重要的有:(1)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2)马铃薯潜隐病毒(PVS);(3)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A);(4)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Y);(5)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此外,还有黄花叶病毒(CMV)、烟草脆裂病毒(TRV)、苜蓿花叶病毒(AMV)等也能引起马铃薯病毒病。
3.1.3 发病规律
马铃薯病毒病多种毒源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
3.1.4 防治方法
a)采用无毒种薯,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
b)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c)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
d)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e)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
S435.32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4-037-004
2017-06-15
薛勇(1968-),男,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