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教学,上“活”数学课堂

2017-02-25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王林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松子松鼠苹果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王林小学 薛 瑞

趣味教学,上“活”数学课堂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王林小学 薛 瑞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学习。趣味教学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它能够将枯燥单调的数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地上“活”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体会到学习的枯燥无趣,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机械被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教学,以促使学生快乐学习。

一、开展游戏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弗里德里奇·福禄倍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曾写道:“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游戏这一特点,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活跃学生学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本节内容有了简单认识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可以边做游戏边学习。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并在枝头上贴了苹果形状的卡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这有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在这些“苹果”的背面都有一道有关小数乘法的练习题,如果你能准确地得出这一练习题的正确结果,这个“苹果”就属于你了。学生们在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并都迫不及待地进入到游戏中。这时,有一学生想要摘取一颗苹果,需要解算式“1.2×3”这一练习题,于是学生开始回忆自己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利用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得出了最后的结果“3.6”,在得到老师肯定的回答后,很兴奋地获得到一颗“苹果”。在得到一颗“苹果”后,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摘取“苹果”,更加积极地去计算学习,最后学生们还互相比较各自“苹果”的数量,这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变得更高。

游戏活动的巧妙设计,不仅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成功地将枯燥的数学计算变得生动有趣,无形中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参与,活跃了学生学习氛围。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都喜欢听小故事,对一些小故事有着很大的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可以从这一有趣的事物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在课堂伊始为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丰收的季节到了,松鼠妈妈分配小松鼠们去摘松子,有的小松鼠很积极地去完成松鼠妈妈布置的任务,而有的小松鼠则显得很懈怠。傍晚时分,各个小松鼠都带着自己摘取的松子回到家,大松鼠摘了26颗松子,二松鼠摘了9颗松子,三松鼠摘了16颗松子。松鼠妈妈在看到这一结果后并不高兴,于是灵机一动,向它们提出了几个计算题:老大摘的松子数量与老二摘的松子数量的乘积是多少?老三的与老二的乘积是多少?三只小松鼠被松鼠妈妈的问题给问住了。同学们,你们能帮一帮他们吗?学生们都沉浸在这一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也都很主动地去帮助小松鼠们解决问题。这时,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列出算式:26×9=;16×9=。随后,学生们开始了计算练习。学生开始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列竖式的方法得出最后的结果:26×9=234,16×9=144。学生们在整个计算练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异常主动积极,无形中变得更乐于计算思考。

故事情境的创设,有效集中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开展操作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内容抽象复杂,教师只单纯地进行课堂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将数学内容简单化,促使学生体验学习,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时,并没有直接将知识内容倒灌给学生,而是选择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数学内容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三角形纸片,之后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们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开始了操作探究。这时,学生们开始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学生想到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之后再将这三个角的度数加在一起,最后,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得到一个度数,并做好记录。还有学生想到利用剪刀将这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凑在一起,看最后的度数是多少。学生们在经过拼剪后发现这三个角恰好组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它们的度数和为180度。学生们在探究完角的内容后,又开始研究三角形三个边的关系,很快,学生们又进入到了操作探究中。学生们就这样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大胆操作,对数学内容有了很好的体验。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对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机械的练习计算,单调的学习方式只会拉远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多地开展趣味性教学,从多角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们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1]王美艳.“以人为本”,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趣味[J].求知导刊,2015(18).

[2]闫会琴.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J].学周刊,2013(17).

[3]鲁晓露.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猜你喜欢

松子松鼠苹果
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松子和小鸟
小松鼠
迷失黑白秀
松鼠
松鼠
松鼠
收获苹果
有毒的苹果
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