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2-25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供应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生情境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供应学校 李 凤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供应学校 李 凤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又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算法多样化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方面阐述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问题情境;思想方法

在2012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二者密不可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迫切愿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设计成有趣且易于接受的情境,启发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思考。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在《找规律》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猜颜色”这个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探究,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时老师提问:为什么第一次同学们猜得非常准确,猜一个对一个,但是第二次总是猜不对呢?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必将使学生产生本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以培养,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供学生学习空间,培养思维的自主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还可以怎样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还可以怎样算”、“你是怎样想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等拓展型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激活思维。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取长补短,优化思维,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

三、联系生活,培养思维的生活化

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考方式,课前准备工作中,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相关物体,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具和学具,通过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滚一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各个物体的特点,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又如《认识人民币》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感性地认识人民币学具,同时让他们在模拟购物商店的活动中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不但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他们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教材、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生动有趣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深层次的思维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并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灵活地转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学习时能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强。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探讨和比较哪一种解法简便。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取长补短,优化思维,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

五、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将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学乘法时,九九乘法表总是要背的。五七三十五的下一句是六七四十二,如果背了上句忘了下句,可以想想35+7=42,就想起来了。这样用理解帮助记忆,用加法帮助乘法,实质上就包含了变量和函数的思想:五变成六,对应的35就变成了42。这里不是把5和6看成孤立的两个数,而是看成一个变量先后取到的两个值。想法虽然简单,但小学生往往想不到,教材里也没有介绍,要靠教师指点。挖掘九九乘法表里的规律,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有趣的思考,不仅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是在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思想。

总而言之,每一位小学生都要学习数学这一门学科,而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真正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还是应该从学生本质的特性分析,而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思想、方法,这样一步步地走下来,定能养成独立的思维能力。

[1]田彩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考试周刊,2010(27).

[2]白金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2).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生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