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防治对策分析

2017-02-25杨满国

花卉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普查种类

杨满国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林业局 湖南双牌 425200)

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防治对策分析

杨满国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林业局 湖南双牌 425200)

本文对双牌县历史以来林业有害发生种类、分布、发生和危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2015年全县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进行了统计和汇总,对双牌县普查发现的有害生物每个种类的分布、发生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分析了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和今后发生趋势,并对双牌县常发性、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提出了防治对策,对今后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防治对策

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为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困扰,目前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1]。作者首先对双牌县的林业基本情况进行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列举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的解决策略。

1 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历年发生情况

1.1 历史上发生危害的情况

双牌县现有据可查的林业有害生物日常监测资料从1981年开始。1981~2014年日常监测到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33种,其中虫害18种,病害15种。

据历史上历次全面普查和日常监测数据,双牌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湿地松粉蚧、萧氏松茎象、松梢螟、双条杉天牛、杉梢花翅小卷蛾、黄脊雷篦蝗蝗、竹广肩小蜂、杉木炭疽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松针褐斑病、柑橘黄龙病。

双牌县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1种:柑橘黄龙病;湖南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柑桔溃疡病、板栗疫病2种。外来有害生物有松针褐斑病、桉树枝瘿姬小蜂、湿地松粉蚧3种。

其它林业有害生物均有零星发生,危害较轻,亦有个别年份局部区域突发、小面积成灾的情况出现[2]。

1.2 普查情况

1.2.1 基本情况

本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外业调查工作历时近18个月,范围遍及全县11个乡镇、1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3个国有林场、62个木材加工厂(贮木场)、7个国有个体花卉苗圃地,设计踏查路线131条,踏遍所有乡、镇、(场)112个村,踏查路线总长度221.8km。全县共调查标准地72块,实际调查林地面积190万亩,代表林分面积230万亩。本次普查共采集病虫害标本及危害症状标本125份,发现有害生物88种,其中有害昆虫有60种,病原微生物有27种,有害植物1种。

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1.0509万亩,按年度分:其中2015年发生面积20.5572万亩,2016年发生面积0.4937万亩,按发生程度分:轻度危害面积20.0451万亩,中度危害面积0.8746万亩,重度危害面积0.1312万亩。

1.2.2 有害生物种类

(1)有害昆虫

根据历年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以及此次调查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潜在的危险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土常发性有害昆虫主要种类如下。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萧氏松茎象、松褐天牛、松梢螟、竹广肩小蜂、黄脊竹蝗、柑桔木虱、双条杉天牛、黑翅土白蚁、樟巢螟[3]。

(2)本土病原微生物

根据历年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以及此次调查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潜在的危险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土病原微生物主要种类如下。杉木炭疽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柑桔黄龙病、杉苗立枯病、杉苗立枯病、罗汉松叶枯病。

(3)外来有害生物

湿地松粉蚧是外来国家检疫性有害生物。

1.3 本次普查新发现

将此次普查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与历史发生记录对比,有62种属县新记录种,其中虫害43种,病害18种,有害植物1种。这些种类均属本土有害生物,历史上没有发生记录,究其原因是在本地有分布,但没有发生危害,在历次调查和日常监测中没有发现。

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在普查资料汇总阶段,我们对历次普查、各类专项调查和日常监测资料进行了认真整理,对所有有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进行了重新登记,编制了《双牌县林业有害生物名录》。在编制过程中,对历史资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校订补正。①历史资料中有害生物中文名称不规范,采用俗名、异名较多,甚至有随意命名的情况,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逐一校正,全部使用规范中文名。②历史资料中有些没有标明有害生物拉丁名,由于有害生物存在俗名、异名同名的情况,仅从中文名无法确定其种类,我们根据有害生物分布范围、发生危害规律、危害症状及其它相关资料,确定了其种类,补齐了拉丁名。到本次普查结束,双牌县有记载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达到205种,其中虫害142种、病害62种、有害植物1种。

2 普查结果评估

2.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

2.1.1 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偏轻

受春季低温多雨气候影响,马尾松毛虫幼虫自然死亡率高,显著降低了虫口基数;加之近年来马尾松林面积持续减少,施放赤眼蜂等预防措施的实施,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近年来均处于降低水平。马尾松毛虫是双牌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其发生危害程度的降低,拉低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程度。

2.1.2 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构成结构改变

近年来,双牌县树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马尾松林面积减少,杉木林面积显著增大。以杉木为寄主的双条杉天牛发生呈上升趋势,逐步上升为双牌县常发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2.1.3 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多发

2016年,受夏季高温干旱气候影响,突发性害虫多发,如危害樟树的樗蚕、油桐尺蛾在局地暴发,虽发生面积不大,但危害严重,部分樟树叶片被吃光。突发性害虫多发对林业生产的影响不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小,但对森林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2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

2.2.1 气候原因

2015年我县春季至夏初低温多雨,不利于松毛虫等食叶害虫的发生发展,幼虫自然死亡率高,导致普查期间食叶虫发生面积不大,危害轻。

2.2.2 防治工作缺乏科学性

①防治科技力量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转化率低,推广力度小,防治技术科技含量低,防治效率低。②重防治轻预防。对测报工作不重视,采取预防措施不多,直到成灾或严重成灾才进行防治。③滥用化学农药的现象依然存在。在防治工作中追求“速决战”,只求短期效益,不讲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喜欢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率不高,使一些害虫产生抗药性,并杀死害虫天敌,降低了森林自控能力,使防治难度增大[4]。

2.2.3 御灾减灾能力不强

①森防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人力不足,人员素质偏低。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防治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差,缺少交通、通讯和必备的检疫、测报、防治仪器设备。

3 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3.1 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体制

按照林业分类经营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逐步建立公益林和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防治由政府负责、商品林的防治主要由经营者负责的防治责任制度。林业部门部门要加速职能转变,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防治指导等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具体的防治行为要逐步市场化,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承担具体防治和咨询业务,实行社会化有偿服务。

3.2 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的防治能力

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的防治能力,确保正常运转。①要进一步健县、乡、村三级测报网络,加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测报水平。②要加快检疫御灾体系建设,加强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管,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③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3.3 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性质的资本进行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林业部门要大力扶持造林大户,做好技术服务,帮助其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把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落实到营林的全过程,促进全县森林经营集约化程度和有害生物防治水平的提高。

3.4 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加强检疫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严防外来有害生物通过人为途径入侵。另一方面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执法,贯彻落实“除治通知书”制度,加强防治执法管理,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

4 结束语

综上,通过分析双牌县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和今后发生趋势,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但重要的是这些措施的落实工作,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产品与林产品年鉴(首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李祥康,黄焕华,等.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特征变化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0(3):25.

[3]张家琼,李秀兰.林业工作中病虫害防治浅析[J].大科技,2011,5:62.

[4]张标宏.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2,5:10.

S763

A

1005-7897(2017)20-0227-02

2017-9-28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普查种类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镜头像差的种类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