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植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2017-02-25黄永辉

花卉 2017年22期
关键词:植苗北方地区成活率

黄永辉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 河北围场 068450)

对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植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黄永辉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 河北围场 068450)

北方地区秋季降雨量少于南方地区,且较南方空气干燥。在秋季,进行植苗造林活动,也有一定的环境优势,比如土壤墒情好,含水量较高,利于苗木根系的快速生长,也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秋季;造林;北方地区

植苗造林利于改善环境,尤其近年来北方城市的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减少大气污染,倡导低碳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植苗造林变得尤为重要。植苗造林受环境因素影响与人工栽植影响比较大,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栽植则会造成更多的资金浪费。北方地区的秋季具有独特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秋季,进行植苗造林,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北方地区秋季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1.1 造林前对土地没有处理

造林整地是造林前的基本准备工作,在秋季造林中,由于相关部门认识观念的不足,认为秋季植物生长缓慢,在许多地方往往不整地,造成苗木成活率低,一些山地土壤贫瘠,长满荒草,且根系错综复杂,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严重的影响。

1.2 栽植树种单一

秋季造林工作往往只一味追求造林面积,很少营造混交林。由于品种单一,栽植模式很容易对病虫害的控制造成影响,单一苗木的根系也发育不好,即使苗木种植后,成活率也不会高。同时种植的树种单一,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效果不够明显。

1.3 缺乏栽植技术

较好的苗木栽植技术是保证苗木成林的保障。但目前,栽植苗木时单凭借人们的栽植经验种植,造成成活率不高。

1.4 疏于栽植后的管理

大部分地区,苗木栽植后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去,导致苗木成活率低,苗木栽植之后,后期的杂草淹没了苗木。苗木健康的生长需要适时的修剪工作,但是由于苗木修剪意识不够,导致苗木的树冠内部光照不足,出现了树冠内部病虫害滋生,使整棵植株或整片林木死亡。

2 秋季造林中苗木、种子、压条的生理特性

(1)秋季苗木的生理特性入秋后,气温开始下降,苗木树枝的器官活动逐渐趋向停止,由于叶柄基本形成“离层”致使发生落叶,苗木生理蒸腾骤减。苗木茎干与枝条的细胞组织淀粉量不断增大,并逐渐向糖类转化。入冬的准备活动让苗木增强了越冬抗性。

(2)秋季种子的生理特性秋季播种的种子,会经过寒冷的冬天,具有较强的抗性。而且种子面临冬季时会进入休眠期,待春季来临之时,自身就会发芽。免去了人工催芽等步骤。直接播种种子,省去了移栽、运输等费用,节省了工程成本。只要秋季播种时间适宜,播种方法准确,就可以实现秋季造林的意义。

(3)秋季压条的生理特性压条的关键是苗木形成不定根。不定根的形成有众多影响因素,例如插干发育阶段、营养物质储存情况、外界环境影响因素等。不定根是由次分省组织产生的根原始体。它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 秋季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1)合理选择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秋季造林成功的基础之一,对造林苗木成活率和工程成功率有直接影响。不同品种拥有不同的病虫害抵抗力,其自然灾害抵抗力也不同。我们在进行秋季造林工程时,要根据实施地土壤情况与环境情况,合理选择适宜的品种。

(2)空间分布合理苗木需要合理的生长空间。不少地区在进行栽培的时候,种植密度是根据苗木种植时的大小,而忽略了苗木的个体生长发育空间。导致苗木生长畸形,甚至出现死亡现象。造林密度也依据品种特点、造林目的等来确定合理密度。

(3)苗木随起随栽,就近运输秋季气温较低,植苗造林的苗木最好随起随栽,尽量避免过夜。如果必须要过夜,则要做好相关的根系保护工作,例如假植工作,防止苗木根系冻伤。选择苗圃时,尽量选择离施工地较近的苗圃,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4)栽后及时浇透水虽然秋季土壤含水量较高,但是仍然需要在栽后浇透水。这也是提供苗木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栽后及时进行一次压根水,确保根系周围的土壤充分吸收水分,让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贴合。利于苗木根系健康成长。翌年3月底~4月初,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再浇一次发芽水,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

(5)加强后期管理工作冬季管护是一项重要的后期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避免鼠兔危害,提高秋栽苗木成活率,提高苗木抗性,利于苗木安全越冬。

(6)栽植后的管理

整个移植生产过程要特别注意截干技术的应用,通过截干,截去树冠部分可以提高成活率。截干时截干高度在2.2~2.4m左右。如果有些树种的截干过低,势必造成树冠接近地面或整体位置偏下。为防止伤口失水和促进伤口愈合,截干后可以进行塑料膜包裹,修根能促其愈合与生长。栽植深度要比春季深6~10m,土要踩实防止冬季大风造成失水;栽后浇足浇透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干旱或多风时应连浇3遍,待第三遍水渗入后,将土堆树基并形成高40cm的土堆,有利于保墒和护根系。树干下部涂白,能有利于防止病虫害。

4 总结

综上所述,植苗造林方式是一种高效的造林方式,能够减少育苗的成本,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林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苗木移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移植,如果不能达到要求,会严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减少苗木的经济效益。

[1]邓贵东.探究植苗造林的技术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79.

[2]刘佩娟.探究植苗造林的技术与方法[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6):74.

S725.9

A

1005-7897(2017)22-0131-02

2017-9-7

猜你喜欢

植苗北方地区成活率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措施探讨——以东北某村为例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北方地区草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北方常用造林工具介绍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提高果树成活率的方法探析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影响苗木嫁接成活的因素及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措施
浅谈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