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的紧箍咒
2017-02-24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7年2期
百度搜索中,中国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聊天词汇有三個:嗯嗯、哈哈、嘿嘿。
单看没有什么,但是如果将这三个词套入我们和父母的日常对话中,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期末考得不好?”
“嗯嗯……”
“老师怎么说?”
“哈哈……”
“你就不能认真点吗?”
“嘿嘿……”
感觉好笑吗?可这不是笑话。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情境并不罕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常常因此陷入窘境。
这时,我们不妨参照毕淑敏的处理方法。
她曾经给儿子写过一封信——《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我可不是在吓唬你,而是在讲一个很深情的故事。)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
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是因为毕淑敏在和朋友聊天时,儿子芦淼忽然跑过来,很认真地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间,屋子里安静极了。因为儿子的诘问,毕淑敏的心仿佛攀满了爬墙虎的小卷须——这位自信的女作家顿时失去了读懂儿子的信心。
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毕淑敏没了底气。
为了打开儿子的心结,她再没有使用暴力。取而代之的是,抽出大量时间陪伴芦淼,和他一起读书、旅游,讨论社会、人生。
在毕淑敏的指引下,长大后的芦淼成了一名心理医生,治愈了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也越发懂得妈妈曾经的苦心。
毕淑敏和芦淼的关系已经超出母子间的衣食供给、关心爱护。他们更像是挚友,交汇到没有界限的心灵领域,重新认识并彼此尊重。
毕淑敏因此而骄傲,芦淼也因此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