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的精神
——读《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2017-02-24李经来肖坤冰
文/李经来 肖坤冰
茶人的精神
——读《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文/李经来 肖坤冰
茶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自然之物、人造之物、药品、饮品等复杂的角色转换,以及各种历史事件对人们的品味与消费的社会性建构。人们在消费茶的同时,也将茶叶编入社会的“文化的意义之网”中。《民国茶范》正是着墨于民国这一特殊的时代,通过一个个大师与茶的故事,引导今天的读者去反思应该怎样塑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茶人范。
作者开篇即以参加的一个论坛为例。在这次论坛中,参会者不再像以往那样着装正式住在酒店里。而是穿着拖鞋,踩着泥土住进了大山,出门便可摘到茶叶,俯首便可看到虫蚁,房前屋后随时可与茶农聊天。从物质享受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论坛对于学者而言显得有些“粗糙”。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自己参加过的论坛中效果最好的一次,因为这样的论坛更接近茶人的精神。
茶之味
茶助文思,是很多文人雅士的共识。一杯飘着淡淡幽香的清茶在手,写作的灵感便油然而生。然而,这茶之幽香其实也大有文章。
本书顺着茶,进入到了民国大师生活的细部,以茶为核心词汇,串联起交往、品位以及时代风范
对于茶之味,作者引用了林语堂著名的“三泡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相当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照理论上说起来,鉴赏家以为第三泡的茶不可复饮,但实际上,享受这种“少妇”茶的人不在少数。从来佳茗似佳人,自苏轼始,以美女喻茶,成为中国文人的传统,乃至于今天的茶艺师大多相貌姣好。因为一杯茶水,仿佛爱与佳人唾手可得。当然,要泡出如此引人遐思之茶,必得需要一番泡茶的手艺,作者由此引出林语堂的家乡漳州和侨乡厦门的功夫茶。功夫茶茶具,有“一罐、二炉、三炭、四扇、五锅、六壶、七杯、八漏”的说法。功夫茶的冲泡,概括起来需要“一水、二洗、三冲、四泡”。水要不生不老,上好的水甚至用泉水,洗是汤壶洗杯,冲的要领是“高冲低泡”等等。由此可见,一杯好茶的冲泡需要的本领确也不一般。在喧嚣忙碌的生活中,倘若可以慢下节奏,花上一些工夫来泡茶,难道不是惬意生活的一种方式呢?
茶之味,不仅仅指茶的幽香,也夹杂着家乡的味道。个人对茶之味的体会,取决于个人的感受,而个人的感受由于受到从小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便具有了一套地方性的感官评价标准。上文提到的林语堂是一例,他对于茶的冲泡甚为讲究,深受家乡功夫茶的影响。本书开篇所提的胡适也是一例。胡适最爱的茶便是家乡徽州的黄山毛峰和杭州的龙井,其中黄山毛峰喝得最多。在美国留学时,胡适便耐不住家乡茶的诱惑,专门写信给他的母亲,要求母亲寄一些毛峰茶给异国的他。他说:“前寄之毛峰茶,儿饮而最喜之,至今饮他种茶,终不如此种之善”。由此可见他对徽州茶的喜爱,后来随着他名气渐长,徽州茶便因他之故愈见流行,胡适便无形中成了徽州茶的代言人了。由上可见,喝茶,喝的也是家乡的味道。今日城市的发展,使得很多人为了打工挣钱背井离乡,除了逢年过节难得与家人相聚,此时此刻饮一杯家乡的茶,大抵最能一减思乡之情。
茶之礼
中国向来是一个重礼的社会,以茶待客,把茶作为礼物送礼回礼更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民国的大师们,作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更是完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
很多文人都有自己的茶友圈,巴金也不例外。巴金因茶结缘,收获了温暖一生的友情。他说:“友情一直搅动我的心。我最高兴同熟人长谈,沏一壶茶或者开一瓶啤酒,可以谈个通宵。”他与朋友们相聚,喝茶也是常有之事,即使是蜗居在上海的清贫日子里,巴金夫妇也表现了恰当的待客之道。所谓恰当的待客之道,对于爱喝茶的巴金和他的茶友而言,当然就少不了一壶上好的清茶相待了。书中还专门描绘了1932年巴金和沈从文相聚的情景。书中说,两人相聚于上海西藏路“一品香”旅社,两杯清茶下肚之后,两个性情都有些木讷的青年名作家相谈甚欢,引为挚友。俗话说“一起喝过酒,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形容的是两人关系密切兄弟情深。其实按照中国社会的传统,还可以加上一句 “一起喝过茶”。三五好友,烧一壶滚烫的开水,泡一壶香茗,谈天说地,甚是惬意,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觉间更进一步。
言及于此,就不得不谈到书中所说的两件趣事。第一件是,1929年,冰心和吴文藻婚后不久,梁实秋和闻一多去他们的新居拜访。两人楼上楼下巡视一番之后,相视一笑,告知主人说要出门一趟。回来之后,两人手中,一人手上拿着一包茶,一人手上拿着一包烟。两人说:“家里连茶与烟都没有,怎么会有家的样子呢?这是居家的讲究”。第二件是写梁实秋和程季淑的。梁实秋和程季淑因为都喜欢喝茶,两人约会的地方便多选在幽静的茶馆。两人定情的地方,便是在北京中山公园里的四季轩。今天的读者朋友,若是情侣均好喝茶,幽静的茶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有我们民国的大师们提供的范例。夫“顶上去”。大家一边喝着茶,一边以茶论理,真理在不知不觉间越辩越明。因此,一个人学问的成就,往往是离不开这一群人的讨论,甚至争论的。
林语堂酷爱喝茶,提出了品茶“三泡说”
茶之理
作者在书中描述汪曾祺的篇章里说,汪曾祺的学问是在昆明茶馆里泡出来的。尽管其中有些许夸大之词,但也不乏某些根据。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上茶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联大的图书馆位置不够,而宿舍又没有桌凳。因此,他们上茶馆,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读书之余,会就他们的某些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我们不妨可以将之理解为以茶论理。另外,在泡茶馆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而这些观察对于文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时的取材是不可忽视的。
无独有偶,顾颉刚也是一个爱喝茶、爱听戏的人。在喝茶、听戏的过程中,顾颉刚通常都会和友人们一起。他和朋友们在茶园里相聚聊天,达成知识的交换、思考的佐证、精神的交流。顾颉刚后来对于戏剧等的深入研究,故而探讨出关于故事的一种研究范式,很难说和他长期在茶园听戏的生活没有联系。他在茶园听戏的实践可以说为他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让我们回到本书绪论里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天才总是结群而来”。作者描述说,欧洲成群结伴的天才,在咖啡馆。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维也纳是“天才成群地来”的地方。而20世纪初期中国的茶馆,同样是天才结伴而来的地方。为何如此?作者进一步分析说,大师们做学问是一起做的,他们是一群人把一个人的学问功
茶之道
茶具有清新、自然、朴素的天性,能使人神清气爽,进而去除杂念,陶冶情操。它和中国哲学中的“恬淡、闲适”等思想不谋而合,这便是我们所谓的茶之道。
仍以书中所举西南联大学生为例。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而又美好的年代,学生们的生活也比较贫困,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可以保持清高,远离庸俗,并且不颓丧灰心,这与联大的学生喜欢泡茶馆不无关系。在饮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暂且抛开功利之心,只沉迷于学术世界中,可以少一分焦躁,多一分平和。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平和清新,以感觉灵敏、见解新颖见长。究其原因,是因周作人本身便是平淡之人。书中评述说,周作人是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周作人的文章就像一杯清茶,观之虽无颜色,喝到口中却是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读罢《民国茶范》,读者们仿佛穿越回到民国,与大师们一起促膝而谈品茶论道。虽然时代在变,今日大城市的人们大多步履匆匆为生活而挣扎,但中国茶清新的自然属性犹在,茶中所承载的闲适的内涵依然没有消减,人们对恬淡生活的追求也从来没有过停止。因此,当我们觉得太累太倦时,不妨将手中的工作放一放,在窗台下、绿荫下摆上一张小桌,沏一壶清茶,翻开这本书,跟随大师们一起体会中国茶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