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24信阳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宣海宁

河北农机 2017年9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德育德育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 宣海宁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 宣海宁

德育管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家庭对德育教育关注度不够、学校对德育教育管理缺乏重视、德育管理缺少好的资源整合等问题,对此提出提高家庭重视度、加强学校德育管理与优化社会环境学校的对策。

农村寄宿制;德育管理;意义关怀

“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列为2016~2020年国家工作重点,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刻不容缓。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目前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德育管理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强调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如今农村寄宿制学校更应该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问题分析

1.1 家庭对德育教育关注度不够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寄宿学生很多都是父母在外务工或者是家校相隔,父母与子女异地而居,因孩子无人照顾所以选择住校,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都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不能陪伴孩子的内心的愧疚,于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多学生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都将自己的孩子看作掌上明珠,不能容忍任何人欺负孩子,甚至有些家长会给孩子灌输“老实人吃亏”“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等不良思想,这些就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父母多数都希望孩子能够成绩优异,而在德育教育方面不予重视,不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能出人头地,只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

1.2 学校对德育教育管理缺乏重视

在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考试成绩是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所以学校会加强学生的知识教育,通过寄宿制管理更加能够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规训管理加强学生的智育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并且很多学校也将寄宿制学校学生成绩和老师的奖金、绩效相关联,这就使得很多老师也只重视寄宿制学生的学业成绩,把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对学生的学科教学和成绩提高上,并不关注寄宿制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是缺乏关怀的,更应该通过德育教育来使学生得到好的成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学校在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智育教育重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

1.3 德育管理缺少好的资源整合

寄宿制学校的德育管理主体不仅包括校领导、德育处、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老师、门岗等校内德育管理主体,还包括学生家长、基层地方政府,只有充分利用整个各种德育管理力量,才能有效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德育管理质量,但是多数寄宿制学校并不能有效整合各种德育管理资源,不会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力量。在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德育管理工作成了德育处的事情,这无疑影响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校外德育资源上看,多数寄宿制学校没有建立“家长-学校”沟通机制,不能很好地利用家长的力量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公安、工商、文化、宣传等行政部门开展校园周边治理活动,导致学校的外部德育环境较差。

2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对策探讨

2.1 加强家庭重视度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于是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家长的角色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家长应当加强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意识,同学校一起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起同步和谐发展,更好地促进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影响家长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度,建立定期培训、定期交流和定期反馈的德育模式,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在家庭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的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2 增强学校德育管理

农村寄宿制学校应注重德育管理,加强学校的体系建设,构建一支好的德育管理建设队伍,并且应当结合实际,加强德育队伍体系建设,为学校的德育管理服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要重视学校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好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还有学校的住宿卫生等等,涉及学生成长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学校做好建设和管理,不仅如此,还应当配合家长和社区服务对农村寄宿制学生做好德育管理工作,定期走访学生家长、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

2.3 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

农村寄宿制的学校德育教育还要同社会相结合,与周边的社区相联系,配合做好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通过环境等隐形文化的影响,让学生耳濡目染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应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可通过组织参加社区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德育管理相结合。同时要健全德育管理网络,这就需要将各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全面做好农村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为此学校需要创建全方位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使农村寄宿制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思想观,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1]刘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2]关幼萌,任一明.谈关怀伦理学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J].教育探索,2013(04):116~118.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德育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寄宿制小学推广花样跳绳的有效策略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