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2017-02-24胡应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胡应兰

(湖北科技学院 财务处,湖北 咸宁 437100)

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胡应兰

(湖北科技学院 财务处,湖北 咸宁 437100)

长期以来,高校的国有资产都是无偿占有和使用,不计提折旧,不计算盈亏,致使其价值被严重高估;由于其公有性的特点,高校一般都不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闲置和流失现象严重,使用效率很低;由于缺乏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高校对自己的家底也不十分清楚,账实严重不符;国有资产的管理与预算的管理没有有效的结合,以及几乎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推动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效益最大化,保障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的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用和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1]。它包括国家拨付给高校的资产,高校自己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别单位和个人捐赠的资产和其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国有资产是高校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物质保障,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国有资产数量在大幅度的增长,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国有资产在购置、使用和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讨、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我国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我国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识比较淡薄

我国高校的资产大多是国有资产,长期以来高校只是无偿占有者和使用者,既不用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计算盈亏,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不讲求效益、不计算成本的观念,只重视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和科研,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没有计划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重资金、轻资产的观念普遍存在,有的高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只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比较重视,忽视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而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国有资产的购置、领用和归还等缺乏相应完善的手续,致使有些国有资产被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偿占有和使用,而资产的出租、出借、投资、处置等收益又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有的还成为单位 “小金库”,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甚至成为某些干部腐败的“温床”。

2.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使用效率低

由于我国高校资产是国家所有,这就使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与所有权相互分离,以至于出现多头管理,导致管理权分散甚至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比如:高校的资产由资产管理机构、各院系、图书馆和总务后勤各部门分开管理,产权不清楚,管理权被分散,而财务又只负责资金的核算,导致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被弱化,出现相互脱节,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严重,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共享。同时各高校为了校庆、迎接评估、认证等,有关部门不断地要求增加设备投入,甚至盲目上项目、上设备,还力求上档次,也不管使用效率和是否是重复购置,特别是实验室的一些专用设备,价格昂贵却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甚至有的长期闲置,干脆“睡大觉”。特别是高校每年要放寒暑假,在此期间,设备无人看护和维修,这就加速了资产的无形损耗,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使用效率很低。

3.高校的国有资产帐实严重不符

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的特殊性,领导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致使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单位只记资金帐,不计或者部分登记资产账,学校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彼此又没有定时进行资金帐与实物帐的核对,致使管理上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帐帐、帐实严重不符。而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金额不断扩大,有的院系、部门没有对所购资产(特别是外单位赞助、捐赠的资产)及时、足额入账,直接放在本部门使用,更有甚者直接据为己有,加上不按规定进行资产清查,造成资产的保养维护得不到有效保证,资产的损毁、报废非常严重,而在资产处置时又不经过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不履行报废审批手续自行处置,加上有些已经被淘汰、不能使用的资产应该报废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报废,以及有些没有进行竣工结算和验收的设施直接投入使用,致使资产得不到及时确认,造成账外资产的大量存在。

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以其原值进行入账,这就使高校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一样,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造成学校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高校现有资产中有很多已经老化严重的设备和设施,有的需要报废,完全不能使用,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已经严重不符。而高校的土地因为作价年代早、价格低,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其价值已经远高于账面价值被严重低估。加之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丢失报废后又没有及时报批下帐等原因,造成高校资产账面数字庞大,有帐无物、帐实严重不符。

4.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没有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

高校的预算是根据各部门现有的资产量和履行职能需要作出的资产购置、配置和处置的决策方案,是高校资产购置和管理的前提,高校应该根据规定标准,合理的配置资产,并且将新增的资产纳入预算,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能有效结合,使高校的国有资产得到合理配置、节约和有效使用。但是我国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现在还不够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预算安排存在随意性,“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严重,配置标准又不够科学和合理,以至于预算安排缺乏硬性约束,而很多单位又只是考虑自身的发展,致使资产的增量配置与存量管理之间缺乏信息对称,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高校之间的信息也不顺畅,致使预算安排缺乏准确无误的信息[2],很难做到预算安排的科学与公平,导致高校预算与实际支出不一致,预算是一回事,而实际支出又是另一回事,高校资产的重复购置和超编制、超标准购置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跟踪监督管理,有的部门根本就没有按照预算的标准和规定用途来购买资产,导致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得不到有效结合。

5.高校缺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高校的无形资产是高校专有并且具有使用期限,但是没有独立的实体形态,以经济资产和相关权利总和的形式存在[3],能够在高校的经营中不断的发挥作用并可产生收益。一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由于其没有实物形态的特点,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很容易忽视他的客观存在,高校一般只限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产权保护意识和经营意识,既没有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也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更没有对其进行有偿使用和转让。由于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个别教职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知识产权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高校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被剽窃、泄漏的现象严重存在,甚至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一己之利,未经有关部门报批,将高校的无形资产转让给社会上其他单位使用,使高校的无形资产流失严重,侵害了高校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高校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策略

1.转变现有的思想观念,摸清自家家底

高校必须转变现有的思想观念,不仅要监督和管理国有资产形成的过程,而且更要对资产形成后如何保值、增值进行监督管理;不但要管理有形资产,更要加强管理无形资产。为了完善国有资产从购置、验收到保管、领用以及报废处理整个过程的管理,我们需要就高校现有状况,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家底,掌握资产的真实情况,为各部门购置资产提供基础信息。对需要报废处置的资产,资产使用单位必须向国有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处提交报废处置书面申请,说明报废理由,附报废处置资产清单;国有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处汇总申请报告,提交校国资委审议,进行校内审核后,上报教育、财政部门审批;审批后,由高校国资委聘请第三方机构对需要报废处置的资产残值进行估价,采购与招标办组织对其公开拍卖,拍卖收益上缴财务,由财务处上缴国库;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根据批文及清单办理资产明细账的变更登记,并调整相关会计科目,同时将处置批文及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及时将结果报教育部门备案。

2.推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对固定资产的损耗进行弥补,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我国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划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额庞大,由于没有对其计提折旧,其中有很多设备和设施都严重老化,账面价值被严重高估,为了正确评价其损耗程度和实际价值,为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变价处理和确定残值打下基础,推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迫在眉睫。高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来反映损耗和补偿损耗。

房屋、建筑物和一般设备:由于其使用年限较长,一般不存在无形损耗,价值转移在使用期内等量,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也就是直线法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平均分摊到各期,简单方便。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专用设备、电子类设备:主要是教学仪器等设备,由于其科技含量大,价格昂贵,无形损耗严重,加上使用周期短、更新较快,为了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得到补偿,我们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加快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高校图书馆的的图书虽然占有资金量较大,但其价值却是时间越久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会贬值,反而还会身价倍增,所以我们不用计提折旧,但是要经常进行清理,注意保管,使那些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形态完好,保证其收藏价值。

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也可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为了保护高校的根本权益,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和被盗用,保护高校无形资产的完整,促进高校无形资产价值的转化,使其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应该针对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形态的不确定性和价值的不完整性),将其纳入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制定与完善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保护,包括使用、审核、监督制度和技术保密、评估、对外合作、投资转让制度以及相关权益人的分配制度[4]。在无形资产未产生经济价值时,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和登记,当无形资产产生了经济价值或者投入了资金产生成本和费用时,应与财务部门的业务接口,对无形资产进行财务核算。引进激励机制,促进高校各项科研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不断扩大高校的资本积累,同时理顺高校内部无形资产的职能管理,明确责权利之间的关系,做到职责分明,有奖有罚。对那些创造了较大收益和在无形资产的管理中有创新,运用和推广现代技术并取得显著效果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那些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使用时不按规定权限,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布置的任务不认真、不及时完成的部门和个人应责令其改正并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为了减少与杜绝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维护高校的声誉并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和社会认可度,高校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高校无形资产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3.引入商业化管理模式,开发共享平台,实行资源共享

(1)高校可以研发推广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开发共享平台,对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进行动态监管,既相对独立又能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核算等系统相互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实现各级财政部门的动态联网和数据收集工作。同时,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制度,督促各单位部门及时更新数据,确保账卡、账实、账账相符。根据本校的特点,学生、教工的工作性质和实际需要合理核定各部门对资产的占有额度,对行政和教学、科研的国有资产进行控制,对那些超过标准占用的资产要及时劝退或者收取超额占用费,(可以通过扣减经费指标加以控制),对那些有收入的单位(承包单位和校办产业)应该视同企业单位或者自收自支单位,上缴的收入中应当包含资产的折旧费。高校的各个部门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合理的调剂资产,让闲置、存量资产流动起来,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物尽其用,使高校的国有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引入商业化模式,高校可以将现有的国有资产(特别是高端、大型设备)面向社会进行融资租赁,收取租金,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学校的收入;也可以进行校企合作,高校以国有资产作为投资,按投资比例获得收益,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可以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并且获得实际数据,节约时间以便于更深入的研究。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学校取得了收益,实现双赢。当然高校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和报批,并且要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通过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出租出借的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以其评估价为招标依据对外公开招标确定承租商,按省财政厅规定的合同文本签订资产出租出借合同,并将资产出租出借合同上传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同时将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益按合同要求上缴财务处,并由财务处负责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4.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5]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目标,是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总则的规定: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坚持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资产的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紧密结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密不可分,切实转变“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使二者得到有效结合。我国高校还可以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建立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核是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绩效评价是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高校在申请资产购置时,必须按照规范的国有资产预算编制流程编制购置资产的计划,并将计划纳入部门的预算,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采用政府采购办法对资产进行购置,并制定绩效考核目标,设计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问责机制和奖惩措施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优化预算资金的分配,合理配置资产,使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得到有效结合,使高校的国有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推动高校健康持续的发展。

[1] 财政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 曾令如. 现行条件下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财务效应性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2008,(1).

[3] 张志柱,王海江. 审视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与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1).

[4] 黄燕洁,吴淑娟.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2007,(12).

[5] 李洪波. 缺位与补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应对[J]. 教育财会研究,2008,(6).

2095-4654(2017)06-0133-04

2017-08-22

G471

A

胡 莉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