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24王夕超

花卉 2017年14期
关键词:再生稻中稻秧苗

王夕超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江津区 402260)

浅谈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夕超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江津区 402260)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杂交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产能的提高,以帮助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试验推广为实现水稻超高产、达到农民增收、解决人口吃饭问题、保障社会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产量需求、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有着米质好、色泽亮、口感好、无污染、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扩大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栽植面积、提高再生稻的产能,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1 我国杂交中稻的种植分布及特点

杂交中稻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四川盆地以及江南地区的一种粮食作物。杂交中稻的种植面积广泛、产量极高,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杂交中稻具有几下特点[1]:①作物生长期较长,基本在160d左右。以四川盆地为例,四川的水稻多为一季杂交中稻。②受温度的影响小。因为杂交中稻的生长期经历了低温-高温-低温的模式,对温度的适应力极强。③产量高。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的水稻多以杂交中稻为主,近20年来,其中稻产量是早、晚稻的产量的4倍左右。④杂交中稻的生长繁殖能力极强,具有再生力。这是其他水稻所没有的特性。这一特性是利用杂交中稻生产再生稻的基础。

2 再生稻的含义及种植原因

2.1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含义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指杂交中稻在收割头季稻时只收取稻穗,留下了稻桩,使它的腋芽得以保留,经过施肥及水分、阳光、温度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其腋芽生长发育、抽穗、成熟。由于它是在原有的中稻根系上再次生长、成熟,也就省去了二次种植的程序,所以叫再生稻。再生稻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降低成本等特点[2]。对再生水稻的栽培推广是推进我国水稻生产方式新变革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水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种植

我国培植、推广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主要有两个原因:①本身利用了杂交中稻的再生性,使其再次生长为水稻,节约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省去了所有前期程序,节约了种子、肥料、水、劳动力的投入等。②实现了增收的目的。我国现阶段虽然水稻产量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人口多,需求量大。对于那些生产水稻两季不足、一季有多的地区,需要采用这种杂交中稻收割完后再次收割再生稻的模式,一次种植两次收获,从而来提高产量,缓解粮食需求不足的压力。

3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据统计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亿亩,其中有5000万亩的区域是适合推广再生稻的。要实现一次种植、两次收成、提高水稻产量的目标,就要掌握好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首先要选取抗病抗虫的优良秧苗

从杂交中稻的种植开始,就要为选取再生稻优质秧苗做准备。主要从三方面做到[3]:①杂交中稻的种子要选取抗病、抗虫、再生力强的优质品种,从源头有效降低发病率,为再生稻的高产打好基础。②选好合适的时机播种杂交中稻。因为每个区域的季节、气温、湿度等都是不一样的,要掌握好时机进行播种,目的是让杂交中稻的花期开在高温到来前,保障中稻的抽穗率高、收成高,也为了保障后期再生稻的生长期。③注意中稻的施肥、浇灌,在杂交中稻生长的中后期,要适当增加肥料,尤其是磷钾肥的使用。既是为了提高第一次收割的产量,也是为了在杂交中稻第一次收割后,让其稻秧能够继续生长,培育壮实的再生稻秧苗,提高秧苗抗病抗虫能力。

3.2 选择适宜的肥沃土地,扩大优质土壤面积

杂交中稻及再生稻的种植要选在向阳、通风好、肥量高、偏酸性的秧地。再生稻生长、成熟除了对自然环境有要求,对氮、磷、钾的需肥量也很高,而这些肥料主要来自土壤,提高土壤的养分很重要。主要从两方面来提高土壤养分:①适量施肥,提升再生稻的生长营养。尤其是再生稻生长的中后期,追加氮肥,会使再生稻的穗大,颗粒饱满。②增施有机肥,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环保途径。有机肥的来源可以采取每年就地掩埋稻草的方式获得,这样不仅无污染,提高稻草利用率,还加强了土壤的养分。有资料显示,掩埋稻草,会让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同时土壤中磷、钾、钙等含量也都会增加。扩大优质土壤面积可以通过增施农家肥料,改造中低产田的方法解决。农家肥料的来源很广,除了稻草等植物的就地掩埋,还可以对土壤施撒动物粪便、绿肥等,这些天然的有机肥料肥效稳定、持久,长期施用能够改良土壤。

3.3 移栽技术的要点

为了提高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产能,要从以下几点把握秧苗的移栽[4]:①把握好移栽时间,确保头季稻在规定时间内收获后,务必尽快把秧苗移栽到肥沃的稻田里。强调移栽时间是因为不尽快移栽的话,秧苗变老,质量变差,会直接导致减产。②移栽时要注意秧苗间的距离,适当稀播,选取壮秧,每株秧苗的生长空间大,会提高秧苗的光合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③在有条件的区域,利用现代化机械插秧,机械化插秧距离精确、速度快,为保质保量完成秧苗移栽提供保障。

3.4 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

加强田间管理,既要注意科学用水,合理灌溉,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又要合理施肥、追肥,保障秧苗茁壮成长,实现对稻田综合管理。同时还要注意病、虫、草害对秧苗的威胁,一旦发生病灾、虫灾不仅影响稻苗生长、成熟,还会导致再生稻减产、降低品质。在防治病、虫、草害上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普及绿色无污染的防治技术[5]。例如可以根据水稻的耐水习性,利用淹水方式去除杂草,这样就减少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3.5 加强栽培技术指导,实现高产

杂交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指导,既要利用先天自然条件,又要做好后天的管理经营,栽培技术可借鉴四川省富顺县的经营模式。富顺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湿润,雨水量充足,日照好,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杂交中稻、再生稻的生长。富顺县的人民在劳作中不断探索,通过改善品种,加强技术交流,引进现代化机械等方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模式,是我国再生稻生产的高产、高质大县。富顺的稻米产能高、营养元素丰富,远销国内外,值得我们向其他区域学习和借鉴。

4 结束语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栽培、推广不仅提高粮食单产,缓解农忙,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是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米质好、品质优,更符合现代人对粮食的质量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目前市面上再生米的价格偏高,我们应大力推进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使人人都能吃上优质优价的好稻米。

[1]古刚文,蒋代秀.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06):102.

[2]李代君.浅谈如何夺取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稳产[J].农业与技术,2016(22):86.

[3]王子华.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农技服务,2016(08):60.

[4]唐模高.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5(22):55~57.

[5]罗太海,周勇.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7~38.

S511.3+2

A

1005-7897(2017)14-0223-02

2017-7-7

王夕超(1964-),男,汉族,江津人,大专,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再生稻中稻秧苗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民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西南地区氮肥后移对杂交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