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之道
2017-02-24文丽丽李屏南
文丽丽,李屏南
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之道
文丽丽,李屏南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当前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主要存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文化服务供需脱节、农村文化管理失范、农村文化民生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外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中提供的有益经验,如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和重点强化公共文化民生设施建设,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及活动为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切入点将文化民生建设和生产经营有效融合,值得吸收与借鉴。据此提出中国文化民生建设的基本策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化”,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品质;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效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驱动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农村文化民生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理念;目标任务;外国经验;基本策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而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又是其重点。自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产结构、乡村风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殷实富足,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从温饱进入小康。物质需要的满足激发了农民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文化民生建设,让广大农民享有更加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业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课题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文化民生”这一学术概念虽然提出时间不长,但根据笔者的初步梳理,中国学界对文化民生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研究主要围绕文化民生内涵、特征、社会功能、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付蓓、韦怀远认为,“所谓‘文化民生’就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1]李鹏鸽认为,“文化民生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综合国力、人民幸福感、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等四大功能。”[2]张博基于公民权利的视角,分析中国文化民生建设存在以“去权利”为主要特征的缺陷,包括“公民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公共文化服务很少考虑到公民个性与兴趣的差异性;公民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回应;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3]刘莲香则认为,“文化民生建设要致力于文化育民、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4]。
文献梳理表明,学术界尚未对农村文化民生建设进行比较深入和系统的探讨。基于此,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农村文化民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进行初步论述,并对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认知误区及主要问题予以简要分析,并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策略与路径,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理论和实践。
一、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定位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蕴含有丰富的民本和民生思想,但由于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生和以民为本。即使在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民生思想被放在特别重要位置并得到系统阐述,但也仅仅是一个乌托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民生建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国家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以经济民生、权益民生、文化民生为内涵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5]。党的十八大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6]这无疑为文化民生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民生有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学界虽然对文化民生及其建设目标进行过探讨,认为“文化民生”是指人民生计在文化层面诉求的表达,“文化民生需求”是人民温饱这一基本需求满足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诉求,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民生及建设目标鲜有论述,鉴此,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目标任务进行初步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均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文化民生思想及其如何建设的理论观点,其精髓如下:“发展文化民生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内容,而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文化民生大发展的重要障碍;文化民生发展既依赖于物质条件,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应优先发展文化民生,以利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民生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民生发展要结合自身的民族特色,各个国家应走适合自己文化传统和经济水平的文化民生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民生是主体和客体的内在统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民生建设,树立文化民生发展的根基在人民和力量在人民的理念。”[7]这些重要思想原则为当代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目标的确立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与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文化民生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各方面的资源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据此,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定位应该是:围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民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效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其文化生活品质;全面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农村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机制与服务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定位,也可以基于“农民-社会-国家”予以细分。从农民个体层面而言,就是提高农民道德和素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着力解决其精神、意识、灵魂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提升其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从农村社会层面而言,应该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参与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从国家(政府)层面而言,就是以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抓手,全面提高农民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感和获得感,培育亿万“四有”新型农民,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以及提供足够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而农村文化民生建设明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浮动而导致人们对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存在不少认知误区有关。误区之一就是过度强调物质性、经济性文化民生而忽视权益性、精神层面的文化民生。误区之二就是对“文化民生”产品(服务)的属性界定存在片面性,夸大政府的主导而忽视民众的主体地位;误区之三就是迷信市场与效率法则,忽视道德精神的效用。一些人认为,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一切文化民生需求便可以自然得到满足;还有人认为,农民文化素质差,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没有必要重点去收集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认知误区导致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衍生出以下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民生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第一,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中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总量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问题,包括文化活动场地、配备设施及各种活动项目供给不足。中国矿业大学的课题组对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徐州农村的调查表明,“其80%以上的乡镇都没有电影院、剧院、室内演出舞台、大型集镇文化广场等设施;即使露天演出,也普遍存在文艺节目少、电影拷贝缺口大等问题。”[9]虽然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建设基本达标, 但其空间容量和设备配置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如乡镇文体中心的图书室面积仅60 m2,农村社区书屋面积约20m2,能容纳的读者数量非常有限。讲座、培训、宣传、咨询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非常少且规模小。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尤其贫困乡村的文化民生公共产品供给更是严重不足。由于政策不完善、经费落实困难,其文化民生公共服务的硬件和软件都非常薄弱,其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突出,服务不均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民生建设的重大阻碍。
第二,农村文化服务供需脱节。虽然政府和相关主体加大投入,尽可能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但由于主导的供给方式单一,结构也不合理,与农民需求错位、脱节,进而导致效率低下,绩效不佳。如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文化民生服务工程,中央政府2007年启动实施,并于2012年完成硬件设施建设,但大量研究和报道表明,农家书屋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家书屋普遍存在“有屋没书”、“有书无人”问题。根据邵菲、刘舸2015年对全国86家农家书屋的调查,“平均人流量、借阅量均不大,日均图书借阅量小于10本的占74%,全年借阅人数低于300人达67%。这一农村惠民文化工程没有实现“惠民”的预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家书屋的文化服务与农民需求脱节[10]。又如不少地方的技术培训脱离农民生产需求,以致“门前冷落鞍马稀”,甚至出现以发“误工费”形式请农民参训以“撑门面”的现象。
第三,农村文化管理失范。随着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交往方式日益多元,不少人存在“有市场就合理”等认知误区,部分地区农村文化管理“失范”,求神拜佛等封建迷信思想盛行,拜金、色情等低俗文化大行其道,保健养生方面的伪科学、伪大师层出不穷,以致不少农民陷入精神贫困泥沼,甚至精神世界坍塌,严重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建设。据鲍蜀生、顾清的研究,江苏农村有村庙、组庙等小庙宇(烧香点)3 000多处,主要分布在苏南、苏中农村和城乡结合部[11]。由于农民自建的庙宇没有纳入政府管理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而游走在封建迷信、民间信仰和宗教边缘,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薄弱,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场所大量传播浅薄、浮躁、油滑、媚俗等思想品位低下的庸俗文化作品,宣扬以感官享受的人生哲学。拜金、色情等低俗文化在农村蔓延,导致“黄、赌、毒”现象不断滋长。一些乡村热忱于重修宗族族谱、重建宗祠、联宗祭祖,并借机宣扬家长制、裙带风、帮派观等陈腐的宗族文化,以至以族代党、以族代政、以族代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当地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12]
第四,农村文化民生产业发展滞后。农村文化民生的改善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撑和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包括农村图书报刊、媒体信息、音像、表演艺术、娱乐健身、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群众文化,以及提高婴幼儿智力、语言与运动能力、社会感情在内的婴幼儿抚育服务等诸多产业。王家庭、高珊珊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效率评估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率不高[13]。其中老年人精神慰籍、婴幼儿养育等很多服务业发育水平低,甚至阙如。主要面向农村的小微型文化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甚至经营困难。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体育、幼教、养老、保健等行业融合发展严重不足。罗斯高基于西部陕西农村的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IQ)发展缓慢。这除营养不足外,另外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农村婴幼儿抚育服务业发展滞后,其父母或监护人养育知识和能力缺乏。约70%的农村家庭的儿童书不超过2本。”[14]
三、外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借鉴
虽然国情和农情不同,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文化民生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民生建设有着本质区别,但其中一些国家在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如美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法国的“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德国的“送书下乡”项目、日本的乡村博物馆建设、韩国的新村运动、丹麦等国家的“合作社教育”等,都成功促进了其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外国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和重点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民生设施建设。美国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以社区为单元的,在农村社区建有大量图书馆。这些非赢利的公共图书馆不仅藏书量大,而且分布广泛,1平方公里范围内有2.5家,平均每个社区拥有3.3个,即使偏远的社区都有2个以上。这些图书馆不仅为农民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还开展文化教育、文艺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2003年法国开始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旨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小型多媒体图书馆。该项目对文化站的选址、面积及造价,对图书、光盘、期刊、电脑网络等数量都有基本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平均每年约80座的速度在法国的农村社区投入使用,2015年,约有47%的农村地区综合文化站,53%在偏远地区。其建设经费由法国政府文化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其中国家文化部负担的经费高达40%。文化站开放后的运营维护费、设备购置费、资料费等的支出由当地政府负责承担,确保了农村文化民生的基本需要[15]。德国则通过“流动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项目,满足分散的农村社区,尤其是边远农村的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总之,不少发达国家基于普惠目标,政府从政策扶持、产品供给、资金保障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向偏远落后乡村倾斜,提高了农村文化资源配置的精准性和均等性,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文化民生权益,增强了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实效。
第二,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平台及活动为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许多发达国家除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渠道推进主流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实践外,还十分注重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全方位开展的社会教化。他们始终认为良好的社区教育、社会教化是培养合格公民不可或缺的要素。农村社区精英是增进社区成员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良师益友,甚至在家庭教育缺失时还具有启蒙教育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针对农村经济、文化的衰败开展了著名的融‘精神启蒙、改善环境、增加收入’于一体的‘新村运动’。该运动的核心内容就是‘精神启蒙’的文化运动,旨在强化对农民的意识革新、经营创新、市民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帮助农民养成‘自立、自助、勤勉、协力’的思想观念。”[16]在“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还专门建立了中央新村研修院,为“新村运动”培训各种骨干,这些骨干又将培训习得的知识通过实践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以使其获得更多生产经营技能和生活知识。日本、美国等国政府也相当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农村社区民生建设,注重以村民公共活动为主要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教化。日本的乡镇博物馆与韩国的“村民会馆”类似,是村民培训、集会讨论各种社区和社会问题,开展乡村文化传承和民俗艺术表演活动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构了农村的文化生态,弘扬了社会主流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美国尤其鼓励农村社区、社团等多元主体利用免费开放的国家博物馆、纪念馆、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当地优势资源,充分展示国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发展历史与成就,加强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灌输,增强民众对国家和政治的认同、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及对国家团结统一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建构和完善以当地社区居民志愿者为主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系统,让社区居民在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服务中体验、实践社会核心价值观。这已经成为其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和农村民生建设的一大特色。总之,“依托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文化平台及其各种形式以村民为主体的多种文化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推进了主流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践,遏制了低俗文化蔓延。”[17]
第三,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切入点,将文化民生建设和生产经营有效融合。国际经验表明,农民合作社作为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是满足了农民共同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只要其秉持国际公认的“入社自由、民主管理、资本报酬有限、盈余返还、合作社的教育、合作社之间应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它就不仅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改造传统农民,推动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依托。许多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功能,在遵循市场规律基础上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促进农业、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文化民生和农业生产融合发展。被称作“合作社的摇篮”的丹麦,其农民合作社及其合作社教育十分发达,形成了包括初等教育、农业基础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农业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丹麦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文化民生的改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美国‘以农业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合作社教育体系’,日本和韩国‘以农协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国家设立农协中央学院,地方设有农协大学或研修中心,对其成员进行以技术培训为核心的各种教育培训。”[18]农民合作社等自治性合作组织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组织资源和政府扶持的政策优势,充分根据社员农户的生产业务需求开展教育培训,既促进了经济民生和文化民生的同步改善,也增强了村民在涵盖各种文化事业、产业的文化民生建设中的主体性、创造性。
四、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基本策略
中国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提升农民日常文化生活品质以育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亲民、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以富民的基本方针,积极实施以下策略,创新农村文化民生服务供给,以实现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化”,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内核与精髓的时代表达,也是提高农民道德素质、日常文化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化”是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灵魂和根本任务。所谓“四化”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深刻感知和领悟,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9]这就要求结合农村民生实际和农民社区文化活动特点,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化方式。充分利用民间文学、地方戏剧、乡土文化等传统文化艺术,以及祭祀、节庆等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依托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载体,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农民爱国爱乡爱家的热情;要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此展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加强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灌输,增强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激励农村社区、社团组织等多元主体积极开展看书读报、科普讲座、文艺演出、棋牌比赛、体育竞赛,以及邻居互敬互帮竞赛、和谐家庭与道德模范评选等群众性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社区日常生活,以提升农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
(2)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效能。一方面要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村文化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要结合当地群众需求、政府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标准,认真落实农村社区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等基本服务项目建设。各级政府按照标准科学测算所需经费,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中央和省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农村社区、社团组织等充分利用闲置的中小学校等场所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甚至将其建设成为社区村民文化活动和教育培训的中心。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民生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由地方政府以项目的形式,广泛吸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包括引入高等院校、剧团(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等文化艺术供给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创作契合时代与农民心理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融合,满足农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协会牵头组织文化、艺术、科普、技术教育培训等服务社团、具有地方色彩的体育运动团队,并基于农村社区居民需求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服务,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摒弃农民思想行为的恶习。同时,政府还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城镇有关文化团体和机构开展送文化、科技、医疗下乡入村,以此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带动农村文化民生产品服务水平,增进服务效能。
(3)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驱动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两翼。仅有政府主导的以公共文化民生服务为主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薄弱的边远地区,文化产业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民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首先,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经营业务向农村社区拓展。让文化企业走进农村,发掘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潜力,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重点推进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网络新媒体等产业资本进入“三农”领域,推动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将业务拓展到农村地区。政府对其涉农的创新产品与服务要采取财政补贴、税费优惠、政府购买等方式予以扶持。其次,要着力扶持立足于满足农村社区需求、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微型文化企业。对农村小微型文化企业,要从财政、税收、金融、社保、价格、用地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在政府采购文化产品目录中,要明确采购农村小微型文化企业产品(服务)的份额。要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财政专项,专门用于农村小微型文化企业的有关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第三,以创新驱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人才驱动。创新型人才是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要素。既要引导企业深度挖掘和利用现有农村本土文化人才资源,又要依托高校和文化教育机构,建立农村文化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机制,每年遴选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人、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定期学习培训。
(4)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民生建设取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有的农村社区仍存在封建迷信、宗族文化、伪科学、低俗文化以及资本主义腐朽生活观念和方式,以至于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局,也严重危害农村民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相关法规,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格依法打击农村文化民生建设的违法和犯罪行为,确保农村文化民生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民生的产品、服务项目的内容审查,尤其是一些面向少年儿童的读物、网络游戏,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养生讲座等,避免出现传播伪科学、低俗文化等内容。其次,要加强新网络媒体传播平台和农村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管。第三,要建立文化消费效应评价机制,测评其对农村文化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机制,进而控制或消除其负面影响。
[1] 付蓓,韦怀远.文化民生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J].人民论坛,2011(26):212-213.
[2] 李鹏鸽.文化民生的功能及其实现——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6):109-111.
[3] 张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民生——基于公民权利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75-278.
[4] 刘莲香.关于文化民生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1 (6):86-88.
[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1-10- 19(01).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02).
[7] 文丽丽.论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求索,2016(3):37-41.
[8]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1- 13(01).
[9] 张天学.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省徐州地区农村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0(6):84-88.
[10] 邵菲,刘舸.农家书屋管理服务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6个农家书屋调研数据的分析[J].中国出版,2011(13):20-24.
[11] 鲍蜀生,顾清.关于非法小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为例[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66-72.
[12] 门献敏.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负文化”现象透视[J].中州学刊,2011(2):24.
[13] 王家庭,高珊珊.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效率评估的实证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81-88.
[14] 罗斯高.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EB/OL]. https://www.sohu.com/a/192832894_2997382017-09-18.
[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2).
[16] 刘会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8):238-239.
[17] 秦利,姜姗.发达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336.
[18] 房桂芝.近十年国内合作社教育培训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14(2):105-108.
[19] 周伟光.韩国及相关国家农村文化建设借鉴[J].传承,2007(8):69.
[20] 张秉福.我国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的现状与问题探析[J].图书与情报,2012(4):39-47.
责任编辑:曾凡盛
Strategies on cultu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in China rural area
WEN Lili, LI Pingn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Nowadays there exist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 rural area, such as insufficient supply in public cultural products, the divor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cultural service, irresponsible regulation of rural culture, undeveloped rural cultural livelihood industry and so on. It is worthy of absorbing and accepting beneficial experience from oversea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and livelihood facilities with the rural community as a basic unit,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re values based o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latform and activities in rural communities, efficiently combining cultural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 based on farme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 basic strategies of Chinese cultural livelihood structure is proposed: promo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farmers’ cultural life; taking rural communities as points to surely accelerate the supply efficiency of public cultural products; taking innovation as the first impetus to dri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ie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cultu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 rural area; structure concept; target tasks; foreign experience; basic strategy
10.13331/j.cnki.jhau(ss).2017.05.010
C912.82
A
1009–2013(2017)05–0067–07
2017-09-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L038)
文丽丽(1982—),女,湖南桃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