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知行合一”为旨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2017-02-24龚翠芬龚娴静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理论课思政

龚翠芬,龚娴静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以“知行合一”为旨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龚翠芬,龚娴静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面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知行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通过理论梳理与教学实践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知导行”:培养理性、纠正偏差、提升认知;在实践教学中促进“知行转化”:培养情感以强化行为意愿、加强实践以巩固认知状态、锻炼意志以促进知行统一; 在考核评价中推崇“知行并重”: 考核内容上理论与品行并重、考核主体上教师与学生结合、考核方式上静态与动态互补。

知行合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知行合一”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指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将其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则主要是指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的统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指出,从知到行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人们把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及其习惯的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面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知行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对其教学模式深入改革与探索,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知导行”

有人认为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思政课理论性太强,而深入教学实践则会发现,目前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并不在于理论性强,而在于理论的讲解流于肤浅,不够彻底。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曾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中,把思政理论讲透,培养学生的“真知”,坚持以知导行,才能将主流思想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认知体系。

1.在引导和启发中培养理性认知

大学生正处在理性思维迅速发展,却又并未成熟的阶段,认知标准模糊,常常以感性发泄代替理性分析。特别是进入大学后,有些人对思政课有先入为主的抵触心理,究其原因,有些人认为理论枯燥,有些人认为内容陈旧。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还只是停留在对价值理念、人生理想、社会规范的直接灌输上,就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存在意义、对人生价值更深入探索的需求,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更谈不上引导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本质,理性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例如在道德评价理论的教学中,首先通过虚拟情境让学生面临道德选择难题,体会不同选择背后的心理矛盾冲突,分析西方“唯效果论”和“唯动机论”背后的人性假设,剖析其理论缺陷,不同立场及其背后不同的人性假设,彰显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科学性和对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使学生对理论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解读和简单的批判上,让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入耳入脑,成为指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理论工具。

2.在接纳和疏导中纠正认知偏差

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回避学生的困惑和质疑。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青年学生涉世未深,观点不成熟、有偏差完全正常。教师单向的理论灌输,回避大学生的认知盲区和误区,会使思政课教学成为无的放矢、自我感动的独角戏。“接纳”并不等于“接受”,而是允许学生不同观点的存在,同时也提供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这需要思政课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当学生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时,能更多地关注其认知偏差的根源,鼓励学生更多地表达和诉说,而不是直接给他贴上正确或错误、好学生或坏学生的标签,从而切断表达的意愿和机会。在思政课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去了解学生的认知偏差是如何产生的,才能够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僵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因此,在理论教学中以人文关怀之情怀给予学生的接纳,以心理疏导之技巧给予学生的引导,才能真正做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3.在阅读和分享中提升认知水平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中,明确将“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入其中。当代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和便捷的获取方式让他们成为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然而,如果认知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次,就可能迷失在浩若烟海的信息中无所适从,各种彼此矛盾冲突的认知信息在争夺行为指导权的过程中无能为力,认知与行为的割裂不可避免,此时认知不仅无法引导行为,甚至成为行为的阻碍。许多大学生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经常受到一些网络言论的误导,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其根本原因仍在于缺乏科学的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失与当下大学生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他们往往选择篇幅短小、语言活泼、文字优美、情绪饱满的阅读文本,获得了短暂的阅读快感,却失去了系统的、逻辑严密的思维能力训练。而“知道”只有在科学的思维能力处理后才能升华为智慧的“领悟”,才能拥有能够引导行为实践的“真知”。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同样也适用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经典阅读,让他们了解思政理论提出的现实背景、历史意义、演变发展等问题。经典著作中蕴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哲学思维能力、帮助青年学生观察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当然,经典文本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篇章既契合教学中“理想信念教育”“ 人的本质探索”等内容要求,又较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经典阅读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设置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的方向,组织学生形成阅读小组,克服阅读的障碍。同时对读书报告进行点评总结,切实提高学生阅读理论经典的能力,改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提升认知水平。

二、在实践教学中促进“知行转化”

社会心理学态度理论认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成分,当知、情、意相互协调时,则产生积极的、肯定的行为倾向。而当三个因素之间不一致时,就会出现知行分离现象。可见,在知行转化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对认知的情感认同、增强对正确行为选择的意向,而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在情感和意志培养环节发挥较大作用,因为人只有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感性经验,才能体会行为力度,同时在实践中对行为选择进行检视反思,调整认知状态。从促进知行转化的角度看,实践教学环节的三个层面应各有侧重。

1.课堂实践教学:增强心理认同,强化行为意愿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认知、情感、意志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或者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研究还发现,“行为和我们表达出的态度(之知、情、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3]这些影响包括我们面对的情境、自我意识的唤起程度等。因此,课堂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在情绪感染、注重情境营造、自我唤醒等环节精心设计。在案例讲解、影视鉴赏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选择或创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或现实背景的情境,并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力,使学生获得感受、产生体悟,增强学生对认知内容的心理认同。在阅读分享、诗歌朗诵、分组讨论等以学生为主导的环节中,则需要教师以良好的情绪感受力去共情学生,鼓励学生表达情感、诉说需求,唤起学生的个体意识,帮助他们构建较高的自我概念,明确自己在行为选择中的责任与担当,强化其行为意向。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需要艺术化的教学方式,以情感人,让学生无论是在个人理想信念的分享、家国情怀的表达、人生价值的探索,还是在热点新闻的评论、社会现象的思考中都能够感同身受,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产生肯定、喜欢、赞同、追求倾向。

2.校园实践教学:倡导行为实践,巩固认知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 以行促知”在实现“知行合一”中 的重要性。2013 年 7 月,他在走访河北省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 年 1 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他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不仅我们会坚持我们所相信的,同样,我们也会逐步相信我们坚持的东西”。[3]由此可见行为对认知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学生的行为实践提供了许多机会,目前各高校由团委、学生处和各院系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而作为思政课的校园实践环节,应该有效利用这些活动提供的实践机会,同时在这基础上又要有所创新,突出思政课的特点,在行为层面上调整认知状态、深化认知效果。笔者所在的福建莆田学院,地处侨乡,其兴建和发展深受爱国侨胞的鼎力相助,所以在安排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爱国华侨爱乡助学的事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举办了以“乡愁——我的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而在组织学生值周活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结合课程中关于规则意识的培养要求而开展以“自律的莆院人”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而在组织个人成长团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则借助专业的团体辅导与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学生把团体中的经验迁移到现实的校园生活中,让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对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对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更深刻的体悟。

3.社会实践教学:坚定自我意志,促进知行统一

意志影响的是人们行为选择和道德践行,志不坚则行不成,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势必会使知行转化大打折扣,要么知而不行,要么行非所知。对于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而言,其意志并未受到现实生活的锤炼,导致有些人走上社会后突然发生知行断裂,甚至产生严重的适应不良。由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平静单纯、少有逆境的学校环境中,容易养成理想化、脆弱化、主观化的心理。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的真实生活对其意志品质的坚定与否是个严峻的考验。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化解挫折与危机,促使他们的心理走向成熟。习近平总书记 在2013 年 5 月 4 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指出: “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4]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许多遭遇挫折的机会,在与不同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的人相处中学会宽容与协作,在屡遭拒绝的兼职经历中学会抗压与坚持,在辛苦劳作中吃苦耐劳、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观念、意志品质、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技能,从而为将来走入社会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考核评价中推崇“知行并重”

考核方式是推进教学理念,验证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解决学生的知行统一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考核评价制度基本上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为主、平时考察评价为辅,虽然近些年为了体现思政课程实践性的特征,各门课都尽量降低期末卷面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着知行脱节,重“知”轻“行”的问题。建立知行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需要在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时空上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1.理论考察与品行评价相结合

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一般以期末理论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为主,一个日常品行不良的学生,只要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书本和笔记内容,就可能会得到卷面高分,而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也主要是作业成绩。这种偏重考察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核方式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价值理念、品行操守。近年来各门思政课也在探索更为科学的考核方式,许多课程都采用了开卷考试的方式,突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但是仍然没有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践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为了更好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品行表现进行考核,笔者把每个任教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作业都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每次作业汇报必须体现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教师在评价成绩时不仅考核作业完成结果,还对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每位成员的付出和努力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注重理论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同时也能较好地体现思政课实践性的特征。

2.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品行评价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而每个任课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与空间也比较有限,对学生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过程中,而对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要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必须把学生所在学院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自身、同班同学、舍友都纳入考评主体。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所任课程的特点,制定了学习态度、时政关注、纪律遵守、诚实守信、集体观念、实践态度、公德意识、知法守法八个考评指标,每个考评主体对不同的指标组合进行评价,具体指标可以有些交叉和重复,例如所有的考评主体都可以对“诚实守信”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将这些不同考核主体的评价做为品行评价的依据。在试行的一个学期中,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同时在日常的行为实践中也更加自觉自律。

3.静态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考核内容和考核主体的拓展决定了考核的场域不能固定在课堂里,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活跃在教室、宿舍、食堂、校园、家庭、社会等各种场域的考评客体。所以要发挥不同考核主体在相关场域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实施动态化考评。同时,学生良好品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体现,所以思政素养的考核时间不应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在大三、大四年级,虽然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学习已经完成,但对其品行的评价应该延续,作为学生入党评优、就职推荐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长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教育目标。考核时空上的延伸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也将引导思政课教学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上的全面回归。

笔者对考核评价方式的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包括如何把理论考核的量化与品行评价的非量化科学整合,最大程度地避免主观性、评价指标的设定是否科学合理、品行评价在课程结束后的延续如何与课程成绩相挂钩等问题。这也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和系部等多部门的支持和协作,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59.

[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志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99,10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4.

[5]曾学龙.“知行结合、德美渗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6]肖萍. 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行统一的强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7]方晓波,张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关系问题探讨[J]. 东北师大学报,2012(6).

[8]谢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修养”与“知行”效果[J]. 伦理学研究,2011(7).

[9]陈钦华,段依伊. 论实践中“知行断裂”的修正[J]. 湖南社会科学,2014(3).

ClassNo.:G64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TeachingModeof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imingatCombinationofKnowingandDoing

Gong Cuifen,Gong Xianjing

(Putian University,Putian,Fujian 351100,China)

In view of the divorce and devi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in colleges, we insist that the principle of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should be abided by in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oster the ration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willingness of action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i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bi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erms of assessment subject,considering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tat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ssessment mode.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龚翠芬,硕士,副教授,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龚娴静,硕士,讲师,莆田学院学生处。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知行统一’为旨归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编号:JAS150509)课题成果。

2096-3874(2017)11-0020-05

G642

A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