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的探讨
2017-02-23崔真真
崔真真
摘 要: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认可度,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要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度,科学定位、合理安排校企合作当中高职院校的职责,明确科研工作的侧重点,多方面寻求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科研工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仍需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这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其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解决校企人才供给的矛盾,还对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搞好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让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赢,高职院校既可以资本为纽带,同企业共建盒子公司,又可以技术为纽带,同企业共同研发产品,只有将合作拓展到学习、科研、就业等多种层面,校企合作才是牢固的。本文以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为视角,从多方面探讨加强校企合作的路径。
一、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声誉和认可度,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研活动,更是有益于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来讲,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科研工作是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点。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学校虽然有强烈的校企合作意象,但难以找到参与热情较高的企业,校企合作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迈出实践性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当中获得利益。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寻找利于生产经营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企业产品及技术更新换代,以科研为切入点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二)通过科研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利润,作为最活跃的经济体,企业自始至终的使命都是探索提高生产效率、攫取更大利润,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首先考量的是经济原则和效益原则。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同样要确定参与校企合作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存在很多顾虑,不能自始至终完全投入到合作中,学校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合作成果,校企合作的关系一直都很脆弱,真正能够形成良性运作的校企合作还很少,企业与学校之间始终缺乏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组织教师、行业专家、高级技工进行学术交流,召开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校企合作的好处,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建立学校与企业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三)科研工作能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合作应当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的。学校与企业要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长久合作,就必须互惠互利,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通过科研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将科研成果带到企业生产一线,企业也能将生产经验带到课堂当中,产业发展真正同专业建设相联结,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还有益于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高职院校经费有限,缺少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开展高投入、高科技等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科研条件方面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模式,而不能简单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模式。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特点与发展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领域,利用自身在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应用研究。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搞科研,但研究过程同外界独立,这导致研究成果、科研立项同企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很多研究课题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加之,科研条件、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很难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真正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具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分析定位不准确,因此,重新明确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对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应定位于“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起来,重视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中的推进作用。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科研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努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将科研作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高职院校还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生产中得来的经验应用到课题研究中,利用高职院校的条件优势将经验与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将从企业中得来的最前沿的技术、技能、技巧融入课堂教学或教材内容中,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可以说,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融入校企合作当中,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让学生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为企业带来了学术气息,有利于企业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高职科研服务功能的着眼点应定位于行业、产业生产一线。高职院校办学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应当是面向行业、产业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小企業生产实际找课题、找项目,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尽一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认清自身在科研方面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高等院校没有涉及的、不愿搞的科研领域下手,将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又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做出成果,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侧重点
(一)科研要立足于企业需要。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院校专业特色深入一线,主动寻找科研课题,突出投入产出好、见效快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在为企业服务中搞科研、在技术实践中搞科研,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地位,促进产学研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协同企业做好市场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研发课题,不能局限于政府招标项目。
(二)突出重点,形成学科优势。高职院校加强科研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专业重点、形成学科优势。具体来讲,高职院校一是要面向周边地区,立足区域发展,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本校发展目标开展科研工作;二是要集中力量开展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不能四面出击,分散研究力量,要集中自身专业优势大力扶持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尽快形成科研特色。
(三)大力推进合作科研。当今世界是知识密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单独依靠某一力量很难完成科技攻关,合作研究、合作实验变得日益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并不占有优势,其在科研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科研工作,难免出现选题范围窄小、科研成果肤浅等问题,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科研品牌的创建。因此,高职院校要打造合作站,走出校门,同企业合作、同其他院校合作、同科研院所合作、同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合作,集思广益,吸取对方优势,发挥自身长处,搞好科研工作。同时,还要以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联合企业自身做好项目攻关,搞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
(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转化成企业的实际利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高职院校科研可少量涉及理论性研究,但不能以理论研究为主,要以“短、平、快”的、能够为企业尽快带来效益的科研项目为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政府出台的科研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同企业分工合作,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高职院校不能独立经营公司,但可以参股企业,以知识和技术的形式出资,鼓励有经营能力的教师承包部分科研项目,还要参与企业专利转让、产品分成等工作,同企业合作进行市场运作。
(五)组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高职院校要加快引进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相关制度,落实科研工作目标责任制,以校领导牵头,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校实际为出发点,制订贴合实际的科研计划;适当增加科研队伍编制,根据教师特长对工作进行分配,在理论教学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可多承担教学任务,有科研特长及一线工作能力的教师多参与校企合作及科研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上得了课堂,下得了一线”的观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运作;从社会上聘请一些高级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一线优秀技工等人才进行讲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对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有明确定位,立足地方实际与学科特色,找到科研工作的重点,积极同企业开展生产、研发、经营等多方面合作,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惠民.产学研结合在高职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6(6).
[2]雷建龙.高职科研工作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5).
[3]刘洪一,杨东铭.工學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37-39.
[4]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