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大浪小:罗尔事件余波
2017-02-23芦垚
芦垚
看似影响巨大的罗尔事件,为何并未对网络捐助平台造成太大的影响?掀起巨大舆论波澜的罗尔事件,对于中国公益事业到底有何启示?
历经多次波折,剧情几经转变,罗尔事件似乎终于被春节假期“关”在了过去。
丁酉鸡年春节前,2017年1月14日,罗尔的公号推送了一篇新文章——《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这篇文章的标题也是罗尔新书的名字,按计划,新书在春节前出版。这似乎可以被视作罗尔事件的休止符。
不过,罗尔的谢幕,并不意味着罗尔事件的影响彻底消失。直到2月初,新浪微博依旧可见网友零零星星地提起罗尔事件。
2016年12月27日举办的中国公益年会,把罗尔事件与慈善法及配套法规政策出台,一起纳入“2016年度中国公益十件大事”。
这起近年来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件,到底影响几何,事件过后又留下了什么?
信任波澜
受到质疑,给出确认,再次受质疑,重新确认……网友“豆钉钉当妈了”为生病瘫痪的同学发起众筹,最终,以失败告终。媒体人王志安转发了该网友的微博,评论仅两个字“代价”。
“我们刚开始准备众筹那会儿,正好是罗尔事件爆发的高峰期,就连当地媒体都不愿意报道我们的求助信息。为了让人相信,我们只能不停确认,不停保证。”“豆钉钉当妈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对于罗尔,我们能说什么?”
“今日头条”公布的数据显示,罗尔事件的阅读热度一度高达275.6万,点赞最多的两条评论均超过了7000,内容都跟认定罗尔行为涉嫌欺骗有关,另有超过24%的网友要求退款。担心罗尔会对整个社会捐赠环境产生影响的观点,在排名前四的评论中占了三条:“以后都学他,谁还敢做好事。”“就因为这样,好心人越来越少。”“我们不是对孩子冷漠,是那位家长让社会变得冷漠。”
这些看法,印证了一些业界人士对罗尔事件的担忧:社会捐赠环境会不会受到破坏?
2016年11月,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个人小额捐赠(单笔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总额从2014年的58.6亿元上升为75亿元。
此外,中国慈善联合会还单独分析了2015年国内主要4家网络捐赠平台的数据——(新浪)微公益平台、腾讯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这四家平台年度捐赠总人次超过30亿,是2014年的3倍,共获得捐赠9.66亿元,较2014年上涨5.41亿元,涨幅达127.29%。在捐款去向方面,(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和蚂蚁金服公益平台上,医疗救助都是捐款的主要去向,分别占三家平台的81%、50%和17%。罗尔事件正属于医疗救助的范畴。
罗尔事件发生后不久,新浪就发起过一项“罗一笑事件后,你还会网上捐款救人吗?”的网上调查。调查最终有7284人参与,92.5%的网友认为会受到影响,其中大约一半认为自己“以后会更加谨慎”,而另一半则认为自己将“不再转发类似信息”。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并不意外。“在我国,多数人捐款仍基于一种情绪化投射,看到别人的惨状,联想到自己也可能有同样的遭遇。”褚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而这个事件无疑伤害了捐助人的感情。”
增长的理智
事实上,网上捐助人的感情并非第一次“受伤”。仅2016年,就有数起颇具影响的类似事件:1月,“知乎”大V“童瑶”因冒充女大学生患病骗捐,被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在德留学生因患白血病在轻松筹发起众筹后,被质疑有保险,最终众筹被冻结。
与此前的其他事件相比,罗尔事件的影响更大。在罗尔发文引发巨额打赏捐助后,其被曝出有三套房产,且有公司炒作。巨大的反差,使这一事件在短短数天内成为舆论热话题。
与网上调查、网络留言不同的是,从实际捐助数据来看,一次次的剧情反转似乎并没有对互联网捐助造成太大影响。
轻松筹、蚂蚁金服公益平台的相关负责人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均表示,从2016年11月、12月的用户流量、捐助数据对比中,并未发现受到这一事件明显影响的征兆。
当然,变化不是没有。轻松筹副总裁于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前只要往自己熟识的某个群里甩个链接,说声这是自己的朋友就行,可如今要得到同样的关注度,得提供一长段信息佐证真实性。”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认为,这可被视为是罗尔事件留下的积极影响,捐助人不会因为某个事件否定整体,捐助正变得更加理智。“从中可以看出捐赠人的成长,捐赠前求证、索要更多信息,这是理智捐赠的表现。”邓国胜说。
与罗尔事件不同,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后,红十字会系统捐款连续两年下降。从公开的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郭美美事件发生当年,各级红十字会系统接受社会捐赠约28.67亿元,同比减少59.39%,2012年,社会捐赠进一步降为21.88亿元,同比下降23.67%。
有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两个事件本身存在性质上的差别。“首先,罗尔的女儿确实生病了,这个基本事实是真实的。”上述专家称。
稳定的“主力军”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屏时,张灵(化名)就转发了该文。
“转发一次,有公司捐款一元,何乐而不为呢?”张灵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转发罗尔文章的动机,“当时感觉有企业愿意做这种事,还是挺有社会责任感的。”
后来,事情一再反转,张灵的态度也从相信变为质疑。不过,即便引起口诛笔伐的罗尔采访视频出现之后,张灵说,自己也只是“有了一丝反感”。
“自私一点讲,谁不乐意采取不必毁掉自己全部生活的方式來救女儿?毕竟在当时看来,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张灵说,“以后我会更谨慎,捐赠数额也不会很大,但该捐助的还是要捐助。”
张灵的想法似乎代表了一部分没有在网上口诛笔伐,但却实实在在参与了捐助的人。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行为,可以解释几个网络平台在罗尔事件后捐赠数额为何还能维持稳定。
对于网上言论与网上捐赠之间的反差,轻松筹CEO杨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原因很简单,在网上指责甚至辱骂的人,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真正捐款。”
这种解释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自闭症救助专项基金执行理事长周静的说法不谋而合。她告诉本刊记者,根据多年经验,善款主要来自一些形成了长期、多次捐赠习惯的人,他们受外界偶发事件的影响很小。
这些热心参与微公益活动,很少受到单个事件影响的“张灵们”到底是谁?这正是各公益慈善组织、各家公益平台以及各研究机构都在努力弄清楚的事情。
日前,蚂蚁金服公益平台为自己的爱心用户“画了一张像”。该平台是2016年民政部公布的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之一。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获得捐款8.6亿元,超过6950万笔捐赠。
画像结果让平台管理方有些意外。对2016年全年3200万笔捐赠进行分析后发现,年轻男性是捐款主力。参与捐款的人群中,男性占比从2015年的55%增长到60%。年龄段分析则显示,“80后”贡献了总捐款额的45%,“90后”捐款人数最多,占到48%。
腾讯旗下的腾讯公益平台,也是民政部公布的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之一。2014年8月6日捐款总额达2亿元后,腾讯公益也发布过一项分析,显示该平台80%的捐款来自于男性,“85后”“90后”是该平台的捐赠主力。
邓国胜直言自己感到意外:“一般而言,女性更有爱心,国外统计情况也是如此。”至于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邓国胜给出了一系列可能的解释,比如原因可能是“男性收入更高”,也可能是“相较于捐款,女性更愿意捐时间——参加志愿活动”等。当然,邓国胜说,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数据本身存在局限性。
技术的能与不能
虽然从几家网络捐助平台的数据来看,罗尔事件的影响并不大,不过,这一掀起轩然大波的网络公益事件,给业界带来的反思不止于此。
罗尔事件过程中,262万元善款被悉数退回后,网络上仍有意见领袖对其发出质疑——有人认为罗尔获得的捐款数远超262万元,实际接近400万元。重获公众信任,对于罗尔来说,似乎暂无答案。
这不仅仅是罗尔一个人面对的难题。在一次次反转事件后,网络微公益如何赢得公众的信任,成为业界必须思考的问题。
“说清楚了钱从哪里来,最终又到哪里去,是可以提高公信力的。”一次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号召在场的几十家基金会负责人分享非敏感数据。
事实上,透明、公开一直被视为建立信任的不二途径。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十字会在透明公开方面有了一系列改进:2011年7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试运行,捐赠者可查询2010年1月11日以来,向红十字会总会进行捐赠的信息,平台首次发布了青海玉树地震捐款的收支情况,如果个人捐赠额10万元以上和单位捐赠额50万元以上,捐款对应的援建项目及善款的具体使用情况也可查到;2012年,红十字会邀王振耀、白岩松等,组成17人的社会监督委员会,借助中立、专业的力量,促进公开透明。
网络公益平台,也在尝试用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如今,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希望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公益账户的透明度问题。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由系统自动生成账单,不可人为更改,且数据具有不可逆性。
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公益项目中,善款从捐出到进入受助人账户,整个流程必须在支付宝后台完成,同时被区块链技术自动记录并实时公开。目前蚂蚁金服公益平台上,已经有壹基金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两个公益项目使用了这项技术。
本刊记者登录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发现,如果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公益项目的项目说明右侧会出现“爱心传递记录”。
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项基金东方天使基金的“和再障说分手”公益项目为例,从爱心传递记录中,可以查看项目上线时间、捐款记录、拨付记录。记录显示一共有37968人捐赠了180000.56元,每一笔捐赠都详细记录了捐款人姓名(经过保护隐私处理)、捐赠金额、捐赠时间。拨付记录则显示6名受助人各获得3万元,剩余0.56元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项基金东方天使基金社会款合并,资助其他孩子。拨付记录同样包括受助人姓名(经过保护隐私处理)、金额、拨付时间。
蚂蚁金服公益平台相关负责人张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往网友的捐款进入基金会账户后流向难以追踪,而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追踪到最终受助人。”
不过,于亮说,仅有技术的进步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轻松筹下一版本中,个人求助项目会推出公布房产、收入等个人经济状况的栏目,這在技术上不难实现,也是此次罗尔事件被引爆的焦点。但这也只能作为可选项,没有相应法律对此强制规定。”于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