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欧洲资产,只是新生态的一小步
2017-02-23戴璞
戴璞
增强一体化是实现中欧工业体系互补的关键
在一些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中,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失业和政治软弱都可能会导致反贸易、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
如今正值西方国家探索新的增长道路之时,相关言论在部分地区很有市场。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以及2017年即将开始的德国、荷兰与法国大选等种种场合,我们都可以听到类似的声音。
与此同时,全球贸易增长也的确正在持续放缓。
然而,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等倡议,却成为加速全球贸易,构建或进一步发展新市场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的另一端,欧洲市场与公司也对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兴致全无,它们对中国投资始终持开放态度,并始终期待能大力推动出口,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式创新需要走向全球市场
在全球化程度仍不断提高的经济体中,中国已迅速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
过去几年中,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发展重点都集中在国内市场。以应用为驱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在线上到线下按需服务领域大量出现。
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对新产品、新服务、新选择以及率先享受这些新事物的渴望,正在极大地推动创新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在中国,每天都会涌现出新的数字化产品、服务与商业,只要存在相关的客户群,企业就能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
典型例子包括B2C与B2B2C电子商务平台、城市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物流、物联网及相关服务、P2P融资、基因组学、人工智能等等。
在数字化和ICT(信息、通信和技术)等市场,中国已经成长起一批全球领军企业,但除手机设计与制造外,中国的大部分创新仍相对集中在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
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够将创新型大规模定制、线上到线下概念推向全球其他市场,而这些市场本应成为中国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促进增长的推动力量。中国已经出现了未来有潜力成为苹果或谷歌这类全球领导者的企业,但在走向全球、创造标准的道路上,中国企业仍然任重道远。
中欧之间的互补性
中国的整体创新速度仍有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有效地衡量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其对GDP增长的贡献可以衡量劳动力和资本之外诸要素的附加值,而这个贡献值在中国正在下降。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客户需求推动的创新与增长相比,中国经济结构中工业与基础设施投资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工业的现代化、生产力的提高、从工业产品到消费产品与服务的转型是中国经济未来的重中之重,是成功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由此,中國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该计划重点关注10个关键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产品领域。
中欧之间的互补性将在推动欧洲工业升级与中国终端客户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业现代化与生产流程升级均耗时甚久,一方面是受工业投资周期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仍需要进一步积累工程学经验、整合周期更长的研发工作、整合运营经验和持续增长的反馈及教训等。
在这些方面,欧洲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因为早在三四十年之前,欧洲就已经出现了在全球化过程中提高生产力、保持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中国也注意到了欧洲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民企与国企对欧洲资产与投资基金进行收购,这显示了中国对欧洲的信任与对国外投资的开放程度。
增强一体化
中国企业仅仅进行海外收购还远远不够。
我们在许多咨询案例中发现:当交易完成之后,企业仍需要进行大量后续的集成工作以实现预期效益,需要通过重组管理团队、有效配置资源、整合中国与欧洲公司的供应链等一系列措施来优化质量、成本与生产力。
除此之外,对于在欧洲或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收购资产的企业而言,经验、新市场准入、欧洲产品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合作进行技术改进等带来的优势还未显现。鼓励欧洲企业在中国各个领域进行收购还将有助于加速工业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因此,增强一体化是实现中欧工业体系互补的关键。
中国的创新可以与欧洲市场与企业有效联接起来:将欧洲工业4.0与工业现代化和数字化相结合,同时再叠加中国在按需供应产品与服务领域的优势。对中国与欧洲的大公司及中小企业而言,在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过程当中,这将成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
我们预计,为实现数字领域中欧洲产品或生产工具与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结合,跨国公司中将出现新的组织结构与决策流程。
考虑到数字化经济的性质,在管理多元化客户行为与快速市场化等方面,中国将成为创造新型应用与新型商业模式的市场领导者。而在该领域中,以产品为中心的欧洲公司的数字化战略仍有弱点。数字化和与之相关的产业革命再次创造了一个全球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这一新的起跑线出发,中欧将携手成为新的冠军。
(作者系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亚太区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