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护理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2017-02-23齐东华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压氧

齐东华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的治疗与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接受高压氧及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结合全方位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全方位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由于吸入了定量一氧化碳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其病理原理是由于一氧化碳与氧气相比,前者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远远大于后者,它会自动取代氧气与血红蛋白发生作用,从而造成组织缺氧,甚至诱发神经系统瘫痪等。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普遍的由工作环境和职业行为而引发的中毒现象[1]。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给未来生活留下诸多后遗症或引起并发症,如痴呆、偏瘫、失语、半身不遂等,严重者还会诱发继发性脑病[2]。研究证实,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由此而引发的迟发性脑病有显著疗效[3]。本文旨在探讨全方位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作用,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1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45例,年龄7~80岁。中毒方式:燃气热水器等煤气泄漏30例、职业操作26例,中毒时间15 min~6 h;71例患者均符合急性CO中毒的诊断标准[4],按照中毒轻、中、重程度分类,病例人数分别是43、23、5例。排除合并外伤及脑出血、脑梗塞的病例。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3例,年龄7~72岁;平均年龄30.7岁。实验组3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3.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中毒方式、时间及中毒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高压氧治疗,脱水降低颅内压力,脑细胞赋能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全方位护理。

1.2.1高压氧治疗具体方法 使用国产WYC2.2D2204X型医用氧舱治疗, 压缩空气加压, 根据病情稳压在0.2~0.3 MPa, 戴面罩吸入100%的氧。加压20 min, 稳压吸氧60 min, 中间休息5 min,减压20 min, 患者在舱内稳压停留时间为(30×2±5)min,重症患者首次治疗全程吸氧,或前3 d,2次/d,之后,根据病情改为1次/d, 总疗程视病情而定,轻度10~20次,中度20~40次,重度40~60次,根据病情疗程可适当延长。

1.2.2全方位护理方法

1.2.2.1入舱前工作 ①对患者身体状况做全面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禁忌症,如活动性出血病状。②对患者的病例做一次整体测评,并造册建档。③疏通和加固引流管,以及其他医疗辅助设施。④鼻饲或者必须保证进仓舱前1 h之内不进食,避免由于对腔室压迫使其他物质堵塞喉咙。⑤保证人工气道的畅通可靠,避免对患者施压过程中突然咳嗽而将管道喷出,适时可采取吸痰措施。⑥进舱前测量身体状态重要数据,如血压、呼吸和微量元素等。

1.2.2.2入舱后工作 ①医护人员对患者加压速度要由慢变快,持续时间为15~20 min。②医护人员在实施加压过程前,须科学引导患者进行鼓气吞咽动作,若患者不能自主实施,也可通过家属喂水的方式,强制使其吞咽动作,保证中耳气压的均衡。③出现呕吐不适者要进行及时清理,保障呼吸道的舒畅无阻。④医护人员要对舱温状态进行检测,根据外界适时调节舱温,预防诱发其他病症。将舱内患者的各种体态特征进行监控和记录,并适时与其进行沟通,及时处理各种异状,保证吸氧的充足性和高效度。⑤稳压吸氧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该阶段氧气浓度最高,效果也最佳,所以必须尽量限制患者的行为活动。⑥减压操作也要循序渐进,嘱患者不要屏气,避免引发气压病等,同时做好必要的保暖防护。

1.3疗效判定及评价指标

1.3.1患者配合度 完全配合:患者可以完全配合高压氧治疗。勉强配合:患者不能完全配合治疗,勉强完成,治疗时有时将吸氧面罩取下。不配合:不能完成高压氧治疗,治疗时中途离舱。

1.3.2疗效结果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彻底治愈,恢复正常的身理功能;显效:各项身体基本特征趋于好转,脑智力正常;好转:临床各项症状明显缓和,但仍有轻微的记忆力衰减、失语、或听力障碍等症状;无效:无明显临床缓和特征,甚至出现进一步恶化现象。總有效率的计算方式应为(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5]。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更高,完全配合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配合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

2.2实验组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18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1例,分别占治疗患者的50%、22.2%、25%、2.8%,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分别占治疗患者的22.9%、28.5%、25.7%、22.9%,总有效率77.1%。

3 讨论

3.1一氧化碳中毒后所导致的碳氧血红蛋白血症是引起各组织器官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根本原因,高压氧能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离解,促使一氧化碳的清除,使血红蛋白恢复携氧功能[6]。一氧化碳的清除时间随氧分压的增高而缩短[7],高压氧的作用原理就是通过血氧分压的流程,提高该成分含量,保证组织具备有效的溶解氧,转变机体对血红蛋白的依赖,从而迅速纠正低氧血症。

3.2本组研究结果,表1显示,实验组完全配合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配合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后患者的高压氧治疗依从性提高,能更好的发挥高压氧的疗效。

3.3表2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达到了70%以上,说明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是确定的,其中实验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全方位护理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4 结论

经过近几年临床验证,高压氧对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有着显著的疗效。但高效科学的环节衔接、医护人员熟练的技能、以及其他治愈手段的配合,每项工作都是保证最终效果以及预防各种后遗症或并发症的关键所在[8]。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强调全方位护理,本组数据显示,全方位护理显著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最终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海东,焦素芳.一氧化碳中毒不同时段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17):2637-2639.

[2]刘岩.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4):127-128.

[3].刘北.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疗效实验[J].山东医药,2013,53(37):84-85.

[4]杨向军,徐新献,惠杰.现代内科急重症治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

[5]易露.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86-187.

[6]储梅.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6):154.

[7]王春雷.高压氧联合自拟苏醒汤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11,(16):45.

[8]李春玲.高压氧治疗CO中毒40例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4):3152.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高压氧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谈高压氧舱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53例不同时期行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