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管理会计在石油工程企业的应用探讨

2017-02-23

财政监督 2017年2期
关键词:观念战略信息

●梁 斌

战略管理会计在石油工程企业的应用探讨

●梁 斌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学术理论的创新,不同学科的融合度不断加深,不同理论的交叉也不断加大,知识边缘化的情况日益增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不断推陈出新,战略管理会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将会计的信息支撑作用与企业战略管理高度融合,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为企业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本文试就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在石油工程企业的应用,从内外部环境分析、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会计技术方法

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目前在我国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对其研究也集中于方法的介绍分析,没有形成严密的方法体系,实际的成功应用也只有少数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很好地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在实践中也未与企业战略管理做到紧密融合,也没有形成对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和管理质量提升的有效推动力。

本文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从管理会计的视角出发,为企业决策层制订和实施战略规划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由于它是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从企业整体以及全局上统筹运用各项信息,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战略管理的实际效用发挥支撑作用,对从管理角度破解石油工程板块破解当前经营困境提供一种理论探讨途径。当前,石油工程企业面临着工作量下降、施工队伍停待、经济效益下滑的困难局面和严峻形势,企业上下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从严管理”三大主题,积极“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大力运行拓市场、降成本、增效益的各项工作。本文试就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促进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升级、转型发展进行探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质

战略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会计分支,它既提供本企业与战略相关的内部信息,也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是以战略管理为服务对象而建立的数量化体系。通过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具体着眼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内部经营条件和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分析评价,制订定量化的指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套较为完善的数量化体系,通过定量化指标管理体系的具体指标分析,反映企业各个管理主体、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的实际状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数量化体系的建立是以企业战略管理为基础,并服务于企业战略管理,以企业战略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导向。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要将各项数量化指标落实到企业内的各组织机构,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此实现企业各类经营资源、管理资源和生产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和条件,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具体的支持和保证。

从以上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战略管理会计是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而采取的一系列会计管理措施和财务管理手段的总和,是服务和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式和应用工具。它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观念,其应用首先从改变管理人员的工作思维入手,运用内外部数据化指标和信息,对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谋作用。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观念及应用的现实意义

战略管理会计秉持市场观念、战略竞争观念、一体化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不断改进观念,将这些观念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对石油工程板块应对当前“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观念

原有会计模块下,会计的服务对象不是以市场或顾客为主,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单元和税务部门等特定对象,而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会计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部门,也要围绕市场和顾客这个中心开展服务工作,以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要。企业生产经营和会计工作要在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着眼于提高市场的竞争优势,各项经营管理决策不仅要重视内部条件和因素,更要重视外部因素,例如市场状况、客户实力、资信情况、盈利能力等等。当前,油服市场“量价齐跌”,深度调整大势已经形成,工程公司各单位不仅要考虑内部资源调整优化、挖潜增效,更要从市场需要的角度出发,跟上市场的变化,满足甲方勘探开发的需求,主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理念和外向型观念,不断增强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在缩水的份额中拿到一切可以拿到的份额,争创效益,这也符合工程公司“市场是根,服务是魂,效益是本,合作共赢”的要求。此外,从石油工程板块的实际出发,原来油田内部施工以保障为主,市场观念较弱,但现有情况下就要在做好外部市场服务的基础上,树立内部市场也是市场,而且是最重要市场的观念,按照市场观念来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二)战略竞争观念

经常性的进行行业内对比,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对比,在对比中降低单位成本,提升成本优势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观念。企业经营决策者不能仅盯着短期收益,要有长远眼光,在企业决策中,要努力通过成本领先竞争优势、差异化竞争优势和集中化竞争优势等途径,在行为竞争中获得长期收益和企业长远竞争优势。从油价的长期低位徘徊情况看,石油工程板块生产经营短期内很难走出寒冬期,在市场短期不可能回暖和收入不可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必须从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入手,研究制度降本减费的措施和途径。要利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行业和竞争对手信息,进行优劣势对比,综合利用成本领先、差异化等竞争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打造优势长板。同时,利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丰富的内外部信息,为企业内部资源优化和转型发展提供支持,保证获得长期效益。

(三)一体化观念

重视整体性是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特点。企业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分目标,但分目标的最优化不一定是企业整体目标的最优化,而战略管理会计从整改观念出发,将企业产供销环节、内外部环境、当前利益和长期效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过程控制和结果分析以及人、财、物管理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和综合运作,以实现企业整体目标。通过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统一内部组织目标,协调内部职能运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最优化运行,以实现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单元的顺畅运行,并强化过程管理、结果分析,及时指导和纠正生产经营管理的偏差,实现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工程公司在当前形势下实施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井工厂开发模式、大包服务等“抱团取暖”措施,正是将钻、测、录、研等作为一个整体链条,统筹优化生产运行、队伍组织、技术装备、资金结算等要素,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进行均衡生产,深度融入勘探开发,为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开发一体化、增储上产一体化提供工程保障和技术支撑,以整装一体化运行的方式来实现区域规模化和规模化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触角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可持续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决策管理者应从一些企业亏损、破产、倒闭实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企业人财物运行、投资管理、过程论证、财务以及非财务指标评价等战略业绩评价工作过程中,以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来指导企业决策,促进企业决策管理者决策水平的提升。目前,不管是工程公司还是工程公司各单位,都有海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信息大都仅在某专业系统内流动,信息的专业系统间流动和利用,以及信息的综合分析利用程度存在不足,所以应站在战略高度,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工具,从加强信息融合利用和为企业战略服务的角度,加快战略信息库的建设,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五)不断改进的观念

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不断改进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及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统一、迅速的应对措施,保持技术领先水平,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品质,以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是企业取得成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工程公司正按照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从严管理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这也是从企业的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完善、升级和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作为管理工具和评价手段,可以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运行。

三、战略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深入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对长远发展能够取得的主要成果所设定的各项目标的综合,其目标设定也是企业经营目的和战略经营活动的具体展开和总体规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运行,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战略目标进行持续地改进和优化。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战略高度清晰认识石油工程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所面临的优劣势,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优势不断巩固坚持,对于劣势认真进行改进;二是强化市场跟踪调查,深入研究市场状况,掌握市场变化和动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不断满足甲方各项需求,应积极落实好与甲方抱团取暖的各项举措,发挥钻、测、录的一体化综合优势,推进资源共享,打造高端,提升规模化效益和质量;三是做好同行业竞争对象在资源、市场、产品、经营、创新能力等战略信息的研究,做到知彼知己,对比优化自身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企业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资源优化、资金利用、科技转化、市场开拓等发展规划,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积极性。目前工程公司财务、计划两大职能共处一个部门,有利于各类信息的充分融合,可以在财务管控中充分发挥计划调控作用,借鉴利用计划统计的一些中长期预测方法指导财务管理,也可以在计划管控中,利用财务提供的各项运行信息,对计划管理进行纠偏和调整,通过两大职能的协调运行,便于短期核算管理信息与长期战略目标的制订、优化,能够信息上相互传递利用和补充调整,以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将全面预算管理深度整合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

一是要从战略高度来强化成本预算管理,具体要着眼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内部经营条件和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预估、判断和分析,通过月度、季度和年度(甚至更细致的时间分期)财务计划、经营计划、投资计划、资金运行以及工作部署等方式,将企业发展战略分解各期,落实到企业内的各组织机构,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甚至岗位、人员,以此实现企业各类经营资源、管理资源和生产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和条件,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具体的支持和保证。二是将企业战略目标细分为多个节点,注重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又有不同的指标,对每个环节进行监督与控制;另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融合于企业的动态业务管理过程中,最终形成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为之服务。三是要加强“成本多动因”的分析和综合应用,在分析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实现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双重控制。在石油工程板块的成本管控具体操作上,要将以单项目为核心的“决策、生产运行管理、财务预算核算管理、经营分析管理、考核管理、责任落实与追究”六大管控体系的要求,结合工程公司单机考核工作,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将单机考核模式推广到单项目等核算单元,提高单项目创效能力。

(三)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分析评价作用,不断优化公司战略管控体系

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构建“市场—战略—项目”三位一体的决策管理模式,促进战略管理的高效运行。一是完善公司战略管理办法,优化战略管理流程,建立主张、评审、决策分开的战略决策机制,强调战略选择有效,确保战略定位准确,业务组合和发展策略具有竞争力。二是重视对决策论证和后评价管理。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严格报表监控制度和投资审计制度,定期检查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审计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于每年年终结束后,对上一年度的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打开分析,为第二年的经济运行计划提供参考。同时在项目结束后,要对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总结成功经验,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三是在经济运行管理的各关键环节运用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工具软件辅助管理,实现决策执行和反馈的高效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并确保分析成果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

(四)丰富战略管理数据资料,及时提供战略管理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日常的财务报告,而且受制于会计期间的制约,不能实时提供管理会计信息,所以为提升资源利用的及时性,公司应该搭建战略管理信息资源库。一是密切跟踪国家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走向,加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的信息收集、跟踪研究、动态分析宏观信息,以及竞争对手资料等多样化的有价值信息。二是建立宏观战略研究平台,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课题研究,同时设立专门岗位及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分析,定期向管理层提交分析报告,适时进行风险预警,提出公司各业务板块防范行业风险、经济运行风险的措施和建议,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三是构建适应公司管控模式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战略—研究—规划制定—计划分解—业绩考核—规划评估”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四是完善以流程管控为主线的战略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年度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的支撑与衔接,研究制定计划诊断和评价工作办法并推进实施。■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1]陈国庆,兰宝英.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工具系统的研究——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1(02).

[2]傅元略.价值管理的新方法:基于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4(6).

[3]李筱.浅析战略视角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商贸,2012(22).

[4]潘罡,张利华.以价值链为导向的战略管理会计[J].价值工程,2006(11).

[5]熊斌,熊鹰.关于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市场,2013(6).

[6]余海宗.战略管理会计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观念战略信息
维生素的新观念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战略
健康观念治疗
战略
订阅信息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展会信息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