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创新研究
2017-02-23唐良勇
唐良勇
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创新研究
唐良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创新、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只发挥了发布信息、下达指令等传统功能。论文通过对湖南省几所典型高职院校的实地调研,从高职院校党建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创新的对策,旨在提高网络党建工作创新的实效性。
网络党建;高职院校;创新
一 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发展现状
当前,各高职院校或多或少都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党建工作中,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党建网,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网络党建工作情况,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一道,对湖南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此外还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存在的问题、知晓率及建议等。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收回567份,有效率为94.5%,所有问卷均放发至党员,其中党建工作者有效问卷179份,普通教师及辅导员有效问卷167份,学生有效问卷221份。
据现场调研及网上调查,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党建网站或是在党务部门内开设了党建专栏。同时,除了建立了自己的党建网站以外,许多学校还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还将与党建工作进行了有效结合,开辟了党建微博、建立了党建微信平台及党建QQ群、党建网络论坛等,高职院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据调查统计,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学校的党建网有所了解,但主动关注率仅为56%;对互联网与党建的结合方式,24%的调查者表示了解两种以上。而对于现有网络党建的内容,有69%的人表示“一般”,17%的人表示“需要改进”;对于网络党建的效果,有高达87%的人认为效果不大。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很显然网络党建的知晓率、影响力都不高。
二 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不适应网络的发展
大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党建经验和政治素养,但其中有部分党建工作者存在着不熟悉电脑操作甚至是极少接触网络世界,因而导致网络党建的创新甚至是开展的能力和信心不足,这是制约网络党建创新的重要因素。同时,各高职院校的领导对网络党建的创新意识不够,导致仍然用传统的方式来开展党建工作,这也使得网络党建的创新得不到支持和重视。此外,现在网络党建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工作方式上,即使使用计算机,也仅仅是用于统计数据、发布指令,而且网站的风格单一且大同小异,毫无创新。
(二)“技术创新依赖症”现象十分严重
高职院校作为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在教育教学以及党建工作中互联网技术应用地十分广泛,党建QQ群、微信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就是很好地体现。但是高职院校往往是跟随式的创新,被动模仿痕迹十分明显,而且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网络党建工作方式、党建软件等方面的创新少之又少。
(三)相关制度的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并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随着网络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运用,虽然各高职院校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制度,但大多都是网络安全方面的,而针对网络技术下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少之又少,已经不能适应党建工作与网络结合的发展趋势。此外,网络监管的缺失,使得网络党建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例如通过网络对党员进行培训,本意是为了利用网络的空间与时间优势,但有些党员仅仅是打开电脑,却做着与培训无关的事,这是创新反到是使得党建网络化也随之虚拟化了,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果,还严重削弱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实效。
三 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创新的主要方式
(一)创新党建网络平台
党建网络平台的创新主要是指党建与网络载体的创新,属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方面的创新。例如,课题组调研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的通过微信平台,将党建学习内容以漫画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其微信点击率非常高。当前,互联网应成为创新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博客圈、专题论坛、QQ群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加强网络党建研讨阵地的建设。通过开设博客、QQ群、微信群等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党建工作最新动态,对广大师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和青年大学生关注理论热点,了解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将党建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进行整合,寓教于乐,可以改变传统党建工作枯燥的问题,而且广大师生党员也可随时随接受信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如,现在高职院校积极都在积极打造智慧化校园,可以在党建各方面的工作中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实现办公手段的网络化,以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效率。
(二)创新网络党建功能
当前的网络党建,功能单一,大多是用于发布信息、指令等。点击量高的门户网站,服务功能也是其吸引网民的一大利器。高职院校可在发布信息、指令的传统版块基础上,增加服务版块以增强吸引力。比如:在党建网站或是微信平台上开设党史电子资料查询版块,将党史、党建、人物传记方面的资料上传上去,并且作定期更新,供浏览者下载查阅;建立红色革命圣地旅游资料片,让党员同志接受现实革命熏陶;开设革命影视库专栏,让浏览者可以通过观看红色电影重红色经典。此外,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通党建网络论坛,为师生党员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互动平台。
(三)培养网络党建创新技术人才
专业人才团队是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创新的关键,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一支即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熟悉党建工作程序,又具备一定网络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一要把好入口关,选择网络党建工作者,要有较强的网络技术水平和党建工作经验,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勤勤恳恳,能够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党员服务。二要把好培训关。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党建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定期对党建工作者开展培训,使得网络工作者即能跟得上网络技术进步的步伐,又能把握好党的形势、政策,更高效地为广大党员师生服务。三是出台规章制度。出台各种网络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党建工作;同时,出台考核制度,对网络工作者进行考核,以考核促网络党建质量的提升。
[1]吴登全.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探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2]孟微.优化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6,(6).
[3]周爽.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加强高校网络党建工作[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7).
[4]刘涛.探索新时期的网络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6,(9).
(责任编校:何俊华)
D267.9
A
1673-2219(2017)07-0054-01
2017-03-06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互联网+思维下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C1632)。
唐良勇(1981-),男,湖南永州人,经济学讲师、中级金融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