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湘西》: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
2017-02-23罗宗宇何韵怡
罗宗宇,何韵怡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铁血湘西》: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
罗宗宇,何韵怡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铁血湘西》选择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立场来把握现代湘西革命斗争史,既借鉴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经验来表现和还原革命历史,具有历史真实性和现场感;同时又融入文化、魔幻与心理元素,让历史真实成为了一种深度真实,实现了个体艺术经验的突破。
《铁血湘西》;革命历史 ;开放现实主义
Abstract:BloodandIronWestHunanexplores the history of revolution in West Hunan from an open historical rea-lis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in traditional realistic art, it paints a vivid, historically accurate picture of the revolution, which gives the readers a sense of real presence. By combining cultural, ma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t turns the historical truth into a multi-dimensional one, thus achieving a breakthrough in the individual art experience.
Keywords:BloodandIronWestHunan; history of revolution; open realism
如何书写革命斗争历史是当前小说创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当代文学“十七年”小说中已积累并形成了一种革命历史小说的革命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历史小说创作思潮也为历史书写确立了一种新的方式。站在这样一种历史叙事传统与现实的关节点上,邓宏顺的《铁血湘西》对书写湘西革命斗争史,无疑会有一种如何书写与反映历史的艺术要求。作者选择了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立场来把握现代湘西革命斗争史,既借鉴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经验来表现和还原革命历史,具有历史真实性和现场感,又融入文化、魔幻与心理元素,让历史真实成为了一种深度真实,实现了个体艺术经验的突破。
一 湘西现代革命历史风云的再现
湘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不断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书写资源,由此出现了沈从文、黄永玉、蔡测海、孙健忠、邓宏顺、于怀岸、李怀荪、田耳等一代代作家,这些作家基于各自的人生经验和审美意识书写湘西历史和现实,呈现出浪漫书写、现实主义书写与现代主义书写三种路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不但在旧的社会关系崩溃、新的社会关系形成的现代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而且在与其它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比较时也显示了自己无比的优越性。”[1]261在如何把握历史、书写湘西形象时,邓宏顺承继了以往现实主义书写的传统,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湘西现代革命历史的斗争风云。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现实主义是一种尊重客观历史并真实反映客观历史的叙事立场。朱光潜在总结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时指出:“它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客观性。”[2]这种客观性既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基本创作立场。《铁血湘西》真实地再现了以辰溪为中心的现代湘西革命斗争风云,表现了国共两党及湘西地方本土势力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小说从陈策受贺龙派遣潜回湘西写起,描写了我党在辰溪成立地下党支部,中共辰溪地下县委发动和领导湘西抗日救亡运动,围绕“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的目标团结和争取多方面力量,发动起义,成立和壮大湘西纵队,积极迎接湘西解放等湘西的大事件,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以辰溪为中心的湘西革命斗争历史。小说也描写了国民党辰溪县党政军的历史行动:一是反革命行为,如抓捕陈策、追杀涂先求、用“打猫”等酷刑拷打傅景三、暗杀地下共产党员向石宇和米月娥、直接派重兵围剿湘西纵队等;二是禁烟、剿匪、征税、盘剥百姓、县议员和国大代表竞选等活动。同时还描写了湘西地方武装的纷争割据。在描写三大力量的角力之外,还穿插了其它一些历史,如湖南大学西迁辰溪“驱李护校”风潮、桃源女中和楚屏中学的学生活动、湘西子弟兵的抗日、湘西少数民族的抗日革屯运动等,集中呈现了湘西的历史发展变迁中的大事件,真实展现了现代湘西的革命历史风云,揭示了湘西革命斗争的复杂性。
二 典型形象的塑造
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时曾指出:现实主义除细节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铁血湘西》遵循现实主义的叙事法则,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了众多复杂的人物形象。小说涉及的人物很多,除主人公张玉琳、陈策等少数几个贯穿始终外,其它人物上以服从表现湘西历史和情节发展需要来安排,随时进出文本。小说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进步的国民党元老向绍轩、教育救国的马公武、圆滑的石玉湘、一代湘西王陈渠珍等。
“现实主义作家的主人公则是以高度的生命力为特征,因为在他们的个性化的形象上抓住、反映和概括了当代主要的关键性的矛盾。”[1] 251小说主人公张玉琳和陈策是高度个性化的形象,反映和概括了国共两党在湘西的矛盾斗争。陈策是一个信念坚定、不怕牺牲、智勇双全的中共地下党地方领导人形象。他受贺龙之命回湘西进行地下党活动,通过利用并制造国民党党、政、军之间的矛盾来不断寻找机遇和机会,发展壮大辰溪地下党组织。他在党组织被破坏后又想方设法重建并与周边党组织取得联系,坚定执行上级的指示,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在被李司令抓进浦市监狱遭受严刑时也不屈服。为完成“一旦湘西有乱,要做到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的任务,他先是找国民党元老向绍轩校长自荐担任抗日自卫团团长,后又在辰溪县自卫总队成立时,安插石玉湘、米庆舜等人,再又借张玉琳第一军成立了受我党控制的独四团和独五团,直至以此为基础领导起义成立湘西纵队。当张玉琳要消灭湘西纵队时,他设计在罗子山打了一硬仗,获胜后又积极转移并扩大力量为迎接解放军解放湘西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知微见著,发现年轻的张玉琳不一样时,一直紧紧盯住张玉琳,引导张玉琳站在人民一边。他用老师身份劝说曾经的学生、后来的国民党湘西大员张中宁,劝说不成则斩断绝师生关系,显示出了高超的斗争水平。
不同过去革命历史小说中反动人物的简单化和漫画化,《铁血湘西》中的张玉琳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圆型人物形象。张玉琳具有湘西人的血性,在家仇、党争和国恨之中,他始终把报家仇放在中心,“他的全部心思和人生最大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拖着大队伍开进凤凰县城,向陈渠珍讨还杀父母灭兄长的血债。”[3]26他有为血亲复仇的果敢和决心,他拖队伍枪杀张牛脑壳,借医生之手杀了当年鼓动陈渠珍杀自己父亲的陈方谁,借谢宽口卫士之手杀了当年告密者向宽银的哥哥向忠良。他羽翼丰满时公开向陈渠珍写信挑衅,想将陈渠珍灭于刀枪之下。小说还写到一处细节,张玉琳在白崇禧处瞥见一闪而过的陈渠珍,立即两眼一红,将手按在枪柄上,时刻不忘报仇。在党争方面,他确定投靠国民党后,列名单秘密抓捕杀害城里共产党员,制造白色恐怖。他下决心要消灭湘西纵队,不惜调集重兵围剿罗子山,致使湘西纵队损失惨重,体现了政治上的反动。在抗日爱国这一点上,他觉得家仇国恨不可偏废,抗日责无旁贷,因此瞧不起土匪熊桂清局限于个人和地方利益的行为,也后悔自己因要报家仇而两次从开往抗日前线的队伍里逃回的行为。家仇刚报,他就到湖北刘嘉树抗日部队英勇杀敌,为曾经当抗日逃兵雪了耻。张玉琳有一种湘西汉子的刚强和凶悍,认同“屙屎都不跟你共岩垴”“门脚上剁狗卵——一刀两断”“脑壳剁掉碗大个疤”这样的湘西俗语,湘西人性格跃然纸上。他历经追杀却屡次脱险,血的教训使外表上看来有几分文静的他办事凶狠、杀人如麻。逃跑前他狠心抛弃了大夫人及两个小孩,走上了“宁愿我负人”的道路。他为保存实力,对即将失守的麻阳见死不救;为壮大实力,下令抢辰溪兵工厂,成立国防军第一军并自任军长,终于成为新一代湘西王。
“张玉琳不是一个简单的武人,他身上有一种复杂的东西。”[3] 372他被逼为匪,内心并不想做土匪,曾试图通过老同学陈格东的哥哥陈庆东向政府投降,并差点因此丧命。但张玉琳不是一般的山大王,他具有政治敏感性,曾在国共两党间动摇。凶狠的他有时还很讲情义,发达后隆重接待恩人陈迪光和刘嘉树,做到“你对他敬一尺,他就对你敬一丈”。总之,张玉琳是一个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圆形人物”形象。
三 多元因素的融入
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叙事追求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提倡现实主义艺术形式的开放与多样,还必须认识到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美学意义和表现功能。正如象征、夸张、幽默、意识流和荒诞等艺术形式,就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功能。”[4]《铁血湘西》在客观的革命历史书写中融入了民间文化、心理与魔幻等多元写实元素。
《铁血湘西》注意革命叙事与文化叙事的融合。湘楚文化历来重鬼信巫,湘西尤盛。小说中多处写到湘西民间巫鬼文化,如描写李司令逼苗女放蛊杀涂先求,进而详细介绍种种放蛊方法;描写蛇医涂德友用咒语和法术叫蛇来,并能当场叫咬人的蛇留下。又如描写以湘西赶尸的形式救米庆轩,米庆舜的娘为牺牲的儿子喊魂,杨书记长父子利用求雨仪式发泄竞选失败的不满,等等。这些“鬼魅叙事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再现”。[5]另外,赶集、喝鸡血酒盟誓、丧葬仪式等湘西民俗文化的不时穿插,使小说的叙事走向开放,呈现出民间文化的村野味。
小说在依靠传统的方式塑造人物性格时,还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心理,但并不是一般性描写,而是着眼于显现人物内心的纠结和冲突。陈策带自卫团起义时的反复思考,决定策反张玉琳时的谨慎,张玉琳躺在坟堆里思考自己为何会走上为匪的道路,等等,这些心理写实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了现实主义的深度。
《铁血湘西》中的魔幻写实带有浓厚的湘西本土巫文化色彩,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得《铁血湘西》的现实主义叙事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如小说开头写张玉琳的哥哥张玉心两次将自己变成一只大黄蜂,朝杀人凶手张牛脑壳扑去,“张玉心再次变成一只大黄蜂,猛朝张牛脑壳扑过去,张牛脑壳又是一梭子弹,一道红光从少年的胸前钻进去,但张玉心没有倒下,如飞一般到了张牛脑壳的面前,抓起张牛脑壳的手就咬在嘴里,他全身的毒素一下子都集中到嘴里,并注射到张牛脑壳身上。”[3]14小说结尾写陈策之孙的一场大梦如白昼所历,“第二天早饭后,他赶到爷爷坟前一看,一头牛和一条蛇静静地躺在坟前。”[3]571陈策之孙做梦的时刻正好与张中宁在台湾去世时间的巧合。
总之,《铁血湘西》是一部开放的现实主义小说,其叙事融入了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中的诸多魔幻因素和心理描写,作品呈现出一种卓然而立的风姿,令读者印象非常深刻。
[1] 罗 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吴岳添,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38.
[3] 邓宏顺.铁血湘西[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4] 李运抟.现实主义文学开放性新论[J].理论与创作,2006(3):39.
[5] 乔宏智,张丽军.郑小驴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5):17.
责任编辑:黄声波
BloodandIronWestHunan:ACreationofOpenHistoricalRealism
LUO Zongyu,HEYuny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I207.42
A
1674-117X(2017)04-0010-03
10.3969/j.issn.1674-117X.2017.04.003
2016-03-12
罗宗宇(1968-),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何韵怡(1991-),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