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探讨

2017-02-23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理工科心理健康心理

易 琳

(华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北京 东燕郊 065201)

0 引言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2002年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的两次“泼熊事件”引发社会强烈愤慨;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家爵事件”让人触目惊心;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发人深思让人警醒。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是中国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1.1 高校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在从高中阶段步入大学阶段的这个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发展特征。

1.1.1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

青年期是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也是少年心理向成人心理过渡的关键期。从心理发展过程看,认知迅速发展,达到了相对成熟,思维已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情感也过渡到富于热情、充满青春活力,社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在意志行动上,则从容易冲动发展到具有一定的自控力,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从个性发展看,性格、能力等特征都达到相对稳定和渐至成熟的水平;理想、信念、自我意识等个性意识经过大学阶段逐渐接近成人的发展水平。

1.1.2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大学时代是人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心理发展存在不稳定、可塑性大的特点。如:在认知方面容易偏执;在情绪方面容易走极端;在意志方面有时执拗;在个性方面,虽然许多个性品质已基本形成,但却容易受外界或生活情境的影响。

1.1.3 心理发展的两面性与矛盾性

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大学生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各种生理功能,这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依据。由于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达到成熟的阶段,既存在积极面,又存在消极面,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点---两面性,这种心理特点又必然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

1.1.4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采用调查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和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呈现出的结果是在不同大学、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以及亚人格因素三、四等方面均差异显著[1]。

1.2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普通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与一般大学生具有相同的层面,由于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专业知识结构、校园文化氛围和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其心理健康特征也有其特殊性。

1.2.1 学业任务重、学习压力大

学业压力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课程考试压力、就业创业的压力、考研的压力等,使理工科大学生每天都奔波在三点一线中,导致情绪烦燥、思维钝化、头痛失眠,更有甚者会自暴自弃、放弃学习。

1.2.2 相对单调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影响学生心理的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受现有教育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影响,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大多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的现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生活中,对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培养的缺失,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1.2.3 网络文化冲击着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生活

理工科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者,往往能最敏锐地感受到网络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冲击,因此他们的理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身心健康都受到深刻的影响。网络环境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这些影响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成份。

1.2.4 性格孤傲、人际交往困难

由于专业的特点,理工科大学生特有的独立钻研、治学严谨的专业素质要求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结构。与一般大学生相同,理工科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获得友谊。然而在交往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磨练以及社会交往的阅历,对人际交往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不能理性地把握人际交往的内涵,表现出社交恐惧甚至拒绝社交的心理倾向。而且,理工科相对单调的校园文化生活,男女生比例的不平衡,都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的发展,使他们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困难。

2 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1 音乐教育的功能

音乐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音乐教育是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2.1.1 审美体验功能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通过创造身临其境的艺术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审美体验,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音乐美妙的旋律,从中唤起对美的渴求,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升华。作曲家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与其内在的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当这些音乐作品被演奏时,蕴含其中的情感也会自然地释放出来,必然对人的情绪也会产生影响。

2.1.2 创造性功能

科学与艺术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是二者能够联姻的坚实基础,而想象力则是艺术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粘合剂。人类科学漫长历史中的一次次重大发现和一批批伟大科学家的科学创造史无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对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见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艺术教育离不开科学教育的支撑,反过来推动着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科学教育需要艺术教育的提炼与升华,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

2.1.3 社会交往功能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以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群体性活动组织开展的。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需要每一个学生去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协调性,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这种形式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1.4 文化传承功能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中,音乐是留存下来人类文明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的民族音乐是社会政治与民族艺术高度融合的历史积淀,民族音乐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其价值不仅仅是提高人的音乐素养,终极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以民族音乐为内容对理工科院校学生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更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2.2 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是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核心和载体。而音乐心理教育是最贴近并能使大学生接受的一种心理教育模式。音乐教育具有陶冶人的情操、调节情绪、情感满足、愉悦身心等多方面的积极功能。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该立足于音乐的这一精神性特征,通过各类音乐活动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调节身心情绪的变化,改善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2.1 缓解心理压力

在音乐教育中,让大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使性格、爱好、兴趣各不相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良方”,使心中的烦恼得到转移、化解或宣泄。不同风格的音乐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有着不同的影响效果。例如,对于自卑、忧郁的大学生,课程中可以特意安排他们多听一些旋律明快、节奏活泼的乐曲,如《雨的印记》、《彩云追月》,活泼的意境,可以使人精神开朗、乐观向上;对于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的学生,可以建议《卡农》、《爱的纪念》,旋律优美而浪漫;对于那些自信心不强或比较懒散的学生,《黄河大合唱》、《命运交响曲》等乐曲表现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抗争的精神,能培养这部分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2.2.2 完善审美情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2]任何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激发作为基础,就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够通过优美而动听的旋律来激起听众心灵的涟漪,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如经典爱国歌曲《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排比、叠句等多种手法,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北国南海、田园庄稼、春苗秋果,且词句朴实无华,词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在欣赏和演唱过程中可以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炽热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步共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那铿锵有力的旋律像战斗的号角,激励和鼓舞着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安危,抛头颅洒热血。即使到今天,每当国歌响起,多少人仍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就是音乐的强大感召力,同传统的说教方式相比,音乐更是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

2.2.3 促进人际交往

著名指挥家郑小琪女士也曾说:“音乐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通过合唱、乐器表演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愉悦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克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非常重要,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调查表明,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同学、朋友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互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交往,在交往合作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从而使其增加自信心,促进其心理健康。同时,音乐活动也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绝佳舞台。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自我适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终会转化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2.4 提升创新能力

据统计,世界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有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优秀人物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有突出贡献,而这需要激情和创造力,音乐恰恰可以做激情和创造力的催化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4]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远远的超越一个人现有的知识结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教育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放送音符的灌输过程,而是将人类的抽象思维运用和发展的能动的过程。通过音乐对大脑的刺激会产生许多联想和想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促进学生潜意识中的灵感想象力。因此,音乐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因为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和创造活动,才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现欲望,在主动参与中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2.2.5 培养健全人格

人的成长和个性完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一个变化的过程,人格总是在不断地塑造和完善的。大学期间无疑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不断扬弃旧我、积极发展新我的时期,因此,音乐教育是大学生在对美的追求中发现自我、升华自我的重要途径。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参与和欣赏的过程中,灵魂得到洗礼,人格实现升华,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轻柔的音乐可以使大学生骚动的心一下子沉淀下来;浪漫的音乐则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促使他们好好珍惜美丽的世界和瞬间即逝的青春年华;励志的音乐则可以让他们激情澎湃,这都是不同音乐类型所能提供的各种正面能量。如果大学生能够长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的熏陶,其思想境界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尚,人格也会更加完善。所以说,音乐教育绝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唱几首乐曲,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培养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从而锻造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3 音乐教育在推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做法方法

3.1 音乐教师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理工科院校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不同层次的音乐专业院校,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的状况。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情绪特点,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有的放矢,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因此,理工科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加强音乐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学习,还要对相关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知识进行系统培训。

3.2 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

要发挥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教育原则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都要发生相应变化。只有发挥区别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功能,实现其独特的艺术教育价值,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理工科高校的音乐教师要从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和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密切配合,对于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原则要以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要服务于这个目标,有效发挥音乐教学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训练重要辅助手段的积极作用。

3.3 面对不同教育群体,确定分层分类的音乐教育目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中的主要教育形式,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计划上要充分体现和积极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分层分类设计实施,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效。面对大多数学生群体,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面对有一定心理障碍和心理情绪不稳定的特殊群体,音乐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必须是是符合心理训练要求的有针对性的音乐实践教学。这种音乐教学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和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而是一种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意义上教育。例如,用于心理行为训练的歌唱教学就要区别于普通审美意义上的歌唱教学,不是训练大学生艺术的歌唱能力和艺术表现,而是通过全身心参与的歌唱活动而是通过歌唱帮助那些具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的学生适当释放大学生多余的压力,消除神经紧张,减轻社会束缚感,帮助克服羞怯的情绪。

3.4 运用音乐疗法,配合传统心理治疗做好理工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

音乐治疗又称为音乐疗法,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5]音乐疗法较之传统的心理治疗的方法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为它是以音乐为媒介,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引起人的身心变化。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能够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是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音乐的非语义性特征,能让大学生以更加平和、更加亲近的心态进行交往,容易敞开心扉,坦诚相待。通过组织各种音乐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等,用音乐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如歌词)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等,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调整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消除人际障碍,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都具有传统心理治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要使理工科的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音乐艺术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只开设音乐选修课或是配合心理辅导设计的有限的几节音乐治疗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才能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才能形成对每个在校大学生的覆盖。在大学校园里,可以利用大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及民乐社团等各类音乐艺术类社团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音乐会等,让音乐艺术不再“高深莫测”,让音乐艺术以雅俗共赏的形式走下舞台走进学生中间,通过营造一种和谐安详、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一种心理上的全面理疗。

4 结语

时代在与时俱进,大学生心理状况也是不断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困扰出现。音乐的历史在不断发展,新作品的不断涌现,必将不断拓展音乐的功能及价值。近年来,音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音乐对社会、对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注重音乐的价值、功能的研究。音乐艺术的所有发展变化,必将导致人们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变化,我们以观察、探究、揭示和预测这些变化的规律和特征,来促使音乐教育的观念不断转变,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育技术与手段不断更新。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每个大学生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群体观念、扶植个性意思以及学会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具有其特殊作用。从事音乐教育的高校教师,应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为塑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1] 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里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 熊琪.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 .教育论丛,2010(1):119-120.

[3] 龙亚君.论音乐心理教育对音乐教师的期待.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1-54.

[4]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曲晓琳.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9.

[6] 舒盈.浅谈音乐教育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12).

猜你喜欢

理工科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