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发展议程看马克思主义前瞻性
2017-02-23杨寄荣
肖 巍 杨寄荣
(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2.上海海关学院思政部,上海 201204)
在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这个《议程》基于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年)落实情况,因此也被称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历时3年终于形成正式文件,也是全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路线图,并高度契合中国贯彻“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推动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业已全面启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各项工作,致力于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形成良性循环,走出一条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经济、社会与环境
世纪之初,联合国千年峰会《千年宣言》呼吁联合国要发挥作用,针对仍然全球有10多亿人没有摆脱极端贫困状态,承诺要帮助他们实现发展权,进而使全人类免于匮乏。“千年发展目标”(MDGs)制定了一个从2000年到2015年的为期15年行动框架与努力目标。15年很快过去了,根据《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1]这个千年计划的完成情况喜忧参半,其中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目标是完成得最好的,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多,即从19亿(1990年)下降到8.4亿(2015年);其次是促进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目标、饮用水安全和贫民窟减少等部分目标,大多数国家的小学教育实现了男女平等,全世界儿童死亡率也下降了一半多……但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很不均衡,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无法在降低儿童死亡率、与艾滋病、疟疾及各种疾病作斗争、保证环境可持续能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而有关促进发展的全球合作等领域就更不能令人满意了。
在千年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基础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即2015年后发展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①,作为全球性的目标,它们必须在整体上予以实施,“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并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消除国家内和国家间的不平等,保护地球,实现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包容,是相互关联和相辅相成的。”[2]《议程》描绘了未来一段时期全球发展的“升级版”,既有必须要实现的短期消极目标,又有应主动去实现的长期积极目标。根据联合国的要求,各国都应着力在国家层面将千年发展目标与更广泛更具变革性的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事实上,《议程》所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要比千年发展目标更加突出所有相关行动建议都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的联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际社会解决发展问题,克服现有发展方式弊端的新共识。
可持续发展目标适用于所有国家,不论是穷国、中等收入国家还是富国,而不像千年发展目标主要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议程》要求各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所承诺,并根据这些目标的要求适时调整国家政策。为了实现消除极端贫困、抵抗不平等不公正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等,以及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路线、执行手段和跟踪督促机制。在2015年发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共同努力,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要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给予各国平等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要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要尊重彼此的发展选择,相互借鉴发展经验,让发展成果为各国人民共享;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要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创新的发展,让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力、增强增长动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3]这些呼吁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和好评。
与此同时,中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的发展理念,这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4]。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国把落实《议程》纳入国家行动,将《议程》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并已全面展开。中国政府积极筹划《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坚持不懈地在国家层面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落实《议程》,并将落实情况与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联系起来。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中国还倡议汇总形成二十国集团落实《议程》的整体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全球范围健康、平衡发展的一个坚实步骤。
二、让所有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提出四个“发展十年”战略,分别是促使发展中国家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60年代);关注如何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实现收入及财富分配公平,并呼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70年代);致力于构建多维度的发展指标体系,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80年代);进一步提出减贫、促进人力资源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发展合作等等(90年代)——发展目标越来越聚焦于人。
1986年,第41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发展权利宣言》,提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宣言》要求消除发展障碍,建立国际新秩序,激励遵守和实现人权;责成各国制订国家发展政策,不断改善全体人民和所有个人的福利;制订国际发展政策,以期促成充分实现发展权利[5]。发展人权因此不但在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层次而且在国际或联合国层次都被认为是推进改革的优先事项。
发展促进人权,而保护和实现人权又必须靠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人类发展”概念,“人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人民在这种环境中能安享长寿、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以自由看待发展,并落实到人的选择性扩大和能力提高上,人类发展就是“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6]。它强调发展要把人置于所关心的一切问题的中心地位;发展的目的是扩大人类的选择范围,而不仅仅是增加他们的收入,发展所重点关注的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人类发展既与通过对人的投资扩大人的能力有关,也与通过能使其转变为现实结构以保证充分利用这些能力有关;人类发展还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公正、持续性和赋权之上。现在,《议程》再次明确发展就是“让所有人平等和有尊严地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保护和促进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不分其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残疾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2]
发展“以人为中心”旨在发挥人的潜能,正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灵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改变了前资本主义“人的依赖关系”,人对物的依赖性使得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只有通过与物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这既意味着人的能力受到资本占有关系的束缚和物的统治,又客观上为人的自由个性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人的自由个性和各种能力要真正能释放出来,就必须有适合这种发展的社会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只有当社会发展具备了这种全面性,人才能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全面的活动,并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
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作为“历史之谜解答”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189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又指出,“自由活动”是“完整的主体”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出来的创造性表现,是把人自身作为目的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10]516。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这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1]。马克思后来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再次指出,共产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12]466。稍后,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2]563。马克思过世后,恩格斯在回答友人要求概括未来新时代的精神时说,他再也找不出比《共产党宣言》中那句话更合适的了。[13]
然而,现实社会由于阶级、阶层、身份、性别、受教育和分工等方面的差别,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往往只能限制在某些狭窄范围内,“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10]514。而新社会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9]539。人摆脱作为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积极地参与广泛的社会生活,是形成丰富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唤醒、发掘和释放每个人的潜能,“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9]689“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4]。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构成了消灭旧社会的生存条件,消灭阶级和旧的分工体系的物质基础;进而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推动社会制度完善、社会形态更替,使人的丰富社会关系全面生成和不断发展起来。尽管未来新社会是一个远大目标,要达到这个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发展的目的是人,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是自由的而不是异化的发展,情真意切,马克思主义的高瞻远瞩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指路明灯。
三、建立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根据国际经验,作为发展的最重要内容,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实现发展权利的基本手段,但是,如果人们忽视了社会公平,忽视了他们谋求发展的能力,就会影响发展质量,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注意到,伴随着世界经济规模扩大,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深刻的不平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陷进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不但经济停滞,还饱受就业无着、贫富分化、环境退化、贪污腐败等各种麻烦困扰;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很不太平,社会排斥被认为是非常普遍且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社会,受排斥群体绝望了都有可能铤而走险,近年一些地方的社会动荡背后都有这种情况,如果再加上移(难)民问题、宗教问题和外部势力渗透乃至干预,那就更加复杂和敏感了,民粹主义、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也因此抬头滋事,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不小威胁。
由于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性增强,金融机构放松了监管和限制,充满投机和风险的“赌场资本主义”大行其道,某些利用现行体制漏洞形成的“暴利”行业迅速膨胀,在“赢者通吃”政治的控制下,财富也急剧向它们集中[15];而各国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停滞甚至有所下降,这又加剧了贫困的发生①即使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也引发了许多新的贫困问题,某些“夕阳产业”的劳动者失业陷入贫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社会参与机会中遭到排斥或歧视,这也促使很多人加入到反全球化运动中。。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就业和2016社会前景趋势报告》,估计全球有近20亿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3.10美元,而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36%。特别是非洲和部分亚洲地区的贫困率居高不下。国际劳工组织社会和经济问题特别顾问表示,现在世界上约有30%的穷人只占有世界上2%的收入①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发达国家贫困人数超过3亿,达到历史最高值,这与近年涌往欧洲的大批难民有关。妇女和儿童是遭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两大人群,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一半以上15岁以下的儿童生活在极端贫困和中度贫困状态中,发达国家约有36%的儿童生活在相对贫困线以下。。一个如此分化的世界是不可能太平的,没有和平,任何发展都会受阻,这就是《议程》提出“只有实现财富分享,消除收入不平等,才能有经济增长。我们将努力创建有活力、可持续、创新和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促进青年就业和增强妇女经济权能,特别是让所有人都有体面工作”的大背景。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是近年知识界关注的热门话题,马克思本人并不抽象地谈论公平问题,他是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用生产劳动来解释生产关系,用生产关系而不是用抽象的公平、正义概念来解释分配关系,“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12]434。马克思通过否定私有制和私有财产,颠覆了私有财产是私有者“应得”的正义,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应得关系的正义性。私有财产本身的正义性就是一个问题,而不能简单归结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公平问题。马克思提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9]506,是超越“市民社会”的理想社会,其中人们的生产劳动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而更是人的能力的释放。只有消灭了“异化劳动”,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财产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才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只有到了那时,个人才融入了“社会化的人类”,融入了社会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最终实现了统一,人也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进而实现符合人性(而不是物性)的真正的公平正义。约翰·罗尔斯认为,“一旦我们从一种更为宽广的角度——即把正义运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及作为背景正义的制度——来思考政治正义概念,那么马克思可能会持有(至少潜在地持有)某种广义的政治正义概念。”[16]重要的是,马克思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超越性的理想中,他认为工人阶级作为先进阶级,“要争取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12]226,这是通往共产主义道路上的历史性环节。
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需要建立一种适应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平正义观念。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扮演一个批判者的角色,还必须担负起为现实生活提供思想指导和道义规范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出发,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全部社会生活提供当代中国的公平正义理论。
习近平主席在发展峰会上说,“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17]以减贫这个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为例,《议程》再度明确:“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包括消除极端贫困,是世界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2]世界上还有好几亿人没有脱贫,特别是某些顽固性贫困,这就不能不考虑产生这些贫困的制度因素,不能不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分配资源的公共政策,而不是仅仅靠援助救济来解决贫困问题。各国反贫困战略要把重点放在消除贫穷的根源上,优先关注处境不利和缺乏代表的群体,帮助他们实现其发展权利。为了减少反贫困过程中腐败的发生率,还必须简化和改进项目管理,将反贫困资源瞄准(或精准)贫困对象,从资金投入、技术培训、制度安排、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人口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源的能力。这既是全体人民参与发展的权利,也是人们通过发展实现脱贫的义务。
人和人的禀赋和能力不同、机遇各异,对发展的贡献不可能一概而论,但每个人都要参与发展,要承担为发展作贡献的责任,以此与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相匹配。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发展,既要把增进全社会的福利作为发展目标,又要让每个社会成员在参与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利益,社会还要维护每个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因此,包容性发展就是建立在所有人的体面劳动、民生改善和实际收入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发展,这就对衡量发展水平要更多参考人类福祉、公平和可持续性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新要求②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包容性增长与发展报告》提出包容性发展指数(IDI),一是除GDP以外还考虑就业、生产率以及健康的预期寿命;二是引进收入中位数、贫困以及不平等的严重程度;三是增加了代际公平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某些要素。。
四、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消费与生产
《议程》之所以叫可持续发展议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后半叶,世界环境运动逐渐兴起。20世纪60年代,先是一批来自欧美国家民间的呼唤,那时的保护环境言论的道义色彩相当强烈。而70年代以后便酿成了风起云涌的环保社会运动,一些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发表了很有影响的以环境为主题的警示报告,环境危机也日益转向科学表达,并形成了强大的环境压力集团,激活了环境公共话题。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接纳了此前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特别是顺应了环境问题必须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讨论和解决的大趋势。《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努力[18]。大会还通过了全球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并开放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可持续发展兼容了发展与环境的要求,作为新的发展战略,日益被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所接受。
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召开,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要求从地方到全球各个层次促进和加强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加强的可持续发展支柱,特别强调“化计划为行动”。2012年,世界各国首脑在里约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了纪念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年,因此也被称为“里约+20”峰会),大会通过《我们希望的未来》正式文件提出“消除贫穷、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方式、推广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方式、保护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和基本需要”,并决定启动2015年后发展议程并设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发展峰会通过的《议程》再次提出,“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荒漠化、干旱、土地退化、淡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使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断增加和日益严重。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最大挑战之一,它产生的不利影响削弱了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人类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一个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生产、消费和使用从空气到土地、从河流、湖泊和地下含水层到海洋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世界。一个技术研发和应用顾及对气候的影响、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有复原力的世界。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野生动植物和其他物种得到保护的世界。”[2]
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就提出工业革命仿佛用魔法呼唤出来的财富,使人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喜悦,不仅争先恐后开发现在的自然,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而“未能预见的作用占据优势,未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运用的力量强大得多”[19]。这种对待自然的“透支”积累效果,使得可再生资源消耗率越来越超过了其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率越来越超过了其替代品的发现速度;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超过了环境的净化能力;环境退化程度越来越超过了新环境成长的速度……马克思通过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病根源等的分析,以及技术和工业的影响,非常重视“物质交换”(也译为“新陈代谢”)这个概念。他认为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20]579;“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20]580。于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断裂”发生了,并进一步导致人与人关系的“断裂”,这些“断裂”的尖锐化就表现为生态危机及其联动的经济社会危机。从历史上看,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繁荣,就是建立在资本剥削、殖民主义掠夺以及肆无忌惮开采滥用世界资源的基础上。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断造成生产创造能力、物质消费欲望无限扩张和生态环境有限承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断破坏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不断加剧人与人争夺资源的紧张关系。
饶有意味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很有预见性的发展与环境平衡思想。第一,两大部类生产的平衡,包括各部类之间和部类内部的平衡,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其中就涉及各类产品的物质补偿、价值补偿以及实现机制。如果这种平衡失去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并进一步导致危机;就自然资源而言,如果只顾消耗而不顾补偿和循环利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生态失去了平衡,就会发生“物质变换的断裂”和生态危机;第二,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代际平衡,意味着每一代人继承了前代人传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9]544所以,人们只是土地(或自然)的占有者、受益者,“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21]878也就是当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后代人预留必要的资源储备和生态环境——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为当今世界推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希望为人类的大转变,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9]63。但是,正如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讨论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也不能脱离人与人的关系讨论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议程》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见之明。当然,从根本上说,要消灭现代工业产生的这些矛盾,与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共同财产”,马克思认为这一天的到来将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21]927恩格斯也认为,“我们也经过长期的、往往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在社会方面的间接的、较远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9]560-561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种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人均GDP也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迄今仍有几千万人处于顽固性贫困阶段,城镇居民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么还在扩大,要么缩小缓慢。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弱,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使得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张,为此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刷新,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2017年8月,习近平主席向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启动仪式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发布会致贺信提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当前国际发展合作的共同任务,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这一议程,出台《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平衡推进落实工作,取得诸多早期收获。中国将坚持不懈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国家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22]充分表明了我国落实《议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 文 版) [R/OL].http://www.un.org/zh/millenniumgoals/pdf/MDG% 202015% 20Press%20Release_Chinese.pdf.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文版)[R/OL].http://www.un.org/ga/search/view_doc.asp?symbol.
[3]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7(1).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1).
[5]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 .国际人权文件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05-306.
[6]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0[M].New York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3-564.
[15]雅各布·S.哈克,保罗·皮尔森.赢者通吃的政治:华盛顿如何使富人更富,对中产阶级却置之不理[M].陈方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6]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49-350.
[17]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8(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系列大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24.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2.
[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习近平.习近平向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启动仪式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发布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7-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