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学生们一起爱上流行音乐

2017-02-22赵莉莉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莫扎特流行音乐

赵莉莉

作为一名盲班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我常常感到尴尬:同学们学唱课本中歌曲时毫无兴趣,唱起流行歌曲来却有滋有味;虽然听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钢琴曲《黄河》也会感动,但却不像对流行歌曲那样如醉如痴。每当走进课堂,看到同学们忘情地着唱着一首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流行歌曲,如“不要在我哭泣的时候说爱我,除非你真的能给予我快乐……”“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我就思考怎样在音乐课中,让孩子们既能学习课本的内容,又能欣赏到当前真正优秀的流行音乐?带着这个问题,我尝试着在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元素。

一、恰当运用

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发达,流行音乐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娱乐观念,还影响着大众的审美意识甚至生活方式。学生只知道某首歌曲在流行,但并不知道这首歌曲为什么会流行、其中到底有哪些打动人心的流行元素,不知道流行音乐的分类、起源以及发展,更不知道流行音乐在不同国家的表现。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挖掘和利用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更专业、更广泛的音乐视野和相关知识。甚至还要会演唱一些经典的曲目,会剖析一些经典的作品,并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永远的莫扎特》一课中,我首先播放了《不想长大》这首歌。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我告诉他们这首曲子的副歌部分用的就是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的旋律,從而引导出莫扎特的音乐形象。下课前,我再次播放了《不想长大》,让大家一起讨论,进一步领悟莫扎特音乐的人文主题。

二、经典融合

现代风靡网络、校园的许多流行歌曲其实都加进了不少古典、民族或戏曲的元素,有些甚至还是传统的民歌、戏曲的改编。如陶喆的《苏三起解》这首歌,就是一首融合了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因此,在介绍京剧时,我先让学生们听了这首歌。大家听到陶喆的歌声时,都显得很兴奋,全神贯注,学习热情高涨。可见,在课堂中恰当运用流行音乐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关注经典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坦白地说,现代流行音乐中有不少精品之作,同样具有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的作用。

三、挖掘素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中的“经典音乐”也有很多被当代的音乐人根据人们欣赏口味的更新进行了“改版”。在一些晚会、电视节目中,有些歌曲和乐曲出现了“老歌新唱”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板块分类,收集一些同类型但更有创新风格或者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品,进行创新性教学。例如,在介绍京剧选段《打虎上山》和越剧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时可以采用零点乐队加入了摇滚乐风格的流行音乐版本;在歌剧欣赏部分可以选择《魔笛》中的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这段花腔女高音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视听震撼。对于这些音乐作品,只要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提高音乐素材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在音乐课堂中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总之,教师应对流行音乐进行整合并合理利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用其喜欢的方式传递音乐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真正享受音乐的无限乐趣和美感。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莫扎特流行音乐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莫扎特
左手右手一起抓
你不是莫扎特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