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

2017-02-22金丽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三国神话

金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为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纵观如今的小学生阅读书籍,可谓多姿多彩,让人眼花缭乱。如何挑选适合的阅读资料进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海量阅读,是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校将“语文主題学习”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作为教研重点,努力寻找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突破口。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的一项课程改革,注重课内大量阅读和高效自主学习,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丰富性,提倡紧扣单元主题、整合课内外多种资源,形成大语文学习体系。那么如何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呢?这就要求教师系统思考、大胆取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像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从读一文到读一著作。语文学习要读整本的书,只有读整本书才能真正地投入,探讨也才能深入。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的。在叶老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可以养成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并受益终生。这就告诉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学习一篇课文到引领学生阅读原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我们开展了“畅读三国”的活动。我先引领学生精读几篇精彩的三国故事,再列出问题清单:吸引你的三国故事有哪些?你喜欢的三国英雄有哪几位?出自三国的成语和歇后语有哪些?学生自由阅读后,经过讨论有了自己的感悟。我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机整合,接着召开“三国故事会”“三国交流会”等主题班会。自主阅读和集中交流结合,学生收获的知识和能力远远大于学习一篇课文所得。

从读一文到学一作家。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有意引导他们走近作者,接触其更多作品,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名家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远比课堂上那些具体的字词句重要。如教学老舍的《猫》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感受老舍独特的语言风格:通俗、平白的语言生动传神,口语、短句、语气词多,拟人化的描述风趣幽默。接着,我又让学生读老舍其他作品中对小动物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再拓宽,对比阅读鲁迅、季羡林、丰子恺、梁实秋等作家所写的猫。由此,学生会感受到不同语言风格下的事物皆不同,这都源于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及其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学生从效仿学习、细心观察到仿写应用、学会表达是水到渠成的事。

从读一文到入一世界。生本教育的宗旨是:教师应是生命的放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之舟的纤夫。教师要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让他们自由选择,并拥有快乐、轻松的心情。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教师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好的文章引领孩子走进不同的阅读世界。如小学课本中编排了多篇神话故事,这种题材的文章非常适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发散性学习。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故事,神奇的人物和力量正迎合了小学生爱幻想的心理。因此,我们开发了“读神话、识英雄”的神话课程,引导学生收集神话故事、看图猜神话、评神话英雄、讲神话中的典故等。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神话的世界,像是穿越一段神奇的旅程,语言能力提高得很快。

从读一文到办一活动。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校本课程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将语文学习融入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小学阶段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共75篇,占语文课程内容比例不小。而学好古诗词对学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文化品位有重要意义。于是,我们随着教材的编排开展了一系列古诗词诵读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古诗知识竞赛、诗画手抄报展、古诗汇编等。在活动中,学生深刻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并在习作中有意识地引用。

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可以非常丰富,除以上所述。我们还有“百日读论语”“读百篇小古文”“过好传统节日”“了解二十四节气”“漯河民谣”“描绘沙澧风光”等课程。生活处处蕴藏着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用心去挖掘,语文教学就可以丰富多彩,受到学生喜爱,从而实现语文学习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目标。

(本栏责编 莫荻)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三国神话
三国乱谈(1)
“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文本整合
我的“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之旅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山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初探
“神话”再现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