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延之死

2017-02-22邓朝阳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丞相司马汉中

作者简介:邓朝阳(1999.12-),男,汉族,辽宁省辽阳市人,主要研究方向:国学。

魏延者,字文长,蜀之大将也。先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累迁至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建兴十二年,武候伐魏,以延为前部,屯兵渭水。秋,亮病困,知命不久矣,乃令延摄行己事,欲日后兴北伐之事。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密语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丞相病日笃,恐不久西归,魏延桀慢,难以驾驭,他日不臣,诸君皆为殂上鱼肉,不若借此时机,假丞相之名除之。以绝后患。”众人许之。

亮适卒,仪秘不发丧,窃符,欲引大军归汉中,魏延闻之大骇,谓左右曰:“丞相新亡,魏军必懈怠,吾方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怎料遭此变故。”

乃发兵据南谷口,烧绝栈道,以兵守御。

未几,仪引大军至出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对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而废天下事耶!”仪哂之曰:“将军之言差矣,丞相临终,乃将大事委于某,照依旧制,不敢变更。既使公断后,今如何变节,不遵丞相遗命,自提人马,先入汉中,烧栈道,却灵车,谋为不轨,岂欲背汉而降魏乎!”蜀军闻言自乱,仓率之际,莫不惊慑,延恐兵马自残,乃提亲兵而走。入汉中,遇马岱拦阻,魏延大呼“伯瞻亦以吾为叛将乎?”岱曰;”非公不忠,非吾不明,然公岂不闻淮阴立十大奇功.终于未央断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此三者皆王佐之才,志虑忠纯。然恃才放旷,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干略过人而不知藏器于身,须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丞相在时,惜公之才,委以重任,诸将皆忌公傲物,旦碍于丞相情面,今丞相既殁,公已为人众矢之的,待何人保公?”

延闻罢,长叹曰:“吾以为大丈夫生于世,当携三尺之剑,以立不世之功。不想今竟葬于匹夫之手,悲哉!竖子既欲取吾性命,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论曰: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延之祸起,仪固难辞其咎,其中亦有延自己之过也。

初,先主大宴群臣,拔延为汉中太守,问其曰:“汉中之地,山川形胜,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廷对曰:“若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谓众大臣曰:“此乃吾之淮阴也,必欲争天下时,非延無所与计事者。”众咸壮其言,然私下则以为其名过其实,骄矜放纵,又得先主器重,故皆不喜延,延竟不知。”

先主晏驾,武侯数度北伐,延每随出征,辄欲引兵数万,出于子午,袭取长安,与亮会师于潼关。亮皆不许。延遂以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事闻之孔明之耳,亮自淡然处之,而杨仪、姜维等皆忿于此,以为延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故恶之。

仪与延不合,每并至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泪交集,得众将谏喻方止,然仪愈恶魏延,已有杀害之心,今乃借平叛之名害之。

魏延既殁,岱遣人送其尸首于杨仪处,仪起自踏之日:“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灭其三族,函延父子之首,送于成都。

呜呼,古谚有云:“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文长刚谥,临危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其名赫赫,其功熠熠,固一世之雄也。然其处高危而不思谦冲以自牧,功满盈而不思江河而下百川,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终不得善终,可惜可叹。虽然,延亦蜀汉之柱国也,延不去,蜀汉不亡。噫!文长亦人杰也哉。

猜你喜欢

丞相司马汉中
“司马”原来是官名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宰相和丞相
“司马”原来是官名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司马”原来是官名
汉中仙毫
司马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