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我见
2017-02-22陈立军
摘 要: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不懂礼仪甚至会被人说成“没有教养”。可见礼仪文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之深远。然而,到底什么是礼仪,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算是一个有礼仪教养的人,遵守礼仪之道有到底是为了什么?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谈谈个人对礼仪的看法。
关键词:礼仪;贵贱;入乡随俗;为他人着想
作者简介:陈立军(1992-),女,汉族,安徽安庆市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2
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视礼仪的,“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早在殷周时期,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仪礼》、《周礼》、《礼记》等自西汉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礼乐文化的经典,是古代文人必读书目;其次,“礼”也是中国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礼制体系,这套体系不仅包括婚丧、节庆等习俗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走路、睡觉、吃饭、迎送等,例如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站似松坐似钟卧如弓”等,单是跪拜礼就分“揖”“拱”“拜”“再拜”“顿首”“稽首”等多种;最后,中国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排第一,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对礼仪传统的重视。
一、礼仪的内涵
“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礼仪”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楚茨》一篇中。讲的是在宴会上宾客间劝酒敬酒,十分合乎礼仪,一言一笑都恰到好处。“礼者敬人也”,“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在一定的社会习俗、历史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是以理解他人,尊敬他人为核心准则的,是群体社会在漫长的交际过程中累积下来的一套利于交际的准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然而礼仪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
礼仪,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直接或间接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礼仪也随之改变,虽然现代礼仪不再像古代那样繁琐,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就不需要、不讲究礼仪。礼仪,规范了基本的社会秩序和规则,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基本工具和重要内容。礼仪,解决了交往(如问候、道别等)、信仰(如宗教仪式和礼节等)、公共活动(如会议、舞会、典礼等)等交流和秩序的问题,是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由于科技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这就使得交际礼仪尤为重要。所以社会礼仪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交际。
二、礼仪与入乡随俗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当然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在这个交际的社会中,不仅要自觉遵守本地、本国礼仪,而且要了解他地、他国礼仪。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入国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礼仪是文化的窗口,入乡随俗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也是对他国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能快速融入当地生活。当然,入乡随俗也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一条礼仪规范。
社会有文明与野蛮之分,礼仪没有野蛮与文明之分。如何协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例如《水浒传》与《红楼梦》分别描写的是农民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的故事,假如鲁智深到了大观园,那么吃饭时他应该“入乡随俗”细嚼慢咽,但是如果林黛玉去了梁山水泊,吃饭时,她该怎么做呢,是和大家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还是认为梁山好汉们没有礼仪而她应该坚守自己的礼仪呢?同样,现今社会,一般人都赞同衣着整洁得体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的人认为不穿衣服是正常的,而一些穆斯林则认为把全身都裹起来才是得体的。所以有些习俗对于外地人来说理解都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入乡随俗呢?
再如,在香港地铁上不可以吃东西,在日本不能一边逛街一边吃东西,在中国“死”的对象是人时要避讳,在基督教国家数字十三是避讳……这些风俗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个人的自由。然而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文化人就必须接受社会和文化的“束缚”。
各种风俗习惯都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存在即合理。对这些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理解并尊重。风俗习惯并不像法律法规一样具有强制性,要求任何外来者都必须遵守;也不像道德品质一样遵守与否对生活的影响不大;但是否入乡随俗却对人们能否融入当地生活有很大影响。生活离不开交际,交际就要用到交际礼仪。它能让人们的交际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因交际不当而产生的矛盾。
作为客人时,我们应当主动遵守入乡随俗规则;而当我们作为主人时我们则应该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然而,做到入乡随俗并不容易,因为他国习俗毕竟与我们已熟知的一套礼仪体系不相符合。但入乡随俗并不是对我们原有礼仪的改写,也不意味着对他国习俗的全盘接受,而是可以不认同不接受但要尊重,按当地规矩办事。
三、礼仪与贫富
易子而食,讲的是春秋时宋国被围攻,城内粮尽,老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的惨状。百姓们舍不得吃自己的孩子,就和邻居交换孩子,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这就是绝境下的礼仪,野蛮中的文明。绝境之下尚且有礼仪存在,可见,遵守礼仪与否与个人贫富并没有多大关系。礼仪对人的影响是潛移默化的。另一方面古人也说“仓廪实而知礼仪”,意思是只有仓库满了日子好过了才有功夫去讲究礼仪。礼仪属于文化范畴是意识形态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但同时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贫瘠的土壤同样能孕育出芳香甜美的花,所以并不能说贫穷落后的人没有礼仪。每一个社会人都或多或少知礼仪,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退而求其次,礼仪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与贫富有关呢?一个穷人可以有绅士风度但有绅士风度的大多是上层社会有教养的人。这是因为各类人生活的圈子不同,穷人的社交不像富人那样频繁复杂,所以优雅而风度翩翩对于穷人并没有那么必要,穷人更看重的是勤劳务实的品质,礼仪因社会需要而变化。
有些人学习礼仪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的生活。首先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人们会为了更好地工作,为了更好地与一些人打交道融入另一个生活圈等而去学习一些本来不了解的礼仪知识,而且这么做是有必要的。像商务礼仪,空姐的礼仪等学习这些礼仪都是工作的需要,同样学习宴会、舞会等礼仪也是这种生活的需要。每个人所已知的礼仪是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是在无形中学到的,当他要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圈时就需要有意识的去学习另一套礼仪。但是一个小家碧玉去刻意模仿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的气质就显得东施效颦了。小家碧玉也可以知书识礼、大方得体,但并不需要刻意去学习别人的言行举止。
四、个人礼仪之道
礼仪使人与人打交道时避免了许多误会和矛盾的产生,礼仪是随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使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美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与人相处要多为他人着想,这是礼仪的出发点。社会是一个由人构成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整体。每个人既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又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交际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要考虑到周围的人,考虑到整体利益。
所以很多时候不需要担忧自己如何做才对,如何做才是一个有礼仪的人,只需要多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当然为他人着想并不是过分的热心肠,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应保持的距离。“为他人着想”是建立在整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平衡,要把握尺度,过犹不及,要秉持儒家中庸之道。
礼仪无处不在。对每一个人来说,礼仪表现在与人交际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个人礼仪通过站姿、坐姿、眼神、语调、着装、话语等自然流露,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不是一时的模仿而是自身气质修养的自然表现,保持一颗善良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修身养性让礼仪之道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易银珍.论礼仪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湖南,2010年(4).
[2]梁花.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探索,2010年(9).
[3]杨卉.试论孔子之礼——《论语》之中的礼态度[J].湖北廣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4]曹星.传统礼仪与社会和谐浅论[J].大理学院学报,2007(5).
[5]余卫华.王璐.朱艾莲.从文化适应的视角看“入乡随俗”的交际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