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染意清情更切

2017-02-22叶梅子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赏梅咏梅思念

叶梅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李清照的作品婉曲动人,清俊疏朗,深得人们的喜爱。对她的作品风格历来评价不一,多数人认为她的作品属婉约风格,甚至有人称她为“婉约之祖”,说她的作品多沉郁伤感。然细读她的作品,你会感到她绝少婉约的浮饰雕琢。她的词有如一道清流,汩汩出胸臆,清爽化自然。无论是前期快乐的生活,还是后期颠沛的老境,都不失其清丽的笔风。就连她笔下的愁绪也带着一种别样。由此可见,李清照语言艺术之高。在李清照众多的词作中,咏梅词是我的最爱。她的咏梅词从内容上看,大体可分以下几类来赏析:

一、绘梅之花,喻人之美

她的《减字木兰花》是一首早期作品,此词借梅花塑造了一个娇美、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词是这样写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鬃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一枝梅花欲放“彤霞”且点染“晓露”,美得清纯,而更美更清纯的是少女,她将买来的这枝梅花插在头上,让情郎比一比,花美?人美?一个娇美、调皮、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梅花生在早春,人们常取她的冷艳、坚强,似这般以梅喻青春之美好的却是极少,可见作者立意之新。

二、赞梅之质,喻己之品

看她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作者先以衬托之法写梅,雪对“春信”, 寒对“琼枝”,突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卓尔不群。接下来,“香脸半开”、“玉人浴出”用拟人手法写出新蕾的娇艳妩媚。如此美丽高洁的梅花,天公又配以“明月映雪”的环境,此时赏梅怎能不多喝几杯,“莫辞醉”因为“此花不与群花比”。寥寥几笔既赞誉了梅的高洁,又表达了作者傲视人间的品格。她的另一首词《满庭芳》也是这样一篇托物咏怀之作。先是境况深幽——“日影下帘钩”,旋即亲手种梅,改变了心境,且不像陶渊明临水吟诗、王粲登楼作赋那样排遣忧愁,可是想到“无人到”,无人赏梅,寂寞又如“何逊在扬州”了。下阕由梅的经历写到人,梅虽有傲世孤骨,却也难逃风雨的摧残。这里写出了作者的生活之苦,此刻听到《梅花落》的笛声,愁绪愈浓。可是作者笔锋一转,让读者看到的只是日渐消损的梅花,淡淡月影下依然风流洒落,情意长留。这般高洁的梅,这般高洁的人,即使历经磨难,却总能风韵超群,洁身自好。由此可见她的精神品格与人生追求。

三、写梅开时,抒己之情

她的《浣溪沙》中曾有这样的词句:“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凋落的梅花,淡淡的孤月,勾起诗人对丈夫的思念,竟使她懒于梳妆。在《小重山》一词中,她也写到了青草春梅引起的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但这里写的却不是落梅,而是含苞欲放的梅花,表现的虽是思念之情却并无沉郁之感。这里的梅花预示着春天已来,若幾年未归的丈夫此时归来,一块赏春,那该有多美好。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梅花的开放演绎出如此美好的情结,那么,赵明诚去世后再见梅花,诗人则更是悲情难诉,请看她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首词的前面还有一个小序写道:“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作者很谦虚,说自己的咏梅词很俗,但我们读来不难看出,她确实摆脱了世人的俗套。作者不直接写梅,而是写梅花引出的心情。此刻的梅成了美好生活的见证,一曲《梅花三弄》,惊起春意,想起夫君,可是“折得一枝梅”却“人间天上”再也找不到心爱的人可寄,对亡夫的思念之情催人泪下。如此咏梅唯清照一人而已。

四、见梅惜时光,赏梅叹兴亡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阑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她借“玉瘦香浓,檀深雪散”写出梅花盛开之状,接着以“探梅又晚”转入惜春的心情:春景虽美好,但转瞬即消逝。所以,人们当珍惜美好时节,不要等梅花凋落,羌管奏出《梅花落》时再来感叹。由赏梅而悟人生之道,其境界又在他人之上。她这类咏梅伤时之作,到了北宋灭亡,随君南渡,深感山河破碎时,便有了更深的思想意义。她摹仿欧阳修的《蝶恋花》作《临江仙》就表达了这样的心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在这首词中,她面对美好春景,想的不仅是个人身世,更抒发了远离故土,山河破碎之感慨。此时人对梅花,心系家国。尤其是“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透过自己的人生际遇看国家之危亡,主题已较前面的诗作更深。一个孤弱女子,如此境况,却不只悲个人凄苦,也忧国家危亡,着实让人佩服。

梅,斗霜傲雪,坚忍高洁,郁郁苦寒,不争香艳。它伴寒霜悄悄来,随繁春默默去。清照其人正如寒梅,独立寒时,暗香浮动。她的咏梅词堪称别具一格,别有风采。

参考文献;

[1]丁雅鸿:《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赏梅咏梅思念
赏梅时节品咏梅诗联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赏梅寄忧伤 跌宕生多姿
思念
如梦令·立春时候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