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大观园的文化内涵
2017-02-22孟仕鑫
孟仕鑫
摘 要:在《红楼梦》这部著作中,曹雪芹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跃然纸上,美轮美奂的古典园林建筑,它不仅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同时他也是曹雪芹先生结合当时的江南园林和帝王园囿的美学特质而创造出来的世外桃源。他之所以能被世人赞叹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座建筑,而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不同角度解析大观园来使我们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红楼梦;大观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通过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演变和主人公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者之间的爱情悲剧深刻展示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和它所造成的时代悲剧。而在这部剧作中,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来描写“大观园”,近百年来始终是诸多耆宿的研究对象。“大观园”作为小说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它的建筑都是遵守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本文通过对园林艺术的分析来解剖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地利、建景、人景这三个方面来感受大观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园林选址的地利合一
大观园的建造选址,用中国的踏勘选定园林地域的用于来说应该用“相地”这个词,相地的“相”在园林勘测上有查看、分析、选择的意思,通俗讲就是对这座园林的基地进行评估、调查,最后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一座园林选址不当,不但不利于作品的意景创作,其景观效果也会大大减弱。大观园位于荣宁二府之间,是贾宅的一部分。在此处建园,既方便了元妃省亲又免去贾母等内眷外出之弊,同时又可利用“会芳园”旧址,一举三得。会芳园本来是从北边墙角下引来一股活水,不必对其进行再改造,可以用沁芳闸控制它的水量。曹雪芹在为大观相地时,主张近宅营造,经贾琏之口道:“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不成体统。”[1]上述可知,大觀园的选址讲究因地制宜。
在《园治》第一篇的“相地”中,计成把原址的用地归纳为六类,即上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旁宅地、江湖地。[2]依照《园治》来看,大观园是典型的傍宅地,虽然建造在城市之中,很少有自然景物可以借鉴利用,但却充分利用了会芳园旧址中原来就有的树木山石、亭榭栏杆和园北拐角引下的一道活泉,使得花园的建造有了相应的条件。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就是对地理位置的合理利用,大观园建于荣宁二府之间,又对会芳园旧址中的自然景物加以利用,使其达到了地利合一的效果。
二、园林布局的建景合一
在偌大的大观园中,如果只有建筑,就显得过于单调不符合中国的审美情趣。在我国古代,人们都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大观园的建造主要以山水为主,园子的中心有一个大面积的水池,大观园通过水池来分割、贯通各院落,由于园中的水域宽广,支流复杂,所以园中桥梁建设居多,如此一般又给园林增添了别样的景致。除此之外,园林中的楼阁多建在水流边,亭台楼宇与溪涧河流交相辉映,好一副园林水墨画。
先把建筑融进自然,其后又将建筑物的内部庭院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是大观园的独特之处,他将四季百花,和风细雨包览无遗。大观园虽是人工所为,但其追求的精神是“天开”,目的是以“人做”象征“天开”。这种客观山水和主观感情合一的韵致将道家仰人工而独尊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园林配置的人景合一
《红楼梦》里的建筑都具有人物的个性,看似是一座建筑,俨然人性也。曹雪芹作为艺术创作大师,他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时并不是单刀直入,而是通过描写园林里丰富多彩的植物,然后从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特点,这样可以使得人物通过环境的衬托形象更加丰满和生动。例如小说中描写了各种纷繁复杂的植物,贾宝玉的住处“怡红院”,在院中的山石两旁种着芭蕉和西府海棠。海棠别名“女儿棠”,俗传出自“女儿国”,“以此花红若胭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儿命名”这与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的性格有关。而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则是“一带粉墙,有千百竿翠竹掩映”。这也与黛玉孤傲高雅的性格相吻合。蘅芜苑内“只见许多异草:或牵藤,或引蔓,或穿石,或绕柱,如翠带飘飘、如若丹砂,非香花之可比”。从这段描写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居住在这里的主人翁外表朴素大方,但是却从内心散发迷人的性情魅力,综观大观园的众多儿女不难看出这里居住的主人公是薛宝钗。大观园通过给院落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从而赋予每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从而达到人景合一的境界。每一座庭院都与它的主人性格相吻合,建筑就是人,人就是建筑。
大观园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艺术形象,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大观园里的建筑富丽堂皇,每一位人物生活都很丰富,人物形象具体真切,从这里边隐射出作者对事物的审美情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正如“脂评”所说:“大观园原系十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名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捏”[3]。大观园实为十二钗所造,当它的旖旎风光与十二钗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时才会显示其“天上天间诸景备”的魅力。
注释: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107.
[2]计成.园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8.
[3]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第23回.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284.
参考文献:
[1]黄云浩.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6年.
[2]何永康.红楼美学[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年.
[3]世界园林:文化与传统[J]罗利.斯图尔特.
[4]段聚佳.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艺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