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斯特罗真的曾被暗杀过638次吗?

2017-02-22杨津涛

东西南北 2017年1期
关键词:卡斯特罗中情局古巴

杨津涛

每一位传奇人物的一生都伴随着毁誉参半的争议,卡斯特罗也不例外。关于他的传言诸多,真假参半。有些传言为他增加了许多的神秘色彩,例如“不死之身”,说的是卡斯特罗曾被暗杀过638次而不死。但卡斯特罗真的曾被暗杀过638次吗?古巴真的是世界上唯一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吗?古巴真的如自己昭告世界的那样没有腐败吗?……

流传说法1

菲德尔·卡斯特罗是世界上遭遇暗杀次数最多的人。据统计,他被计划暗杀的次数达638次之多,居各国领袖之首。最终,美国中情局因绝望而放弃对卡斯特罗的暗杀。

真实情况

以上说法最早出自前古巴反间谍总局局长法比安·艾斯卡兰特·冯特的回忆录《刺杀卡斯特罗的638种方法》,随后英国“第四频道”拍摄了一部同名纪录片,从而使卡斯特罗挫败638次暗杀的说法广为流传。其中比较著名的暗杀事例,大都见于1975年卡斯特罗在古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当时他在会上说,尽管中央情报局和无数为其效劳的匪帮策划了数十起暗杀古巴革命领导人的事件,但17年来没有一个古巴领导人被害。

卡斯特罗还曾经风趣地说:“我觉得可以炫耀一下这种没有什么刺激性的‘记录:没有任何时代或任何国家的任何政治家像我这样,多次成为暗杀计划的目标。”

卡斯特罗列举的几件典型事件,无论是在雪茄中下毒,使用装有皮下注射针头的圆珠笔,还是赠他有毒潜水衣,都停留在计划阶段,并未真正实行。卡斯特罗所掌握的中情局暗杀计划,都出自美国参议院特别委员会(参议员丘奇领导,被称为“丘奇委员会”)的披露,而并非由古巴情报人员自行发觉。这意味着,中情局如果实行这些计划的话,古巴情报机构是很难事先侦破的。

最后,从中情局方面说,其作为美国政府机构,受到层层监督,不可能为所欲为。正如牵头对中情局进行调查的丘奇所说,“与美国的原则,国际秩序不相符”。1977年,美国总统福特发布了禁止政府雇员参与政治暗杀的法令。此后中情局停止了一切暗杀计划,美国政府高级反恐顾问理查德·克拉克说:“中情局内部的普遍观点是‘……我们也不希望卷入暗杀行动,我们不是摩萨德(以色列情报机构,以暗杀闻名)。”这导致在讨论暗杀本·拉登的问题时,中情局内部都产生过争议。由此可知,中情局是恪于本国政府法令,停止制定对卡斯特罗的暗杀计划,而非是因失败次数太多,“因绝望而放弃”。

流传说法2

全世界只有古巴一个国家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2001年,古巴和美国的预期寿命都为77岁,婴儿死亡率都是7‰,每10万个美国人拥有276名医生,而在古巴有590名,比美国多出一倍。现在古巴已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风疹、麻疹等传染病,HIV(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仅为0.1%,低于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的4%。

真实情况

从以上数据来看,古巴的医疗发展水平确实很高,但这并不说明古巴的医疗经验值得他国借鉴。首先,为发展医疗事业,古巴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从2003-2008年,古巴财政中的卫生支出,从20.28亿比索增加到71.89亿比索,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0.1%上升到15.5%——这个数字在高收入国家为11.1%,中等收入国家为5.9%。显然,古巴在还未解决民众急需的衣食问题的情况下,将过多的财政投入到了相对次要的医疗领域。

其次,这些财政投入造成了大量浪费。在古巴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个诊所有68名医生和368名工作人员,其中有5张床位的急诊室只有1个病人。而在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的家庭医生诊所,一天中也仅仅接待14个病人。即使是在全国性大医院里,依旧有很多闲置的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每天在诊所中无所事事。

虽然古巴对医疗投入极大,但由于医生数量过多,普通医生收入依旧很低。2008年,古巴医生的月平均工资为20-25美元,仅是全国平均工资的1.5倍。为了获得更高收入,医生们大多希望能被派往国外,参加援助项目,或在国内寻找兼职,甚至偷渡美国。大量的古巴医生,无法通过专业知识获得相应回报。

此外,在经济政策失误等多种原因下,古巴国内诊所大都卫生环境恶劣,急缺药物和医疗器械。尤其农村地区的医院几乎没有急救设备,针头和注射器需要在清洗后反复利用。为解决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古巴从中国学习了中草药、针灸等花钱少或不花钱的传统医学。

面对国内医疗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劳尔·卡斯特罗上台后即着手改革,表示要根据国家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调整卫生和教育方面的开支,要在保证医疗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削减或取消不合理的开支。从2010年-2011年,古巴医疗从业人员从33万减少至28.2万,裁员达14%。古巴现有医疗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对象。

流行说法3

古巴昭告世界:我们没有腐败。1999年,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赫向记者表示:由于古巴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政策,所以社会“安全、稳定,这里的人民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我们的国家没有腐败、毒品和有组织犯罪”。

1995年12月,卡斯特罗在八达岭长城

真实情况

古巴国内存在相当多的腐败。一方面是政府大力打击的官场腐败,等于公开向外界有限地透漏出了这个国家腐败的严重程度。如1989年,古巴革命元老奥乔亚因率军在安哥拉作战期间,组织走私象牙、钻石、毒品等,和其他3名主犯一同被枪决。同时,受到牵连的官员包括移民局、情报局、消防局、财政局等局的局长、海关总署的署长,以及农业部、文化部等机构的官員。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渎职、腐败等原因被撤职的高官,包括多位古共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此外,卡斯特罗的贴身卫队长、内务部长何塞·阿夫拉斯特中将,也因内务部9名军官长期走私贩毒,而以严重失职的罪名被解职。案件牵涉到移民局、情报局、边防局、民航局、海关总署等一大批部门官员。另据统计,1994年,古巴共处分了3万名党员(占到党员总数的4.5%),1999年处分了34000名,2000年处分了43539名,大多数与贪污腐败和经济犯罪有关(如住房问题、家属问题)。

另一方面,古巴很多的腐败发生于基层,政府较少过问,外界也不太关注。如在美国任教的学者程映虹2011年曾访问古巴,他在那里碰到一个名叫迪亚戈的“老革命”,自称是某家国营雪茄烟厂的厂长。迪亚戈将程映虹诓到家中后,偷偷对他说,如果要买雪茄,“我给你出厂价,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这让程映虹自觉“对这个国家有权有势者把公共资源转入黑市交易的内幕有了切身体会”。

又如在古巴的电信行业,仅有一家名为ETECSA的国营电信公司,人们必须购买这家公司发售的上网卡,才能在古巴的35个公共wifi热点处上网。这家公司经营的业务非常广泛,而网点又极少,想买上网卡的人,必须要在网点排长队,于是出现了向人们兜售上网卡的“黄牛”。有的“黄牛”是在各个网点去排队、囤货,另外一些“黄牛”则是从ETECSA公司内部直接拿货,他们“往往有亲戚在ETECSA”“网点的工作人员将大量上网卡,通过第三者转交给‘黄牛。”这种基层腐败,遍布物资匮乏的古巴。说古巴“没有腐败”,只是一种幻象。

流行说法4

切·格瓦拉领导下的第8纵队,熟练地运用游击战法,一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他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被誉为古巴起义军中“最强劲的游击司令和游击大师”。但是他一再谦虚地说:“毛泽东是游击战大师,我只是个小学生。”同时,卡斯特罗也被一些中国媒体称为“最后的游击队员”。

真实情况

卡斯特罗、切·格瓦拉领导的游击队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他们的成功不在战场,而在对新闻舆论的争取。对这个问题,有媒体已经总结过,卡斯特罗与美国新闻媒体建立起了联系,使巴蒂斯塔政府在舆论上疲于奔命。

相比之下,古巴内战中规模最大的几场战斗,如圣克拉腊之战,格瓦拉的军队只有6名战士阵亡;政府军的夏季攻势,也只导致约40名起义军士兵牺牲。而在抵抗卡斯特罗起义军的战争中,巴蒂斯塔方面的伤亡人数也不会超过300人。在卡斯特罗的成功中,政治运作所占比重显然高于游击战本身。因此夺取政权后,格瓦拉感慨说:“那时,对我们来说,一个外国记者(最好是一个美国记者)的到来,比一次军事胜利更重要。”政府军的溃败、倒戈与投诚,正是这些政治运作的产物。古巴日后对外输出革命,格瓦拉亲自上阵传授“游击战”经验,却并未取得任何的成功,即是一种证明。

流行说法5

古巴的“经济模式更新”是一种“渐进式经济改革”。按2011年古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政策方针》,古巴政府将以“毫不停歇”“有条不紊”的渐进方式推动古巴经济现代化。在这一改革中,可以利用“市场因素”,但不能实行“市场经济”。共产主义世界对古巴这种“渐进式改革”的评价颇高。

真实情况

与其说古巴的“经济模式更新”是一种“渐进式经济改革”,不如说它是一种“翻烙饼改革”。就历史经验而言,几乎每一次古巴政府因“经济模式更新”而渡过危机后,其经济政策随后就会发生向后倒退;然后在危机到来后再次启动“经济模式更新”。

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古巴开始允许农民设立自由市场,以出售自己的剩余产品;允许外资进入古巴开办企业;工资制度理念更改為按劳分配……经济一度有所复苏。但到80年代后期,卡斯特罗发起了“纠偏运动”,取消了农民自由市场,禁止私人行医及出售手工艺品;禁止私人自由买卖房屋……1991年苏联解体,对古巴打击沉重。卡斯特罗再次启动改革,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合资企业的存在,允许私人持有美元,允许国营农场转为合作社性质,开放自由农贸市场、工业手工业市场。从1994年起,古巴经济再次复苏。但到2003年,政策又再次出现了巨大倒退。到2011年,又再次启动“经济模式更新”(如扩大个体户劳动的范围、调低个体经营税额、取消包括空调、烤箱、热水器、电饭锅的销售禁令、允许住房和汽车自由买卖……)。简言之,古巴的改革向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每“当困局稍有缓解,改革之窗就会关闭”。

现实困难,是古巴改革的最大动力。如1992年开启的改革,即是为应对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冷战时期,苏联高价从古巴购买食糖,低价向古巴输出石油,每年向古巴提供的援助超过30亿美元。剧变前,古巴85%的对外贸易是同苏东国家进行的,至上世纪80年代末,古巴积欠苏东各国外债达260亿美元。苏联在古巴的专家、顾问超过1万人,援建项目有1000多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止了对古巴的一切援助,按照国际市场价格出口石油、进口食糖,使古巴经济一落千丈。因为石油不足,古巴大批工厂倒闭,国内经常停电;燃料短缺,加之没有外汇购买化肥、农药,又导致糖产量大幅减产。1990年-1993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4%。卡斯特罗不得不“广泛地对外资实行开放”。

2008年-2011年劳尔的改革也是同样情形——2008年,古巴先后三次遭受飓风袭击,直接损失达100亿美元,而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过608亿美元。其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古巴的外国游客急剧变少,镍矿等出口品价格也为之大跌。2009年-2012年,古巴GDP年均增长率仅为2.3%,此前的1994年-2008年则有4.6%。

无力控制腐败的滋长和对失去政权的担忧,则是古巴改革“翻烙饼”的根源。如前文所述,1994年,古巴曾处分了4.5%的党员,大多数与经济问题有关。而一旦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对计划经济这一古巴“国策”造成冲击,即会被叫停。如劳尔推动的改革,在官方语境中称之为“更新”,其意思即颇为微妙。在古巴语中,“更新”表示“只是困难时期的暂时妥协,预示着一旦困难过去了,政策或许会反复”。

(综合摘编自《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新京报》《环球》《环球时报》、短史记腾讯历史)

猜你喜欢

卡斯特罗中情局古巴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古巴经济衰退
美前防长新书被指违规
美国中情局遭空前质疑
塔利班炸死8名中情局特工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