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动关节下肢垫的制作及在髋关节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1)

2017-02-22张秀清

护理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凹槽患肢置换术

张秀清

可动关节下肢垫的制作及在髋关节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1)

张秀清

[目的]探讨可动关节下肢垫的制作方法及其在髋关节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施行髋关节手术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术后翻身时给予普通枕头或衣被塞于患肢下抬高患肢。观察组38例,术后翻身时应用自制的可动关节下肢垫抬高患肢。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可动关节下肢垫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病人的舒适度,明显提高了翻身依从性,有效减少了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手术后病人使用可动关节下肢垫可显著提高病人术后的舒适度、翻身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髋关节手术;可动关节下肢垫;临床效果

临床髋关节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矫正畸形、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和恢复关节的功能,尽快恢复病人的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只要有中至重度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通过各种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的关节疾病,都属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显著指证[1]。髋关节手术又根据病人年龄结合关节使用平均寿命的不同,可选择性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在髋关节手术后往往存在疼痛症状,进而导致术后焦虑等心理状态[2],由于疼痛使病人的翻身依从性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术后疼痛一般在8 h左右达高峰[3],抬高肿胀的肢体,并保证外展中立位,利于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4]。髋关节置换术后翻身时应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采取不同方法,病人一般均向对侧翻身,翻身后患肢仍要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内收导致假体脱位[5]。骨科病人传统使用常规下肢垫、枕头、棉被、衣物塞于患肢下支撑肢体,但是常用的下肢垫一般只起到抬高作用,不支持腿部弯曲,翻身侧卧时膝关节不能屈曲,容易使肌肉疲劳并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衣被等支撑物易变形、移位、高度不固定,腿部易悬空、滑脱、压力不均匀等问题,导致翻身时间延长,病人易受寒感冒发热,增加伤口感染率,患肢易脱落导致疼痛使病人恐惧翻身进而增加了压疮的发生率,甚至会发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等严重护理并发症,需经常为病人摆正体位,增加护理工作量及病人的痛苦。病人往往会因担心关节松动、假体脱位等出现恐惧心理[6],拒绝翻身。髋关节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表明,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0%~6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通过多次实践、改进,研制了膝关节可以屈曲的新型可动关节下肢垫试用于临床。新型可动关节下肢垫使膝关节保持适当的屈曲位,不但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而且明显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经过1年多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实施髋关节手术的病人76例。76例病人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病人67例,其中有3例为股骨颈陈旧性骨折;2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56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76例病人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12岁~88岁,平均年龄69.2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15例,女23 例,年龄30岁~88岁,平均年龄70.1岁;对照组:男14例,女24例,年龄12岁~89岁,平均年龄68.4岁。患有严重脑血栓、老年痴呆、心肺疾病等内科疾病人均不在入选病例范围。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可动关节下肢垫的制作方法 ①制作材料:弹力海绵、尼龙粘扣、全棉布。②制作方法:可动关节下肢垫,包括带凹槽一的楔形底垫,所述楔形底垫沿横截面切分成底垫一和底垫二,底垫一带楔形,底垫二不带楔形,底垫一和底垫二通过在两侧面靠近切割面的位置设置尼龙卡粘扣一组合连接在一起,高10 cm~18 cm、长60 cm~85 cm底垫一和底垫二相组合连接的端面分别呈S形,两S形端面相互吻合。底垫一和底垫二的两侧面都分别对应设置尼龙粘扣。底垫一和底垫二的上表面分别沿凹槽一的径向设置尼龙粘扣二。底垫二的上表面尾部横向设置凹槽二。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可动关节下肢垫通过把一个完整的带凹槽的楔形底垫切分成两部分,再通过在两个分底垫的侧面设置尼龙粘扣把两者连接在一起。在侧面靠近切割面的位置设置尼龙粘扣组合连接在一起。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翻身时使用。③使用方法:在使用时,可把底垫一和底垫二的两侧的一组尼龙粘扣一固定起来,把带楔形的底垫一放置大腿下面位置,底垫二放置小腿下面位置,当病人需要侧身弯腿的时候,底垫一和底垫二会跟着腿部移动自然张开,弯曲位置固定后,可用底垫一和底垫二上的尼龙粘扣二将腿固定在底垫上,以防滑落,病人腿弯曲后可将脚放置凹槽二内进一步固定。可动关节下肢垫示意图见图1。

1—底垫一;2—底垫二;3—凹槽一;4—凹槽二;5—尼龙粘扣一;6—尼粘龙扣二图1 可动关节下肢垫示意图

1.2.2 患肢的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均给予心电监护仪、抗感染及止痛药物,对症护理、患肢防旋鞋制动保持外展、中立位。对照组:患肢手术后翻身时给予传统方法用常规下肢垫、枕头、棉被、衣物塞于患肢下以抬高患肢。观察组:患肢手术后翻身时给予新型可动关节下肢垫抬高患肢。在使用时,当病人活动关节如腿需要活动弯曲时,被分成的两部分底垫可跟随弯曲部位,如大腿和小腿移动分开,不会使腿的某一部位悬空,底垫上设置了凹槽,有定位作

用,腿也不容易滑落下来。两个分底垫相组合的端面呈S形,当一侧用尼龙卡扣固定后,另一侧容易跟随腿部弯曲而分开,且S型组合,两端面呈凸凹型,减少腿部弯曲后悬空的部分。两个分底垫两侧都设置了尼龙卡扣,可根据左右腿的需要,固定其中一侧,方便使用。同时两个分底垫的上表面上横向设置了尼龙卡扣,可以用于进一步固定腿部,以防滑落。下肢垫高度长短规格不同,即根据不同病人的身材选择合适型号的下肢垫,使病人翻身侧卧后患肢保持外展20°~30°,防止下肢内收、外旋导致假体脱位发生。

1.2.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病人术后翻身依从性。对两组病人的翻身依从性进行评价,每次都能配合护理人员翻身的依从性为优秀,配合护理人员翻身基本完成80%的依从性为良好,其余的为依从性较差,总依从性=(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②病人舒适度及并发症的情况。通过病人翻身后的询问及观察,对病人舒适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采用我科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分~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2.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术后翻身依从性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术后翻身依从性情况比较

2.2 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不断深入,假体材料、工艺设计以及植入技术等临床应用都不断完善,且效果也不断提高,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也在追求更为高端的护理服务。髋关节手术后病人经常因害怕疼痛、担心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够、翻身会导致髋关节发生脱位造成手术失败,因此一部分病人及家属都会恐惧翻身,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及时为病人翻身,进而导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体位护理是骨科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适当的体位对预防并发症及减少疲劳能起到积极作用[8]。尤其关节置换术后翻身侧卧时患肢的稳定性对预防髋脱位等并发症的意义更显重要。自制凹槽梯形枕的材质硬,透气性及弹性差,小腿背面血管受压,仅能起到制动下肢、防止下肢滑落的作用[9]。下肢提高功能垫,材料也是硬质海绵及软质海绵,由于无凹槽,下肢制动效果差,易外旋、内收[10]。下肢静脉回流功能垫,其材料也是硬质海绵,也不能预防足下垂[11]。且以上几种下肢垫均不能使关节屈曲活动。随着医学新技术新领域的不断引进和拓展,一些传统的体位护理方法已不能满足于临床病人对舒适、优质护理要求的提高及需要。我科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制作的可动关节下肢垫具有以下优点。

3.1 提高翻身依从性 所选用的海绵密度较高,不易变形,高度固定,不会使腿的某一部位悬空,尼龙粘扣与腿部接触处及底垫面料均选用纯棉布制作而成,增加舒适感。底垫上设置了凹槽,有定位作用,患肢放稳后用尼龙粘扣将腿固定在底垫上,有效地避免了以往患肢垫衣被致使腿部不稳经常滑落而引起的疼痛感,明显地减轻了病人对疼痛的恐惧,同时膝关节不至于过伸,明显地减轻病人疼痛感,增加了舒适度,大大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地提高了翻身侧卧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3.2 有效减少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可动关节下肢垫通过一个完整的带凹槽的楔形底垫切分成两部分,再通过在两个分底垫的侧面设置尼龙粘扣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当病人翻身侧卧后膝关节需要活动弯曲时,被分成的两部分底垫可跟随膝关节的弯曲而改变下肢原来的“1”字形状,随膝关节的移动而移动,有效地避免了膝关节长时间处于僵直的状态,降低肌肉张力,防止关节僵硬,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利于肿胀消除进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凹槽一的设置能减轻下肢背面血管受压、防止下肢滑落;凹槽二为足跟及内踝、足趾处放置凹槽的设置能防止下肢外旋、内收及压疮、足下垂的发生。新型可动关节下肢垫的使用,方便于病人翻身,使翻身后体位舒适,患肢固定稳妥,不易滑落,足部凹槽不但能有效预防压疮及足下垂的发生,并能很好地防止患肢外旋、内收,有效预防了假体脱位的发生。可动关节下肢垫适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骨折、足踝部骨折、下肢碾压伤等外伤病人,尤其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下肢骨折需要翻身侧卧的所有病人,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缓解疼痛,很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压疮、假体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3.3 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新型可屈关节下肢垫由海绵垫及纯棉布制作而成,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新型可屈关节下肢垫的使用,方便病人翻身,病人可活动膝关节,使翻身后体位舒适。可动关节下肢垫中部设置了凹槽及固定带,有定位作用,腿也不容易滑落下来,使患肢固定稳妥,病人翻身时的疼痛感明显地减轻,舒适度增加,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提高,得到病人的好评。护理人员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肢滑落,减轻了护理压力,不需要经常摆放体位,节省了护理人力,缓解了临床护理人员紧缺的压力,明显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我科自己生产的下肢垫免费为病人进行临床试用,不收取任何费用,为病人节省开支,使病人充分感受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温馨,而且该下肢垫每次清洗消毒后可重复所有,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可动关节下肢垫值得推广使用,希望能更好地为临床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也希望能为缓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起到一点作用。同时更希望广大护理同仁们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依据临床病人使用需求不断改进,以求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 蒋秋萍,孙振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0):124-126.

[2] 黄日妹,付爱凤,易晓青,等.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学杂志,2008,4(14):33-34.

[3] 杨明玉,赵巨光,李冯霞.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43-44.

[4] 陈蓓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5-26.

[5] 吴建国,尹律平,汤俊连,等.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选择及围术期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47-48.

[6] 周文娟,姚菊英,吴莉.新型短柄全款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早期康复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21-22.

[7] 杨刚,吕厚山.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1,38(1):25-27.

[8] 柳韦,姚梅芳.体位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6):253-255.

[9] 牛玉玲.自制凹槽梯型枕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62.

[10] 张玲玲.下肢提高功能垫的制作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67.

[11] 陈天芬.下肢静脉回流功能垫的制作及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3):28.

(本文编辑孙玉梅)

Production of movable joint lower limb pad and its effect evaluation after hip joint surgery

Zhang Xiuqing
(Xinhua Hospital,Xinhua Medical Group,Anhui 232052 China)

2015淮南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B48。

张秀清,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32052,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

R473.6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4.034

1009-6493(2017)04-0497-03

2016-03-17;

2017-01-17)

1)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4 2 0773504.2。

引用信息 张秀清.可动关节下肢垫的制作及在髋关节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7,31(4):497-499.

猜你喜欢

凹槽患肢置换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双面圆弧凹槽细颈的高速铣削加工
环形凹槽类铸件铸造工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黑板下面的凹槽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