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政府审计探讨

2017-02-22东北大学马德辉

财会通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机关部门政府

东北大学 马德辉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政府审计探讨

东北大学 马德辉

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给政府审计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概述了政府审计和大数据审计的有关内容。总结了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的影响,挖掘了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出现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政府审计大数据信息平台、培养大数据审计的高素质审计人员、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意识、建立审计数据积累保障机制等措施。

政府审计 大数据审计 “金审”工程

政府审计是政府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实施的独立监督行为,重点审查财务收入和支出以及有关的资料信息,审查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客观性。大数据是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产生的,通过搜集整理数据信息,为各个行业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发现新价值和新知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生活工作环境,社会正逐步踏入了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机关抢抓大数据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认识大数据的优势,将大数据融入政府审计,逐步发展为大数据审计。“十二五”期间,中央审计署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金审”三期工程加快推进,综合利用大数据时代优势,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方式,建设了审计数据信息平台,支持政府开展审计业务,着力提高“金审”三期的防御功能,促进政府审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大数据审计改变了政府审计模式,拓展了政府审计的领域,给政府审计工作注入了活力。

一、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的影响

(一)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组织的影响以往的审计组织受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制约,审计部门设立了财政、金融、农业、经信、责任审计等多个科室,重点是以审计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审计业务。由于各个审计组沟通不畅,没有整合有关信息数据不能实现共享,造成了各自为战,不易做到跨部门合作协调作战。近年来,政府审计规模逐步扩大,审计难度逐步提高,审计风险逐步加大,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政府审计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审计组织模式也随之改变,逐步转变为“橄榄球”状的扁平化审计模式。在开展复杂庞大的政府审计时,往往审计机关“一把手”牵头,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抽调各个科室的同志,组成专门审计小组,充分发挥各个科室人员的优势,各自分工、共享资源,提高政府审计的时效性,降低审计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升政府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政府审计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审计组由审计机关“一把手”直接管理,没有中间环节垂直管理,提升了政府审计效率。比如,杭州市审计局在审计社保基金预算业务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点,积极转变审计方式,从人社局、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成立专门审计小组,各个成员相互配合,审计工作者对社保基金数据进行审查,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分给各个相关的部门进行调查,并将核查结果报送审计组进行整理汇总,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对于审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人社局进行整改,做好边审计边整改。这种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跨部门合作审计的模式,提升了审计速度和质量。

图1 大数据政府审计组织结构

(二)大数据对政府审计职能的影响当前,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政府审计部门监管经济发展,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与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能够掌握各部门、各行业的有关数据。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监测评析,从而实时发现国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异常数据,及时跟进分析,发挥防控风险的功能。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审计拓宽了审计职能,采取相关性分析的办法,有效防范隐性的、有规律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众多的审计数据,找到价值较高的审计数据,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就国企腐败而言,审计国有企业时发现了大量的腐败事项,深入分析普遍存在的国企腐败,发现重灾区主要集中在重组企业、并购投资、招标投标等各个环节,对于这些重要领域,需要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来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所以,政府审计要认真查找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一步挖掘背后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策措施,为政府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三)大数据对政府审计重点的影响大数据时代推动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政府审计重点,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收入和支出及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审计的重点是政府绩效,而我国审计机关还没有绩效审计的思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因素是技术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节省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时间,使审计工作人员从纷杂的数据整理过程中脱离,集中精力做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署已经开展第三期“金审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政府审计的防御功能。大数据的最大功能是防范,这给金审工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国家审计署建立数据库系统,广泛搜集有关数据信息,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数据信息输入大数据平台,经过大数据相关性分析,找到发生的数据异动,并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数据信息的趋势走向,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决策遵循。

(四)大数据对政府审计方法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审计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获取审计证据和整理分析数据阶段。在获取数据阶段,大数据拓宽了数据获取范围,丰富了政府审计数据。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审计获取的数据大多分散在各个部门,利用效率非常低。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国家审计署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信息,统筹利用被审计对象的外部数据信息,审计线索和审计数据来源发生了变化。在获取审计数据时,利用数据信息平台,可以远程获取信息。比如可以利用ODBC端口或专用模块采集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以备开展审计分析。数据实时采集平台如图2所示。由于信息相对独立,传统审计模式的审计数据较为单一,为保证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搜集审计线索,重点按照因果联系开展精确性分析。在信息时代,审计数据来源非常广泛,数据也变得庞大复杂,以前的审计方式很难准确分析数据。因此,审计机关开始利用相关性分析,采取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开展数据相关性分析,发现被审计单位将来的发展态势。

图2 数据实时采集平台

(五)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程序的影响传统审计程序往往是被审计单位完成有关业务后开始审计,重点围绕财务信息、内控制度等方面开展审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由于不能获取所有的相关数据,只能采取财务抽样的方式进行审计,从局部情况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情况,最终目的是找出差错防范舞弊行为。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审计业务,传统审计程序很难快速提出审计报告,造成了审计评价的滞后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转变了政府审计程序。国家审计署搭建了强大的数据实时采集平台,把被审计对象的数据信息输送到审计端口,实行跨部门跨行业整合数据,信息系统及时处理分析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逐步实现了对所有审计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多维度的挖掘信息价值,有效防止抽样审计产生的审计风险。这种审计程序的改变,不仅将传统审计程序转向连续审计、动态审计,提升了审计数据分析效率;而且将事后控制转向事前和事中控制,转变为风险导向审计,便于发现被审计对象的隐性矛盾,推动政府审计更好地起到政府治理的防范功能。

二、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信息平台尚不普及大数据时代下实施政府审计,需要大数据来支撑,重点表现在数据搜集、储存、分析等环节。全国各地逐步开始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但建设应用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不少地方审计机关仍未搭建大数据信息系统,致使审计数据还是分布在部门和个人中,尽管存在数据模型,但这些模型针对性太强,不能大范围推广,不能很好地挖掘数据信息,政府审计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目前,建立的数据库重点是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还没有普遍建立,致使审计人员只能采集像财务报表一样的结构性数据,采集非结构性数据还比较困难,造成了普遍缺乏大数据信息储存平台,数据储存非常零散,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开展政府审计工作。

(二)大数据实务型人才非常缺乏据有关资料测算,到2020年,全国大数据实务型人才需求近百万人,而目前的人才拥有量仅为5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非常大。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审计知识,还要熟悉关于计算机领域的业务,但审计队伍中掌握大数据储存分析的人才屈指可数。尽管政府审计机关积极培养业务人才,但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且利用信息化开展政府审计刚刚起步,培养中级资格的计算机审计人员还需要一定时间。大数据技术涉及而且大数据技术涉及储存、处理、挖掘等关键环节,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审计人员,但目前的审计人员年龄较大,多数是审计、财会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计算机应用技术,这给短期内培养大数据审计人员造成一定困难。

(三)审计组织模式不适应大数据审计目前,审计机关实施审计时,重点是有关科室根据审计类别开展审计业务,这种方式在以前的小数据环境下具有合理性,但目前进入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面对大型复杂的审计项目,数据规模巨大,程序繁重复杂,这就需要各个科室互相配合,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共同防止审计风险,提升高审计质效。比如,2013年开展地方债务审计和财政审计都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合作,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审计环境,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审计将称为一种新常态。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政府审计机关采取大量的审计信息,必须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需要加强审计系统外部有关部门的交流合作,给审计机关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工作人员应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树立合作意识,改变原有“单打独斗”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模式,形成“团队作战”的组织模式,共同完成大数据审计工作。审计署2013年和2014年审计项目(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审计署2013年和2014年审计项目(部分)

(四)数据库数据规模普遍较小多年来,由于体制系统和科学技术的限制,我国没有很好地整合政府审计数据资源,造成了数据库规模普遍较小。一方面,目前的政府审计运行机制不规范,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大部分都储存在本部门,只能在部门内部传输,部门之间交流信息难度很大,造成了政府审计机关很难整合部门的数据,有效开展审计业务。由于各种原因,各级政府机关的审计数据信息也都在本级审计机构传输,审计系统内部审计信息不能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每个单位的数据储存软件也不一致,造成了系统不能兼容,无法有效采集数据信息,致使数据信息只能储存在各个单位,数据库规模比较小。近年来,政府审计机关不断加快信息化进程,采集各个单位的数据信息,加快审计信息积累,为大数据政府审计奠定了基础。

三、大数据环境下加强政府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政府审计大数据信息平台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云技术也日益成熟,依托云技术建立大数据信息系统,将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的数据库按照一种标准进行连接,可以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并实现数据信息的采储存共享。加快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有效整合现有的信息分析软件,建立审计人员公用的数据分析系统,促进数据信息共享共用,打破审计系统不能共享审计数据的限制,加快审计工作的开展。由于在实施政府审计过程中,需要审计机关与财税、金融等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共享有关数据信息,因此,需要采取政府引导、审计机关推进、有关部门配合的方式,建立部门之间共享数据的政府审计云平台,实现审计数据实时采集和共享。如果时机成熟,可以建立国家级大数据审计平台,实现所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用。在建设国际级大数据平台时,可以以省为单位,建立省级大数据系统,然后各省联合起来组建国家级审计大数据服务平台。

(二)培养大数据审计的高素质审计人员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审计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审计方法也随之改变。例如,被审计单位加快信息化进程,逐步实施无纸化办公,政府审计机关也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审计业务,这就需要素质较高的审计工作人员适应新的审计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审计人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习计算机领域的知识,特别是注重学习审计与大数据交叉的有关知识。第二,着力提高审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根据审计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审计数据。第三,准确评价被审计对象信息系统内控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作出决策提供参考。

(三)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意识大数据审计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机关需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站在全局的高度建立大审计格局。比如,实施社保基金审计,涉及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公安局等多个单位,规模巨大,情况复杂,仅仅靠审计机关很难完成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必须树立全局的意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搜集有价值的审计证据或线索。因此,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政府审计不仅仅是审计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依靠大数据信息平台,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加强沟通配合,深入挖掘被审计单位的隐性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监管的“免疫系统”功能。

(四)建立审计数据积累保障机制积累大数据信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汇总整理审计系统现有的数据信息;二是汇总整理审计系统外部的数据信息。因为政府机关各级仅掌握各自的数据信息,各层级之间很难共享信息数据,这就需要盘活整理各级审计机关内部现有数据。建立以省为单位的审计数据平台,统一数据传输标准和数据端口,使用统一的数据处理软件,达到审计机关内部数据有效对接和传输的目标,从而共享数据信息。同时,加强审计系统外部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加快整合审计系统外部部门之间的数据,建立财税、教育、经贸等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信息在各部门之间传输共享。特别要加快大数据系统研发,提升积累审计数据的水平,尽快建立国家级大数据信息平台。同时,要建立审计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加大数据系统硬件安全审计投资力度,防止黑客攻击信息平台;强化审计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思想,严厉惩处泄露信息的有关人员,保障审计数据安全。

[1]刘小刚:《国外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及启示》,《金融经济》2013年第18期。

[2]高常水、江道辉、蒋钦云:《大数据在政府部门的应用》,《物联网技术》2014年第6期。

[3]李雪:《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中国审计》2012年第20期。

(编辑 周谦)

猜你喜欢

机关部门政府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机关制造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