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七彩冬日 上汽大众全新朗行闽南文化之旅

2017-02-22王岩

车主之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鼓浪屿闽南厦门

文_王岩

点亮七彩冬日 上汽大众全新朗行闽南文化之旅

文_王岩

深冬,霾锁京城。帝都的格调在烟雾萦绕中愈发高深莫测,也同样压抑着每个人的咽喉和心境。这个周末倚在窗前,全城雾霾红色预警中,连家对面的建筑都神龙见首不见尾,隐隐约约间挑战着我的视力极限……是时候给身心来点色彩了,是时候让眼球多赏些美景了。

带着老朋友新朗行冲出京城的十面“霾”伏,走进闽南这些斑斓的建筑,点亮了黯淡的冬日,也照亮了我们心中积蓄许久的灰尘。回眸多娇,泪中带笑,只愿继续与新朗行执子之手,此生共逍遥。

一直以来对建筑情有独钟,因为如果房子会说话,那一定是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高低错落间,庭院深深里,多少故事让人唏嘘。所以我们一路向南,到闽南欣赏“历史国际社区”永不落幕的建筑艺术瑰宝,似乎只有那些红砖古厝、褐石民居、五色洋房才能点亮七彩冬日,点燃冬季沸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法虽好,也要做足功课。还好,我有新朗行,它像一双隐形的翅膀,以卓越非凡的动力带我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以无与伦比的性能助我战胜复杂多变的路况,以不可思议的舒适帮我解除一切旅途的疲劳,让我只需专注于我钟爱的建筑之美。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时代的缩影,我和新朗行的闽南文化之旅始于蔡氏古民居,因为“高手在民间”嘛。的确,这座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的民间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兴建。蔡氏古民居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还有红瓦顶和燕尾脊,属于典型的闽南皇宫大厝类型。主体建筑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前后厝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两米宽的防火通道。这样的格局让我都不禁感叹起当年建筑理念之先进,建筑技术之高超。据说蔡氏父子是菲律宾华侨,因而许多建筑装修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又加之闽南独具魅力的雕刻艺术和装修风格,使得这里俨然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筑大观园。漫步在蔡氏大宅、抚摸着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不禁让人啧啧称赞当时闽南工匠工艺精美,技术精湛。

我想,任何传世的作品都是相似的,离不开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以生命的诚意面对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再看看身旁的新朗行,我似乎也看到了设计师和技师们专注的表情,因而这一路相伴的完美动力输出、出众的多路况操控、舒适的驾乘感受,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回报。

告别了红砖古厝,新朗行继续载着我们追寻闽南建筑的踪迹。泉州市的樟脚村,这里是“疯狂石头”的天下,村子里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因此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村。新朗行出色的静音性能,让我们得以“获准”驾车进入这个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真不敢相信,国际贸易活跃的闽南,还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

这些褐色、黄色、红色的石头房子,高低有致,错落叠层,首尾相连的一幢幢古民宅,像铺开的油画一样,美丽动人。狭窄、幽静的鹅卵石石巷,曲径通幽,颇有迷宫的神秘。樟脚村古民居的建筑风格比较内敛,不同于传统的四合院有前厅和后厅之分,它只有一个后厅;但和四合院一样都留有一个天井。也许这个天井是为了迎接来自天上的光而留的,走近小天井处,光便通过天井撒落在身上。我惊讶阳光的到来,它没有嫌弃房屋的简陋,反而是更多地把阳光都留给了老屋。

此时此刻,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我和新朗行在樟脚村一起回味相识多年的点点滴滴。车如房子,日久生情,安全、舒心,别无他求。如果再次选择,我还会与新朗行相伴,就像在樟脚村彩色石头旧宅里,寻找一场旧相识。

尝过了“野味”,也要再品一下“大餐”。久负盛名的鼓浪屿,像一座五光十色的清朝万国建筑博物馆,是一定要去膜拜的。进入厦门城市道路,车水马龙间,让新朗行也自动开启了“城市模式”,它的“穿街过巷”能力也是十分自如,让我在华灯初上的街头有着一份从容不迫。鼓浪屿是厦门境内第三大岛,所有游客和工作人员都坐摆渡船登岛,因此我只能依依不舍地作别新朗行了。而且在岛上基本是徒步旅行,拖着笨笨的行李箱有诸多不便,幸好新朗行有着宽敞的储物空间,同时具备大大的后备厢,灵活的空间便利性,轻而易举地帮我保存着大件行李,当然还有我们一路“买买买”的特产:椰蓉馅饼、猪肉脯、朗姆酒水果茶,还有数十只新鲜的芒果和木瓜,“有容乃大”,新朗行的诸多储物空间让我有底气塞下这些伴手礼,回到京城也能久久回味“厦门味道”。

灯火阑珊的鼓浪屿的确比白天更添了些文艺的气息,独特的欧陆建筑和厦门骑楼古厝各有千秋,秒杀一众摄影爱好者的菲林。鼓浪屿曾是一个“万国殖民地”,有十四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因此在鼓浪屿的建筑中,既有这些殖民者们盖的洋房,也有很多归国华侨从国外归来带入的东南亚式样,当然也少不了当地人兴建的传统闽南红砖大厝。开放、融合、包容体现了鼓浪屿精神,也因而成就了这里独特的建筑文化。当年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是幢英式带有东南亚风韵的豪华别墅,看它那个上下左右用楠木装修的大厅,以及厅后时值10万大洋的意大利大理石楼梯,工艺精湛、光可鉴人,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更不要提那别致的后廊和特意打造的天台了,据说至今,厦门的私家装修都无人能出其右。这在当时也反映了建造者黄奕住先生的一种爱国情怀:在旧中国那种环境里,爱国者要长中国人的志气。只可惜园中那棵苍苍老榕,被莫兰蒂台风折弯了腰,还好有当地的“艺术再生计划”,期待它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风琴博物馆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它以原有八卦楼为主体,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用料考究、造型别致,红色圆顶最吸引人,仿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堂石头房圆顶而建造,傲立穹窿,掩映在葱郁林木之中,成了鼓浪屿和巨轮进出港的标志。馆内珍藏了数架各个历史时期的风琴,这种比钢琴更为古老的乐器,悠扬的音色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我带了一盘风琴曲,回到新朗行,点火、加油,回程。天籁般的车载音响效果,让我有如身临其境。天涯的尽头是风沙,红尘的故事叫牵挂,我们每日在帝都的江湖里厮杀,无非是名跟利放不下,然而事事人人间的缘分,一如参禅不说话。带着老朋友新朗行冲出京城的十面“霾”伏,走进闽南这些斑斓的建筑,点亮了黯淡的冬日,也照亮了我们心中积蓄许久的灰尘。回眸多娇,泪中带笑,只愿继续与新朗行执子之手,此生共逍遥。

猜你喜欢

鼓浪屿闽南厦门
厦门正新
鼓浪屿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偶”遇厦门
闽南,闽南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厦门猫街